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青春在军营 浓浓战友情

  我和宋考学是同年入伍的战友。新兵训炼时我是28连,他是29连,1969年5月6号,新兵训练结束后,我们同一天被分配到铁道兵40团15连2排。

  15连是半机械连队,所谓半机械连队,是当时铁道兵部队根据部队执行任务的具体需要,每个营组建一个有部分机械、机具装备的连队,提高部队的机械化施工水平。装备的机械以小型机械设备为主,主要有发电机、空压机、卷扬机、拌合机、碎石机、抽水机,还有木工、锻工、修理工等,连队同时还担任部队主体施工训练任务,如铺路、架桥和混凝土施工任务等。当时宋考学被分在五班拌合机班,我被分在八班抽水机班。那时我们住的是简易营房,一个排住在一起,白天参加连队的施工训练和政治学习,晚上熄灯号一响,睡在一个大通铺上。

  从左至右:左二副团长 贡才林 左三 团长李克昌 左七 宋考学

  我和宋考学是同乡,但是到老连队前我们并不认识,家乡相距几百里地,语言也有较大差别,他是江淮方言,我操一口纯正的苏北中原官话。到连队时间不长,因脾气性格相投,不知不觉中我们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战友。参军那年,宋考学十八岁,我十九岁。宋考学天生一张娃娃脸,怎么看都像是稚气未脱的大孩子,他性格开朗,热情活泼,爱唱爱跳,遇事有主见,显得特别成熟,班长、老兵和战友们都特别喜欢他。记得分兵那一天,十五连副连长贡才林把我们18个新兵接到手后,在乘坐解放牌马槽车回连队的路上,宋考学站在车厢的最前端,一只手扶住车厢,举起另一只拿着毛主席语录的手,领着大家呼口号:“向老战友学习!向老战友致!提高警惕,保卫祖国,要准备打仗!” 口号声响彻一路,场面十分热烈。

  火热的军营生活

  连队的生活是火热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锻炼,我们便很快适应了连队的生活环境。那时候,我们的思想都特别单纯,班长和老同志的言传身教,我们边学边做;指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我们入脑入心。对于铁道兵的艰苦,我们从来不觉得苦和累,更没有发牢骚闹情绪,认为这是应尽的责任和战士的本分。我们也有情绪波动的时候,那是因为离家时间久了,一个多月收不到家信,想念父母、想念家人,或是遇到一些偶尔想不开的问题。每到这时我便会和宋考学一起,找个没有人看到的地方,互相倾诉、互相安慰、互相鼓励,思想很快便会恢复正常。

  搞副业生产(右 宋考学)

  连队是一座竞技场,你追我赶,大家都在努力,只有比别人吃苦更多,才能超越自我,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在实践中,我俩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也是这样努力争取做到的。

  当兵几个月,宋考学表现得最亮眼。班务会他发言最积极,连队召开军人大会介绍学习毛著体会,他讲得最生动,领导表扬他,战友们羡慕他,我记不清他受过多少次连嘉奖。

  特别一提的是,1969年党的九大胜利闭幕后,为了学习宣传九大精神,连队成立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演唱组),指导员孙锦华亲自挂帅,副指导员孙华忠和六班长周道全负责在全连范围内挑选文艺骨干,人员选定后,便组织全连文化程度较高,能写、会编的人把九大精神编排成歌曲、舞蹈、器乐合奏和快板等战士们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经过排练后,先在连队演出,之后又在连队之间巡回演出,有时还应邀到驻地村庄、生产大队为当地群后演出,深受大家的欢迎。宣传队最多时有十几个人组成,宋考学能说,能唱,又会跳,自然成了宣传队的骨干,他和刘元礼两个人忠字舞跳的最好,在宣传队那段日子,宋考学风光无限,收获了无数赞扬和掌声。年底工作总结时,宋考学被评为五好战士,一张大红喜报寄回了家乡。

  从左至右:胡开普 周道全 马广富 刘元礼 黄远松 宋考学

  后来,我们俩先后离开了二排,我被调到连部当文书,宋考学被调到连部当统计员。在相处了一段时间后,他又被调到团后勤处材料股工作,和同志们一道负责全团的物资采购、调运、配送和供给保障任务。铁道兵是施工部队,物资保障对完成战备施工任务起到决定性作用。宋考学谦虚好学,积极努力,很快便成为物资战线上的骨干。那些年他下连队,跑工地,深入一线搞调查研究,掌握物资供应的主动权,为部队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到1984年1月铁道兵改工时,宋考学已经在师后勤部仓库物资管理的位置上工作了多年,兵改工后,宋考学在担任集团公司材料厂厂长期间,围绕市场变化,适应企业需要,坚持物资供需方面的多项改革,为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物资保障积累了保贵的经验。离开厂长岗位以后,宋考学从事企业经营管理,一直工作到退休。

  送木料到工地

  我和宋考学情同手足,自从他1972年调离15连以后,我们见面的机会相对少了,电话也很少联系,但心里都装着彼此,特别是家里有什么大事,如儿女结婚等都要告诉对方,同喜同乐。每次见面都是不醉不归。酒逢知己千杯少,人到醉时方真情。记得多年前,我去他的居住地参加一个会议,晚饭后我便和同行的高书林(高书林是我们同年入伍,一个连队的老乡战友,先后在连队当过通信员、给养员,提干后调到十二连)到家里看望他,老战友见面格外高兴,一阵寒喧过后,考学从房间拿出一瓶珍藏多年的茅台酒,夫人于翠兰赶忙到厨房准备下酒菜,我说:“ 刚刚吃过会议酒宴,也喝了不少酒,我们说说话,今天不喝了“!考学回答说:“我不管你吃没吃过,喝没喝好,这瓶酒就是给你留的,今天晚上就是要把这瓶酒解决掉。” 我没在说什么,那天晚上,我们一直喝到深夜,于翠兰也一直陪在左右,不停的添酒加菜,问长问短。随着年纪渐渐变老,我们的身体已不是从前,不仅饭量不如从前,酒也有点喝不动了,老伴和孩子们也劝我们要注意身体,好好养生,让战友情谊更加健康长久!

  宋考学 于翠兰夫妇

  夕阳无限好,岁月不饶人。我和宋考学已进入古稀之年,好在我们身体健康,儿孙绕膝,享受着天伦之乐。孩子们不在家时,老俩口有说不完的话,除了唠叨孩子的事,就是重复着不知说了千万遍的陈年往事,有时还争的面红耳赤。没事时又牵手到户外散散步、兜兜风、和人家聊聊天,甚是快乐!最让宋考学老俩口高兴的是,小孙子前年过关斩将,在全国数万人的考试大军中脱颖而出,被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录取,开启了新一代人的音乐之路,也圆了宋考学年青时就向往的音乐之梦!

  知足者长乐,人生走到了今天,身体的健康,平静的生活,和睦的家庭,才是晚年最大的幸福!

  留不住的时光,忘不掉的美好。回顾军旅生涯,曾经的日子透过一幕幕回忆、一张张照片涌上心头,是心动、是欢喜、是感激。军营的点点滴滴都已经成为今生难忘的记忆。想当年,怀揣梦想,从农村到军营,从此便和军营结下了不解之缘,施工训练,抢险救灾,我们携手走过了火热的年代。

  难忘军营,不负青春,一段无悔的记忆,一生永铸的军魂!!!

  从左至右:高书林 王学龙 宋考学

 

编辑:兵心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