铁道兵文苑

澄清熊汉俊烈士牺牲经过,还烈士本来面貌

 

  成昆铁路,一条重要的战备铁路线,是许许多多建设者们用血汗和生命修出来的。

  我不曾亲眼目睹当年在成昆铁路建设工地上他们的雄姿,但我记住了在众多烈士名单中,有一个烈士名叫熊汉俊。

 


 

  当年,在修建成昆铁路时,铁道兵投入了好几个师的兵力,牺牲了上千名官兵,为什么后来,人们对熊汉俊烈士这么关注呢?

  时间追溯到2009年6月25日,《中国军网》上刊登了题为《武警云南总队某中队深山守桥三十年》文章,里面讲述了铁道兵修建成昆铁路某大桥时,有一位战士因“疲劳过度,不慎跌入了30米深的桥墩柱心里”的报道。

  这篇报道引起了不少老铁道兵们的注意,懂得施工技术的他们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但大多数人却不知情,大家以朴素的欣佩的情感,以各种方式讲述着、制作着熊汉俊烈士牺牲在桥墩里的故事和版本。

  对于熊汉俊烈士是怎样牺牲的,现在为什么要澄清熊汉俊烈士的死因,我在2019年制作的美篇《澄清烈士死因,还原"桥墩事件》中,曾简要介绍了许钧华、林建军等战友为此进行的努力,并转载了杨德新老兵写的文章。

  当年在铁道兵八师36团5连当班长的许钧华老兵,为调查熊汉俊烈士牺牲的真相,做了大量的调查取证,证明熊汉俊烈士不是牺牲在桥墩里!而是牺牲在成昆铁路云南黑井隧道的一次塌方中!


 

  这是许钧华老兵当兵时的照片和近照

  今天,我再次收到这位铁道兵老战友关于更一步澄清熊汉俊烈士的信息,感慨万千,对老兵们的执着由衷地钦佩!

  这位61年入伍的铁道兵许钧华老兵说:对熊汉俊牺牲的经过,我在众多战友的帮助下,找到了五位当事人:一起被埋的赵锦坤排长,带领14班全体战友把七位被塌方压住的伤员挖出来的胡士良班长,同一天也在隧道里施工并亲眼看到熊汉俊等人被抬出隧道口抢救的目击者陈辉禄,带领卫生员对七位伤员进行救护的白衍翠军医,及熊汉俊同班的战友、那天因发烧而没有去黑井隧道施工的施云志。

  他们是熊汉俊烈士如何牺牲的最直接的见证人。
 


 

  早在十几年前,当许钧华老兵看到,2009年6月25日在《中国军网》上刊登的《武警云南总队某中队深山守桥三十年》一文后,就开始多次寻找、询问、釆访当年的亲历者,并写下了多篇文章来叙述这件事件的发生经过,用泣血的文字更正对熊汉俊烈士的种种不实报道。

  这是许钧华老兵在2013年,经过釆访曾是熊汉俊烈士的亲密战友的赵锦坤和胡士良老兵口述后,整理的文章,我全文转载如下:
 

  《热血洒黑井英魂昭日月》

  一一纪念熊汉俊烈士牺牲47周年
 

  熊汉俊烈士离开我们已经整整47年了。想起烈士牺牲那天的情景,我们不由得心潮起伏,感慨万千。

  熊汉俊烈士牺牲的经过,网上流传说他是“由于疲劳过度,不慎跌入了30米深的桥墩柱心里”“他的遗体没有取出来,于是在一位将军的主持下,全师官兵围在桥墩下,向这位战友敬了最后一个军礼,然后战友们满眼饱含泪水地用水泥将大桥紧紧地浇铸在了一起。”(见:中国军网2009年6月25日《武警云南总队某中队深山守桥三十年》一文中的有关文字);2013年6月15日,《中国铁道建筑报》第八版的“大路摄影”栏目,有关成昆铁路大田箐特大桥照片的文字说明中,又提到了熊汉俊烈士被浇注在桥墩里的事。

  熊汉俊烈士是我们同在铁八师36团17连四排的亲密战友,我们是这次事故的亲历者和抢救者,我们有责任把熊汉俊牺牲的真实情况写出来,既是对流传的不确之词给予澄清,也是表达对熊汉俊烈士的深切悼念。

  熊汉俊,江西省樟树县人,1963年3月入伍,共青团员。1965年,铁道兵部队扩编,17连是新组建的连队,熊汉俊与我俩,从三个不同的连队来到一起。赵锦坤任17连四排长,胡士良是四排14班班长,熊汉俊虽入伍刚满二年,由于工作踏实、积极负责,担任四排13班班长。

  熊汉俊,一米七零左右的个子,略偏瘦,人很机灵。

  在修建黑井隧道时,四排14班、15班是木工班,隧道里的竖排架、立拱圈、制作混凝土模型板等是木工班的任务;13班的工作较杂,可以说是四排的机动队,哪里需要,他们就出现在哪里,哪个岗位缺人,他们就派人顶替;13班战士们没有因工作杂而有半句怨言,熊班长的带头表率作用很好地体现在各项工作上。

  打过隧道的人都知道,岩层越坚硬的隧道施工安全性越高。黑井隧道地质复杂岩层松软,所以在爆破上只能是用多炮眼、浅炮眼、小药量进行。在成昆铁路要大干快上的口号激励下,我们36团四营在黑井隧道施工中,克服重重困难,在人工开挖条件下,创造了月百米成峒的好成绩。

  1965年8月24日,连队晚饭后要去团部操场看电影,今天的晚饭是平时很少吃的糯米饭;14班班长胡士良对要去黑井隧道上夜班的13班班长熊汉俊说:“汉俊,你上夜班夜里肚子饿,多吃一点吧。”熊汉俊感激地应答说:“好的。”

  在隧道里忙了一天的四排长赵锦坤,对今天隧道里的情况有些放心不下,想到在运渣的翻斗车推过时,下导坑轨道边的支撑排架有些抖动;当连队走出营区门口时,他停住了脚步,向连长说明情况,不去看电影了;又交代胡士良班长,要他带好全排看电影,胡士良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梨子交给赵排长,说:“赵排长你放心吧,排里我会帮助照顾的,这个梨子你带上,口干时润润喉。

  13班今夜的任务是扩边墙,就是为保证边墙混凝土的厚度,在立边墙模型板之前,用铁镐、钢钎把突出的岩土刨去。赵排长进了隧道,看到熊班长带领全班战士,正在紧张地施工。对熊汉俊说:“熊班长,今天我有个感觉,好像翻斗车推过时,支撑排架的晃动要比以前大,你们要注意安全呀!”然后要熊班长停止扩边墙,改做加固支撑排架的工作。

  赵排长继续向隧道里走去,找到正在指挥施工的四营罗喜教导员,得知有险情后,罗教导员即派营技术员袁运重,与赵排长一起到那晃动最大的地段,研究具体加固方案。

  赵排长他们正在商量方案,排架的另一边,熊班长他们已经在给松动最大的支撑排架加楔塞。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到轰隆一声巨响,20多米的排架连同排架上面的上下导坑之间的夹层岩石一起倒下,整个隧道里尘土弥漫,低压照明线断了,漆黑一片。赵排长顿时失去知觉,他和熊汉俊班长、袁技术员和其他四位战士被压在坍下来的排架和岩土里。班里没有被压住的战士,立即挖的挖、耙的耙,展开抢救工作,一位战士飞快地跑向电影场求援。

  团部操场上,四营的官兵和团机关人员正在看电影,突然喇叭里传出呼叫声:“请17连14班立即到黑井隧道工地,有紧急事情处理!”胡士良班长下达口令:“14班全体起立,跑步走!”战士们跑到公路边,拦住了一辆开往工地的汽车,跳上车,急急地往黑井隧道开去。

  胡班长他们跳下车,直向隧道奔去。隧道里还是黑漆漆的,顾不了脚下的磕磕绊绊,一边跑一边叫:“赵排长!熊班长!”正在坍方处搜救的13班战士急忙答应。他们会合一起,争分夺秒地清理倒下的排架和岩石,终于把七位战友找到,把他们一个个抬出隧道口。

  团卫生队的救护车已经在隧道口待命,抬出来一位,军医就马上进行急救处理,然后抬上救护车。七名伤员全部上车后,救护车拉响报警器,飞快开往卫生队。胡班长目送救护车远去,心里还是忐忑不安,他默默地为受伤战友们祈祷。

  七位伤员中,熊汉俊伤势最重,他被倒下的排架直接砸中,夹层的岩石又纷纷压在他受伤的身上,送到卫生队不久,因抢救无效,离我们而去。赵排长在卫生队的救治下从昏迷中醒来,得知熊汉俊牺牲的消息,热泪淋湿了病床的白床单。

  熊班长牺牲的消息传来时,连队已经吹了熄灯号,但胡班长因这突然的变故,心中难以平静,尚未睡下。他马上带领半个班战士,到工地木工棚里挑选木材制作灵柩。熊汉俊的遗体被送回连队,胡班长参加了整容收殓工作。他们轻轻地擦拭掉烈士身上的的泥土,戴上有红五星的新式军帽,换上缀有红领章的新军装;胡班长还从烈士的遗物中找出一枚五好战士证章,庄严地挂在烈士胸前。当夜他们护送烈士的灵柩,到部队的烈士墓地安葬。

  熊汉俊同志血洒黑井山,牺牲时年仅23周岁,他是为祖国的铁路建设事业牺牲的。他虽没有像董存瑞、黄继光那样壮烈事迹,但是,他是为人民而死,是死得其所,是重于泰山。

  今天,我俩把熊汉俊烈士牺牲的经过披露出来,为了让后人知道,在和平建设时期,有几千名铁道兵战士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光荣牺牲,铁道兵是伟大的,铁道兵的功绩与世长存。

  烈士的热血洒大地,烈士的英魂昭日月!

  写于2013年7月

  校对:周振伦
 


 

  2017年4月14日,在黑井镇政府史晓程的陪同下,许钧华夫妇祭扫烈士陵园。
 


 

  这是陵园烈士纪念碑
 


 

  这是熊汉俊烈士的墓
 


 

  这是许钧华老兵敬献的花圈
 


 

  向烈士致敬(前后为序:许钧华、许夫人、史晓程主任)
 


 

  许钧华老兵向黑井镇政府赠送《铁道兵英烈名录》。
 


 

  这是雄伟的大田箐大桥
 


 

  这是纪念所谓熊汉俊被埋在大桥7号墩的桥碑,目前即将被除去。

  今年重阳节的次日,在重庆战友的帮助下,许钧华老兵又找到了江津1965年入伍,36团17连四排16班战士陈辉禄,他与熊汉俊烈士是同一个排的战友。

  陈辉禄说,熊汉俊战友是我们排13班的班长,江西人。熊汉俊是牺牲在黑井隧道口,大概有70米左右的下导坑,被压死的。并不是在网上所传的黑井大田箐大桥摔倒在桥墩里面,被水泥埋的,不是这样的。他是在黑井隧道牺牲的。那时,我们也在隧道里上班,听到出了事,就从隧道里面跑出来,看到熊汉俊已经抬到隧道口,当时是卫生队的白医生带着护士抢救的,当时抢救的时候,他的大便都已经压出了,那个是我亲眼看见的。

  陈辉禄接着说,关于熊汉俊(后事),当时连队一般是由民工和班里面派几个人,把牺牲的战友安置在临时墓地,安排在哪个地方我不知道,但是有一点,移进烈士陵园我看到了,那是我调到测量班后,和我班长几个人一起修的。修了36个,修好陵墓以后,把那些坟就全部迁到陵园公墓里了。
 


 

  根据陈辉禄战友的讲述,许钧华老兵又进而联系上了白衍翠军医。

  白衍翠军医说,当年卫生队抢救的病人太多,要从这些病人当中选择哪一次的病人出现什么问题,显然是没有办法回忆起来,只能是比较特殊的,像熊汉俊烈士就属于特殊性的,这是一次群体发生的事故。

  其中,熊汉俊很严重,是脑部受损伤,当时诊断好像是颅底骨折,这个颅底骨折,在当时的条件下,治疗起来是比较困难的,不能做手术,只能观察。

  抢救伤者对我们医者就是尽心尽力,开动脑筋,但伤情太严重直损致命处,那就无回天之力了。

  所以,没有办法,熊汉俊还是牺牲了。

  其他几个同志我记得分别是头部和身上受了些伤,但基本上无大碍,经过治疗就痊愈了。

  白医生最后肯定地说,关于熊汉俊是掉在修桥的桥墩里,捞不出来,后来用水泥盖起来了的说法,是不对的。

  今年11月11日,一名来自宁波网名是“老铁”的,在许钧华老兵微信上,主动请求和许钧华老兵加为好友。

  这位网名“老铁”真实姓名叫施云志。

  他说,我是宁波的铁道兵36团17连的士兵,我是63年入伍的,与熊汉俊同一个班,他是班长我是兵,本来那天夜里,是该我去隧道的,但因为发烧,就由熊班长带班去了隧道。没想到,隧道发生了塌方⋯

  2017年,施云志老兵专程去黑井铁道兵烈士陵园,在众多墓碑中,找到了第二排第二座战友熊汉俊的墓碑,面对熊汉俊战友的墓碑,他泣不成声的喃喃低语:那天如果是我去的话,这个墓就是我的墓!

  施云志还说,熊汉俊战友牺牲前已经是共产党员了。
 


 

  许钧华老兵说:以上的证言,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网上那些不实传言,可以按下“停止键”了。

  让我们在缅怀熊汉俊烈士同时,一起努力去消解那些在网上,或有意或无意传播、诋毁熊汉俊烈士英名,虚构熊汉俊烈士事迹的一切杂音!

  熊汉俊烈士永垂不朽!

  这是许钧华老兵在纪念入伍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工作照(管理电脑、音响)。

  老当益壮!许老兵退休后一直忙碌在传播、弘扬铁道兵精神的事情上。

  向许钧华老兵致敬!
 


 

 

  2021年12月

美篇链接:点击查看


编辑: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