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诗社

瑰宝之楹联

  

  

 

  贺王敬岑散文新作发表

  楹 联

  张玉林

  民族瑰宝属楹联,

  传统习俗硕果篇。

  总把春桃作旺祉,

  迎祥纳贵表心寰。

  韵音文字和谐美,

  典故江山廊柱间。

  振玉金声集孔子,

  离骚桔颂爱国贤。



 

  紫禁城楹联

  谈 楹 联

  王敬岑

  我对楹联知识,知之甚少,却喜欢品读。每遇好的楹联常抄记下来,细细玩味。奈、过于文雅的自已读来困难,过于直白的又觉乏味,因此、像我这样高不成低不就的人,能读懂的本就不多,加之游历过的地方有限,所見所闻聊聊。

  我对楹联感兴趣还要从听到的一段趣闻说起:

  据说陈毅率新四军入茅山后,急待解决药品奇缺问题。听说山深处乾元观道长章三仙,采草药为民治病,遂三次往访,二人十分投机,共吟成一联:

  三顾道观,三拜三仙山心动。

  四咏雄文,四仰四军亊理明。

  此联重复叠用"三″、"四",並嵌入"三仙"、"四军",且后面的“山″、"亊″恰谐″三″、″四″,可谓十分巧妙,对仗工整。



 

  茅山乾元观

  昔日在游览居庸关时,曾抄记下一联:

  辽海吞边月,

  长城锁乱云。

  细读起来"吞″、"锁"二字似为眼,暗含镇守边关,抵御外侵之意,尽显居庸雄关之险、之重。



 

  居庸关
 

  所谓巧对妙联,大都在构思上独具匠心,手法上常采用比喻、双关等手法,暗含哲理,发人深思,给人以启迪。我在游览紫竹院时曾记下一联:

  竹本无心,节外偏生枝叶,

  藕虽有孔,胸中不染尘埃。

  看似平平,却是对为人处亊,品德修养的一种告诫。



 

  紫竹院四君亭

 

  类似这样的对联还有很多。郭沫若先生为蒲松龄故居所作联,对巜聊斋志异》给以高度评价: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剌贪剌虐、入骨三分。



 

  聊斋志异娜 娇娜
 

  其实、豈止是胜迹有联,店鋪、喜庆、哀挽、嘲讽,皆有佳联妙对。记得当年西单北天然居飯館,门面不大,却有一幅对联让人过目不忘。

  居然天上客、

  客上天然居。

  两联恰为正倒读,且皆成文章,绝妙。



 

  乾隆对联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一些名胜景观的意境不仅借楹联促游者之思、助游者之兴,还常借匾额破题。例列苏州网师园待月亭,对联取韓愈诗句:

  晚年秋将至,

  长风送月来。

  匾额为:

  月到风来。

  在亭上秋夜赏月、对景品联,会使你产生一种盎然诗意。



 

  苏州网师园景点

  我们学习写诗,不妨也多读一些楹联。那些妙联巧对,不但格规严谨、且常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构思巧妙,发人深思,对我们学诗不无帮助和卑益。

  作者简介



 

  王敬岑

  王敬岑 中共党员,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师,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原校长,现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