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一连故事:进军大西南 修建成昆线作者



 

一连故事:进军大西南 修建成昆线作者


  
 

  武学
 

  罗士权
 

  1964年9月11日下午一点半,我铁道兵47团1营官兵集中在营部所在地旗下营伏虎太平村的打谷场上,召开紧急动员大会。会议由田营长主持,副政教牛庚子作动员报告。内容是:我们要去大西南修建具有重要国防意义和经济意义的任务——成昆铁路,改变“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困境,要使天堑变为通途。毛主席、党中央把这一重大任务交给我们,是对我铁道兵全体官兵的信任,也是我们铁道兵的光荣。从这天起,我们就动手整理物资,为早日奔赴大西南做好行军准备。
 


 

  9月18日,是我1连离开旗下营太平村前往四川的日子。上午,各班、排为房东打扫院子,擦拭玻璃门窗,为水缸担水,因为下午我们就要告别乡亲,奔赴新的地方。

  旗下营伏虎村

  我部来此地已经10多个月了,虽是塞北内蒙古卓资县有点寒冷,但我们都喜欢上这块地方,去冬今春,我部在这里开展过冬季大练兵和郭兴福教育法的练兵热潮,进行过军事技术和施工技能的大比武,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本领。在这里,我们吃过苦,流过汗,建造了公路,筑好了水渠,平整了街道,还造起了新房子。乡亲们关心我们就像关心当年在这里打击日寇的贺龙部队一样,我们和当地群众结下了军民一家亲的情谊。

  在我们整队出发时,太平村的大娘大婶大嫂和父老乡亲们,拉着我们的手,往我们的挎包里塞鸡蛋和干饼等食品,嘱咐我们完成任务后再回来。这情景过去只在电影中见过,今日亲身感受,非常激动。告别了乡亲,告别了太平村的山山水水,乡亲们的音容笑貌和太平村古朴美丽的景象将永远留在我心中。

  9月18日下午一时,我团官兵集结在旗下营火车站。3时45分,列车启动后在包兰线上奔驰。经过6天的行程,我部于9月23日上午10点30分,军列到达终点四川成都南站。午餐后,从列车上卸下物资,又立即装上汽车。下午四点,我和给养员赵景春等后勤人员,奉命押车向乐山进发。晚七时,到乐山县粮食加工厂晚餐住宿,这里因接待部队临时改为接待站,工作人员很热情,照顾很周到。
 


 

  第二天早上6点,我们就登车向轸溪前行。来到大渡河北岸,汽车和人员都上了轮渡,渡过了大渡河继续向南。上午9时许,我们到了轸溪镇(公社)友谊大队水磨沟生产队,我连后续部队相继到来。

  成昆铁路

  我连在水磨沟住了四个月,在此期间,修好了通往工地的汽车便道后,就搬到轸溪大渡河东侧半山腰上有一个叫芭蕉园的小村庄。在芭蕉园,我们自己动手,平整土地,在山坡上搭起一座座茅草棚当营房,每个排住一座。
 


 

  我连的任务就是要在这半山腰里打通成昆线上的灰窑瓶隧道。连长杨寿春,指导员王维宽等连排干部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亲临第一线指挥战斗,干部战士以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实行三班制作业,停人不停工。施工中大家想办法、出主意、动手动脑,开展技术革新,搞一些小发明小创造,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工程质量。“干部战士勇搏拼,开凿隧道灰窑瓶;苦干实干加巧干,优质高产争先进”。这首小诗是我对当时施工情况的真实写照。收工回来,个个衣裤湿透,无人叫一声苦,第二天又精神百倍地战斗在隧道里。

  连队首长
 


 

  灰窑瓶隧道洞口的工地上,整齐地堆放着钢筋、水泥、园木等施工物资,四周彩旗飞扬,到处是毛主席语录牌和鼓舞人心的标语,如“加快铁路建设,支援世界革命”等条幅。在工地俱乐部里,张贴着战士们的决心书,各班排工程进度表,好人好事表扬稿和先进人物名单。呈现一派团结紧张、条理有序、情绪高昂的战斗气氛。隧道洞门两侧有一幅对联:“滴滴汗水为了革命,车车石渣埋葬美帝”。这些豪言壮语正是英雄们战胜困难的精神粮食。走到隧道,里面灯火通明,压风机隆隆响,风枪突突叫,电瓶车运石渣来往奔忙。我们就要用辛苦的劳动,在这穷山恶水之间打出一条幸福的大道来。

  金口铁道兵博物馆

  作者:罗士权 1962年从浙江长兴入伍,曾担任47团1连文书

  ——摘自《光荣啊!铁道兵》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