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铁道兵领导传略:罗华生





 

  罗华生将军传略选自《功彪青史》一书。



 

  铁道兵战友、书法家尚进书写标题

  罗华生 (1910-10~1991-09)

  罗华生,原名罗大庆,湖南省湘潭县人,中共党员,1960年8月至1975年8月,任铁道兵副司令员。

  1922年到江西萍乡安源煤矿做工,1925年加入安源煤矿工会,两次参加工人暴动,任工人纠察队队长。1930年8月参 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7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总司令部特务营排长、彭杨步兵学校政治指导员、红一军团二师四团总支书记,参加了保卫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的第一、二、三次反“围剿”。长征中,他与团长王开湘、团政治委员杨成武率部突破国民党军四道封锁线。遵义会议后,率部从松坎移师北上的土城战斗中,击退国民党黔军侯之担部。在二占遵义、威逼贵阳的战斗中,击溃国民党军两个师的堵截,俘虏国民党军师参谋长1名。在夺取泸定桥的战斗中,罗华生率先头营边行军边动员边战斗,日夜兼程240里,按时赶到泸定桥。红四团领导在一座天主教堂召开全团干部会议,确定由二连的22名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组成突击队,罗华生亲自到二连帮助突击队做准备工作。战斗打响后,22名突击队员手持冲锋枪或短枪, 背挎马刀,腰缠12颗手榴弹,奋勇突击。罗华生率三连在后面边铺桥板,边组织战斗。经过一场生死决斗,终于取得了飞夺泸定桥的胜利,为中央红军摆脱国民党军的围堵,挥师北上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一处障碍。聂荣臻元帅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碑文中,罗华生的名字作为红四团领导人之一,镌刻在纪念碑上,永垂青史。飞夺泸定桥胜利后,罗华生和红四团领导一起,率全团官兵克服重重困难,翻越雪山,走过草地,于1935年9月中旬攻占天险腊子口,为中央红军北上进入陕甘宁根据地打开了通道。在攻占腊子口的战斗中,罗华生随六连担负正面进攻任务,几次攻击未能奏效,他和连长胡炳云进行政治动员,组织三个敢死队轮番突击,终于取得战斗的胜利。长征到达陕北后,罗华生任红一军团第十二师四团政治委员、团长,率部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山城堡战役战斗,巩固和扩大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入延安抗大学习,1938年2月任 延安抗大总校第五期第四大队大队长。在抗大学习工作三年 中,由于学习、工作刻苦,受到校部奖励。1940年2月,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五旅政治委员、新四军独立旅政治委员,面对复杂的作战环境,正确贯彻上级指示,率部转战苏北地区, 参加了陈道口等战役战斗,有力地打击了日伪军和国民党军顽固派的挑衅进攻。1942年10月,奉命率部到山东滨海一带活动,同日本侵略军和日伪军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逐步掌握了斗争的主动权。1943年10月,任山东滨海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参与组织指挥解放郯城、码头、临沂等战役战斗,使滨海、鲁南解放区连成一片。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9月任山东军区第二师师长,率部挺进东北。1946年2月,部队改编为吉辽军区第二十二旅,任 旅长。同年8月,第二十二旅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二师,任师长。在此期间,率部参加巩固和发展东北根据地的工作,参加了著名的四平保卫战、“三下江南”等多次战役战斗。1947年2月任松江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1948年1月任东北野战军独立第七师师长。在此期间,曾奉命统一指挥几个师的部队作战,设伏于波泥河,大量歼灭国民党军。1948年9月,率第七师参加辽沈战役,执行围困长春国民党守军的战斗任务。在解放长春的战斗中,指挥部队炸掉大房身飞机场,歼灭国民党军一个主力师。长春解放后,奉命率部南下,于10月参加攻克营口的战斗。1948年12月,任第四野战军三十九军一五二师师长,率部入关参加平津战役。在解放天津的战斗中,担负攻打和平门的战斗任务,全歼国民党守军。1949年6月,率一五二师随第四野战军主力从湖北沙市过长江,挥师南下,进军中南,7月上旬参加湘赣战役,解放临湘、岳阳、常德。10月上旬参加衡(阳)宝(庆)战役,和兄弟部队一道,歼灭国民党军白崇禧部四个主力师,解放了湘南、湘西地区。此后,率部入广西,过融安、柳州,直抵南宁。南宁解放后,兼任南宁军分区司令员、政治委员和南宁地委书记,指挥部队完成南宁地区十五个县的剿匪任务,剿灭土匪4万余人,巩固了新生的民主政权。

  全国解放后,先后任第四航校副校长,铁道公安部队司令 员,海军旅顺基地司令员,防空军高炮指挥部司令员,1960年 8月任铁道兵副司令员。罗华生在铁道兵副司令员的岗位上长达15年,是铁道兵党委领导班子的核心成员。到职后,于同年10月增补为铁道兵党委常委,1963年12月和1969年6月,在中共铁道兵第三、第四次党代表大会上,当选为铁道兵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长期参与铁道兵部队建设和各项大政方针的决策。1962年和1964年,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两次决定扩编铁道兵,增兵24.4万人修建森林铁路、公路和三线铁路建设。罗华生与司令员李寿轩一起,组织机关有关部门研究规划铁道兵建设蓝图,认真落实部队扩编和修路任务。1965年4月,铁道兵奉总参谋部命令,以铁道兵第二师和第十三师为主,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工程队第一支队和中国交通部修路工程队第六支队(后统称中国后勤部队)参加援越抗美。从1965年6月开始, 相继入越执行铁路反轰炸抢修、抢建和修建公路的任务。1966 年2月,罗华生参加以铁道部副部长郭鲁为团长的中国铁路代表团赴越进行友好访问,并担任代表团副团长。中越两国代表团就已签订的《关于修建铁路和提供运输设备器材议定书》的执行情况进行会谈,对一些工程项目进行了调整。访问期间, 罗华生到第一支队看望慰问铁道兵官兵,鼓励指战员发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以实际行动圆满完成任务,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

  罗华生在职期间,参与组织领导铁道兵部队完成嫩林、贵昆、成昆、京原、襄渝、京通、青藏、南疆等21条铁路干支线和北京地下铁道修建任务,通车里程达4500余公里。他经常深入部队调查研究、检查指导工作,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铁道兵主要领导一度因运动冲击停止工 作,罗华生认真履行党委副书记职责,耐心做兵部机关各派群众的工作,坚持“抓革命,促生产”,不间断地组织指挥部队完成了各项任务。1975年8月,中央军委将罗华生调出铁道兵另行分配工作。1987年1月离职休养。

  罗华生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 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 章。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四届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代表。1991年9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1岁。

  (吕连亭、樊鸿锡、刘贤福、刘忠杰、唐飞撰稿;梅梓祥选配图片)

  罗华生将军光辉战斗的一生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碑文中,罗华生的名字作为红四团领导人之一。



 

  1947年,董浩生、罗华生、马宾在一起。



 

  1963年春,铁道兵司令员李寿轩(左1)、副司令员罗华生(右2)同工程技术人员研究铁道兵参加林业资源开发的兵力部署。



  1968年秋,铁道兵副司令员罗华生,到襄渝线亲切慰问施工战士和民兵。



 

  铁道兵副司令员罗华生(左1),鼓励战士大胆试验,搞技术革新,提高工效。



 

  罗华生发表于《铁道兵》报的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