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诗社

张玉林 ~ 咏西安事变

  咏西安事变

  张玉林

  西安兵谏起苍黄,

  内战烟弥天色凉。

  少帅挥师惊蒋梦,

  汉卿奋志挽国殇。

  恩来斡旋风云汇,

  中共筹划大义彰。

  统一宏图谋远略,

  齐心抗日谱华章。

  2024年12月12日

  周恩来在西安事变时

  03:42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

  张学良 杨虎城

  张学良,字汉卿,号毅庵,辽宁海城人,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

  双十二事变的经过: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及其率领的东北军奉行蒋介石总统“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撤出东北,致使大片国土沦陷,一直受到全国民众不断高涨的抗日情绪的压力。

  九一八事变

  在与红军作战中,东北军又屡次失利,部队不满情绪日益增长。

  1936年10月22日,蒋介石由南京飞抵西安,严令张学良、杨虎城率部“进剿”红军。张学良多次向蒋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要求,均遭到蒋介石拒绝和斥责。

  蒋介石还将其嫡系部队30个师调到以郑州为中心的平汉、陇海铁路沿线,迫令张学良、杨虎城将其军队全部开赴陕北“剿共”前线。

  特别是在对待爱国学生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活动的问题上,蒋介石仍然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立场,并加强了对张、杨的军事压力。

  东北军、西北军召开动员大会

  在这种情况下,张学良、杨虎城感到除发动“兵谏”以外,已别无出路。

  剑拔弩张的“兵谏”时刻

  1936年12月12日晨,按照张学良、杨虎城商定的计划,东北军一部包围华清池,扣留了蒋介石。

  兵谏亭

  第十七路军同时控制西安全城,扣留了在西安的陈诚、邵力子、蒋鼎文、陈调元、卫立煌、朱绍良等国民党军政要员。

  这一事件史称“西安事变”。

  事变当天,张学良、杨虎城等18位高级将领署名发表《对时局通电》,说明在国难当头的形势下,被迫发动事变是为了督促蒋介石进行抗战。通电提出八项主张:(一)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二)停止一切内战;(三)立即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四)释放一切政治犯;(五)开放民众爱国运动;(六)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之政治自由;(七)确实遵行孙总理遗嘱;(八)立即召开救国会议。

  《西北文化日报》关于西安事变的报道

  事变发生后,在国内引起强烈而复杂的反响。南京政府中,何应钦等人极力主张“讨伐”张学良、杨虎城。

  以宋子文、宋美龄为首的一派,为保全蒋介石,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后第三天,张学良阅读蒋介石的顾问端纳带来的宋美龄的信

  国际上,各主要国家对西安事变的态度也极为复杂。

  日本政府极力挑动扩大中国内战,以便实现其灭亡中国的野心。

  英国和美国力求维持蒋介石的统治,认为可以同共产党采取某种形式的合作,以便对付日本。

  共产国际提出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但电码错乱不能译出。

  事变当晚,张学良电告中共中央。

  中国共产党多次召开会议,独立自主地制定了和平解决事变的方针,并派周恩来到西安商量大计。

  周恩来到西安

  南京方面在了解张学良、杨虎城和共产党并不想加害蒋介石,而希望和平解决事变的态度后,于12月22日正式派出谈判代表宋子文、宋美龄到西安,与西安方面谈判。12月23日,张学良、杨虎城同宋子文、宋美龄进行谈判。

  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全权代表也参加谈判,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最终蒋介石同意宋子文、宋美龄谈判中议定的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六项条件。

  西安事变时的周恩来。

  作为中共中央核心领导人之一的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处理西安事变代表团的团长,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决策者和实施者之一,是一位在当时国共双方阵营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周恩来在这场事变中发挥的第一个作用,是事变前冒险与张学良进行了秘密会谈,达成了红军与东北军停止对抗,一致对外的共识。

  周恩来发挥的第二个作用是肯定和支持张学良关于和平解决事变的主张。事变发生后,周恩来根据党中央、毛主席制定的关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政策,率中共代表团至西安谈判,对张、杨逼蒋抗日这一行动作了充分的肯定。

  他对张学良说,只要蒋介石接受抗战,红军方面完全同意放蒋回南京。张学良感到有了红军强有力的支持,天不会塌下来,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周恩来发挥的第三个作用是说服东北军和西北军中的一些高、中级军官同意放蒋回南京。

  当时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阻力相当大。东北军和西北军中的一些高、中级军官想不通,周恩来苦口婆心地向他们分析当时的国内和国际形势,并指出逼蒋抗日的可能性。

  同时以卓越的见解,说明争取蒋介石抗日的必要性,使得这些军官心悦诚服,佩服共产党的宽宏大量和远见卓识。

  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

  周恩来发挥的第四个作用是参与与南京方面的和平谈判并在其中起主要作用。在谈判桌上,周恩来坚持原则,义正辞严,说得蒋介石的全权代表宋子文、宋美龄无言可对,只得表示接受西安方面提出的八项主张,同意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12月24日,周恩来会见了蒋介石,在周的教育下,蒋介石不得不表示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它促进了中共中央逼蒋抗日方针的实现。从此,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停止,国内和平初步实现。

  中国共产党在这次事变中力主和平解决,充分体现了对团结抗日的诚意。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周恩来等回到延安时受到毛泽东等的欢迎

  西安事变在国共重新合作的客观形势渐次成熟的时候,起了促进这个合作的作用。在抗日的前提下,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成为不可抗拒的大势。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各地庆祝

  编辑:张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