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摄影

​​​​​《世界文化遗产——福建闽西南土楼群》(一)——戴利民摄影作品欣赏



福建闽西南土楼群(一)

作者:戴利民(独行者)

 

闽西南土楼群,位于福建,江西,广东三省交界地带,那里山势蜿蜒,峰峦叠嶂,山坳里,坡地上,有千姿百态的土楼,像繁星般密集,据不完全统计,永定县有两万多座土楼,南靖县有15000多座,和平,华安,漳浦等地还有数百座。土楼的形状主要有圆形,方形,五凤形,椭圆形,八卦形,半月形,交椅形,等等,可谓千姿百态,每一座土楼都有一个名字,大都取自族谱里面的祖训。所有的土楼一楼是灶间,用于做饭用餐和会客的地方,二层是仓库,用于储存粮食,农具等杂物,三楼以上是卧室,从三楼开始对外才开一孔小窗,所有的房间形状相同,大小相等,有一条畅通无阻的走廊,把他们紧紧地连成一个整体的圆环,或者一个巨大的口子。客家人所建的土楼主要以血缘性聚族而居。

1996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田螺坑土楼群为第四批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5月,田螺坑土楼群作为福建土楼的一部分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7月6日,包括田螺坑土楼群在内的福建土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福建南靖县云水谣景区土楼群







怀远楼建于清宣统元年(1907年)楼高四层直径33米,每层34个房间,墙基用硕大河卵石和三合土垒筑而成,楼墙虽然只是普通夯土墙,但夯筑技术炉火纯青,历经近百年的风雨侵袭,至今一片光滑,几乎没有剥落



















怀远楼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斯是室”,这即是祖堂又是私塾,正面对着大楼门,是一座精巧的四架三间上下堂的五凤楼,整个斯是室雕梁画栋,连门窗也装饰的古色古香,在大型方楼和五凤楼里设立学堂比较普遍,而在一座中型的圆楼里设立学堂就很少见了。





























 

和贵楼建于清雍正五年(1732年),据说当年选址建楼,并未发现这是一块沼泽地,楼建了一层之后,忽然发现整层楼像沉船一样,慢慢下沉到烂泥地里,建楼的简姓族人,只好在,下沉的楼,墙上打了,100多立方米的排桩,从头开始夯墙,建起了五层高的方楼,每层有28个房间,共140个房间,楼正中开一个大门,东西南北各有楼梯上下,高21.5米,是福建土楼已知最高旳一座,此为一奇。为国家级重点文物。现在在楼中小学堂天井的河卵石上,跺跺脚,整片的卵石还可以颤动,此为二奇。另外,楼中有两口水井,相距18米,井水水位均高出地面,右边那口井清亮如镜,水质甘甜,左边那口水井却浑浊发黄,污浊不堪,完全不能饮用,此为三奇。
















 

和贵楼里面的水井







































云水谣土楼群景区里面的大榕树




















作者:戴利民
   

     美篇链接:点击查看

     编辑:舒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