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摄影

《吴堡千年石城 》—— 国立军摄影作品欣赏

 


吴堡千年石城


国立军

 

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有一座城市,蕴藏秘密;有一块石头,铭刻过往;有一幕画面,永生难忘……


吴堡古城,又叫吴堡石城。位于吴堡县宋家川镇北2.5公里黄河西岸山巅。吴堡古石城是西北地区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千年古县城,它地处黄河高原之东陲,黄河中游之西滨,扼秦晋交通之要冲,头枕黄河,东以黄河为池,西以沟壑为堑,南为通城官道下至河岸,北门外为咽喉要道连接后山,真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地,它又坐落在黄河天险之石山上,所以被古人誉为“铜吴堡”。


吴堡古城为北汉(951-957)时建,是一座石头古城,城墙用石头垒就,城门由石头搭成,房屋也是砖石构建的窑洞。


古城很小,就占据了那么一个山头,下面就是黄河。


这里没有大红大紫、大富大贵过,一切都普通得甚至显得简陋。这里的房屋都带院子,围墙用碎石垒成,围出了小院子,也隔出了一条条短而窄的小路。


岁月让一些家园变成了废墟,有些房屋稍加修缮过,还住着人,不过几乎都是老人,现在只有他们留守在这座古城。

 

古城里有两座土地庙,有一些塑像,虽然重修的年头不长,但非常乡土,不像其他一些地方的应景之作。古城外种着好些枣树,这就是古城人的经济来源。

古城中住两户人家,一户是一位60多岁的老头是城里的卫生员,另外一户可是有些名气,老头是国民党时代的大夫,叫王象贤,他写了一本书叫《吴堡古城》,只要你经过他家门前,便拉你进去,然后给你看书,一本书15块钱。














吴堡古城距县城宋家川有2.5公里,在宋家川的东北方向的一座石山梁上,山高约150米,古城三面环水,北面通连后山,群山起伏、地形险要、易守难攻。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古时这里是边关重要门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曾是陕甘宁边区的东大门,与山西柳林县军渡镇隔河相望,是通往华北的咽喉大道。抗日战争时期,日寇数次强渡黄河,进攻陕北均未得逞。






当年古城人烟稠密,屋宇齐整,一片繁荣气象。一进南门,便是瓮城,内设雄伟的关帝庙,庙内正殿三间,砖木结构,关老爷塑像端坐正中,头戴平天冠,身穿衮龙袍,正气凛然,门匾上书“协天大帝”,两旁一付对联,上联:汉封侯、明封王、清封大帝。下联:俗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左边关平手捧印玺,右有周仓手持青龙偃月大刀,威风凛凛杀气腾腾,东西两厢有红白马两匹,二马童执缰备行。每年五月十三日唱大戏三天,游人不绝,热闹非凡。


南城和东城接连之处,有一六角造型的三层楼,系砖木结构,上层塑有魁星像一尊,赤面红须,手执朱笔,足顶木斗。传说:古时的头名状元都由魁星批点,是生员们必敬之神,人人希望争取第一名。步入正南门左边有一小学,有石窑三孔,大门外有一草坪,是学生们体操活动的场所。往上约20米是古时李家的祠堂,瓦房三间,油漆门面,内设神阁,供奉李氏祖辈宗族。旁边有营房三间,供守城士兵居住。


李灼故居

       李灼,字芳芝,先任兴平教谕,后升为榆林府教授。故居“令德是依”匾额于崇祯癸未年(1643)由李灼立,嵌刻在南大街李家大院中间窑洞正上方。乾隆五十四年(1789)李灼后人重建。


































再往上走靠城东是兴文书院,系清道光元年(1821)知县陈元杰修,嘉庆十九年(1839)知县张履臣创建。院内正面石窑三孔,为校部,厦檐盖顶。东西各有石窑三孔,供生员居住,院中有讲堂三大间,前有月亮门,取月中折桂之意,盼各个学生成才,大门上有木刻对联一付,系当年贡生宋步详书写(南王家山人),其文如下:进步文明,所望诸生有志;热心教育,休云此地无人。横批:何地无才。民国时期改为高等学堂,成了传播先进文化的中心,吴堡许多革命志士都由此地走出,如张毅忱、王国昌、慕生桂等。
























































































作者:国立军

 
      美篇链接:点击查看


      编辑:舒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