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南土楼群,位于福建,江西,广东三省交界地带,那里山势蜿蜒,峰峦叠嶂,山坳里,坡地上,有千姿百态的土楼,像繁星般密集,据不完全统计,永定县有两万多座土楼,南靖县有15000多座,和平,华安,漳浦等地还有数百座。土楼的形状主要有圆形,方形,五凤形,椭圆形,八卦形,半月形,交椅形,等等,可谓千姿百态,每一座土楼都有一个名字,大都取自族谱里面的祖训。所有的土楼一楼是灶间,用于做饭用餐和会客的地方,二层是仓库,用于储存粮食,农具等杂物,三楼以上是卧室,从三楼开始对外才开一孔小窗,所有的房间形状相同,大小相等,有一条畅通无阻的走廊,把他们紧紧地连成一个整体的圆环,或者一个巨大的口子。客家人所建的土楼主要以血缘性聚族而居。
1996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田螺坑土楼群为第四批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5月,田螺坑土楼群作为福建土楼的一部分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7月6日,包括田螺坑土楼群在内的福建土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