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总理(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字翔宇,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人民总理人民爱,
音容笑貌在心怀。
鞠躬尽瘁为人民,
死而后已传世代。
总理一生为革命,
重要关头方向明。
南昌起义领导人,
建军大业立奇功。
遵义会议立场清,
领袖地位从此定。
红军长征到陕北,
战略转移见光明。
雄鸡一唱天下明,
翻身解放齐欢庆。
一心辅佐毛主席,
祖国发展立新功。
大国总理责任重,
亲自关心铁道兵。
修改歌词传佳话,
志在四方福百姓。
呕心沥血为人民,
疾劳成疾病缠身。
带病工作是常态,
春蚕到死丝方尽。
功勋卓著为革命,
拳拳赤子最忠诚。
十里长街送总理,
与世长存祭英灵。
建国初期的周总理
黄埔军校时的周总理
周总理和邓颖超
1937年12月,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到国民党所在地武汉,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1964年从苏联回国后在机场,毛主席、刘少奇主席迎接。
1973年9月18日上午,周恩来坐着游轮来到黄浦江上。上海,对于周恩来是多么的熟悉与亲切,这里有他战斗的足迹,有他难忘的岁月。他领导过两次工人武装起义,领导过党中央上海机关在敌人的白色恐怖下工作。这次抱病到上海,他的情感自然会更加细腻且深邃。
1975年1月13日,周恩来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最后一次念政府工作报告。
1975年4月19日,朝鲜主席金日成应邀来华访问。周恩来准备在医院会见他。这时距离周恩来做结肠癌手术才第24天,当时身体还没有恢复好,双脚浮肿得很厉害,原有的皮鞋和布鞋都穿不下。大家只好赶紧再做一双布鞋。做鞋的老师傅对周恩来的尺寸非常清楚。当他接过尺寸与旧布鞋,一下子就明白周总理病重了,眼泪顿时就流了下来。
从不要人搀扶的总理,已不能独自走完这几米。
1975年9月7日上午,周恩来不顾病情的严重恶化和医护人员的一再劝阻,坚持在305医院会见了罗马尼亚党政代表团。那天,从不要人搀扶的总理,哪怕是大手术之后,身体还未复原,也要坚持自己走上前和外宾握手,而这次他已不能独自走完这段只有几米长的距离。会见时,周恩来坦然而又自然地告诉客人:马克思的“请帖”,我已经收到了。这没有什么,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法则。
三小时,两小时,后来连一小时也无法坚持了。
1976年1月11日下午4时30分,灵车载着周总理的遗体前往八宝山火化。沿途马路两旁挤满了送行的人。“只见总理去,不见总理归。”长安街成了“泪飞顿作倾盆雨”的长街。
美篇链接;点击查看
编辑: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