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颂歌献给党
(新韵)
百年伊始前行难,
风雨航程闯险滩。
伟绩丰功昭日月,
神州开创新纪元。
为民铺垫幸福路,
源远流长润世间。
嘹亮颂歌献给党,
勇担使命续新篇。
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开创了中华民族新纪元,拯救苦难的中国人民于水火之中。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航程艰险,终达彼岸。历经北伐战争,井冈山斗争,土地革命,万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最终夺取胜利,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人民翻身得解放,建立新中国,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取得卓越成就,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
记得踏入学校的那天开始,喝的第一首歌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讲的最多的故事就是共产党。让我懂得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不能推翻三座压在人民头上的大山;就没有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万古不变的事实。让我们在少年时代就领悟到中国共产党是由千千万万铮铮铁骨的共产党员组成的——方志敏、彭湃、夏明翰、毛泽民、杨开慧、江姐、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焦裕禄等的英雄事迹,可歌可泣!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我们永远跟党走!
千秋永载丰功伟绩,万古流芳恩比天高。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
七绝 红船闪耀
(新韵)
积弱积贫列强霸,
流离失所民倾生。
红船闪耀照华夏,
艰难航程党引领。
红船精神——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举行,7月30日晚。(一个法租界的侦探闯进会场,环视一周后说“我找错了地方”便匆匆退出。见状,代表们迅速离开会场,十几分钟后,法租界巡捕包围了会场,结果扑了空)。因突遭法租界巡捕搜查,会议被迫休会。8月2日上午,“一大”代表毛泽东、董必武、陈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张国焘、刘仁静、周佛海、包惠僧等,由李达夫人王会悟作向导,从上海乘火车转移到浙江嘉兴,在南湖的一艘丝网船上完成了大会议程,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因为在嘉兴的游船上诞生了党,党是社会主义,红色是代表色,故游船即获雅号——红船。红船所体现的革命精神即红船精神。意义则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是教育当代共产党人的无价瑰宝,是用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始终保持保持党的先进性。最后一天的会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了党的纲领,旗帜鲜明的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七绝 秋收起义
(新韵)
湘赣边界文家市,
华南大地风雷激。
秋收起义拨航向,
星火燎原扬战旗。
秋收起义——文家市,注定要在中国革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1927年9月9日,震动全国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由于反动派军事力量过于强大,起义部队兵力薄弱分散,进攻省会长沙的目标未能实现,秋收起义遭遇挫折。1927年9月19日,在湖南浏阳文家市镇,毛泽东提出: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开展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由此。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开启,武装夺取政权的星星之火,开始呈燎原之势乙。毛泽东在领导秋收起义过程中解决了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建什么样军队三大问题。建立了三大历史功勋。正是在秋收起义的历史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就此发展。秋收起义第一次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建立了一支新形人民军队,并首次提出“党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真正实现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1927年10月27日。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几经奋战,艰苦跋涉,终于离开湖南,抵达江西井冈山茨坪,建立了我军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始燎原。
七绝 古田会议
(新韵)
小镇古田拂晓亮,
明灯闪烁松荫堂。
英明领袖挥金笔,
决议千钧迎曙光。
古田会议——古田,位于福建上杭、龙岩、连城三县交界处,群山环抱,易守难攻。深夜,古田小镇“松荫堂”灯光闪烁,直至曙光微露,思重千钧的毛泽东依然挥笔走春秋。他要写一篇大文章,回答当时的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都未能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就是:如何使一支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绝大多数的队伍脱胎换骨,建成一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下的新形人民军队。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共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古田召开。会议期间,毛泽东的建党、建军思想在实践的检验中得到了全体代表的拥护。会议通过了毛泽东主持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选举了以毛泽东为书记,朱德、陈毅、罗荣桓等11人为委员的新的中共红四军前敌委员会。古田会议决议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为核心。
井冈山斗争
(古风)
井冈山麓展红旗,
堡垒森严御强敌。
感谢领袖毛委员,
军民齐心争胜利。
革命摇篮井冈山——仲夏的井冈山,雨水连绵,万木苍翠,处处充满了红色的记忆。山中的小路,走出了通往民族复兴的革命大道。这里的八角楼灯光,照亮了中国人民披荆斩棘,不屈奋斗的征程。井冈山,革命的摇篮,她的光辉历程;她的厚积薄发;她的五次“反围剿”。皆承载着中国共产党救国救民的重任。1927年9月,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审时度势,毅然带领秋收起义部队转向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地区,在全党率先开始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的战略转移,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燎原之火,开辟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5月20日,在茅坪,湘赣边界党的一大正式召开,会议决定成立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明确提出“深入武装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会后,边界各县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土地革命的开展,红色政权的建立,深刻地表明了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井冈山有民谣:“千恩万谢毛委员,工农革命掌政权,穷人翻身做主人,革命到底心不变”。井冈山茅坪村,八角楼毛泽东旧居卧室里,伟人的两篇光辉著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斗争》静静的摆在书桌上。人们仿佛又看见毛主席在油灯下,奋笔疾书,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思考至深夜。
工农革命军到了井冈山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抓军队和地方的建党工作,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确定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让军队在党的绝对领导之下,一支成分复杂的旧军队被改造成了有革命理想的人民军队。同时,“铁的纪律建设”被提到重要位置。1928年4月3日,毛泽东在湖南省桂东县的沙田村正式向部队颁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1928年10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的二大会议上明确的指出:“只有如此,才能抑制党走向非无产阶级的道路,消灭机会主义分子,洗刷不斗争的腐化分子;只有如此,才能集中革命先进分子的力量,团结在党的周围;只有如此,才能使党的组织堡垒森严,步伐整齐的成为强健有力的斗争组织”。只有了解历史,才能知道中国共产党是怎么走过来的,才能知道中国共产党党员抛头颅洒热血,誓死为人民谋幸福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
遵义会议
(古风)
危急关头挽救党,
革命征程有希望。
伟大转折立丰碑,
拨云见日正方向。
伟大的转折——遵义,是一座载入史册的英雄城市,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征程中,遵义会议是党奋博前进中的伟大转折。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青瓦丹柱,灰砖白墙,二层砖木结构,中西合壁,古朴大方。匾额上“遵义会议会址”六字,在阳光的照射下,愈加灿烂,这是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的“遵义会议会址”。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湘江会战红军损失惨重,长征初期严重受挫。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此召开扩大会议,会议开了整整三天,阐述,争辩,批评与自我批评,斗争中两条路线是非分明。三天里,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三天里,一个影响中国革命走向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决议形成。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这就是《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简称遵义会议决议。拨云见日正方向,遵义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伟大的转折自此开始。
百年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追求真理;中国共产党卓绝奋斗从弱小走向壮大。见证了磅礴厚重的长征精神,见证了遵义会议正确的伟大转折,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愈挫愈勇,愈走愈宽。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勇创新路。红色的遵义,英雄的遵义,一座树立丰碑的城市,一九三五年的春天,是个胜利的春天,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度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长征——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国的旗帜,粉碎国民党军围追堵截,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胜利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创造了气呑山河的人间奇迹。四渡赤水是红军长中赢得主动的转折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领导围绕着“跳出敌人包围圈”的战略目的,带领中央红军完成了四渡赤水,继而强渡乌江,趁敌人回援造成金防线空虚之时,越江北上,最终将几十万追兵甩在南岸,从而赢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飞夺泸定桥,突破乌江天险,过懋尔盖草地,翻越夹金雪山,战胜追兵强敌,战胜恶劣环境。展现了中国工农红军有着坚定的政治定力,强大的凝聚力和蓬勃的生命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战胜的难关。
二万五千里长征,创造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从稚嫩走向成熟;人民军队从弱小走向强大;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点。在长征途中,随着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瓦解,宗派主义毒瘤被切除了。紧接着又取得了反对张国焘分裂主义斗争的胜利,迎来了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长征,打破了地域上的隔绝状态,解除了人们心理上的桎梏,使人们的思想从古老,狭隘的乡土观念中解放出来。广泛团结一切力量的中国共产党,在长征这一伟大壮举中,成为了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成为了中国革命事业的核心力量。毛主席说过:“长征是战斗队,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留下来的是中国革命的精华,都是经过严峻锻炼和考验的。留下来的同志不仅要以一当十,而且要以一当百,当千”。经过长征磨练的红军将士,成为了领导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领导新中国建设的中坚力量和社会骨干。
五绝 延安颂
(新韵)
清澈延河水,
雄伟宝塔山。
指挥杀日寇,
抗战烽火燃。
延安精神——铁流二万五千里,红军长征到陕北。延安,中国革命圣地。1937年之后的十年间,毛泽东主席和中共中央在这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延安时期,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全党全军,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切为了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为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奠定坚实的基础。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成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被称为延安精神,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回顾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搞好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改革开放新成就,最关键的重要因素是——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保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险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七律 同仇敌忾
(新韵)
帝国逞凶如恶煞,
神州悲难九一八。
烧杀抢掠失人性,
血债欠我千万家。
万众聚心大中华,
军民奋勇把敌杀。
同仇敌忾驱倭寇,
抗战闻捷传天涯。
抗日战争——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沈阳发动九一八事变,随后,日军侵占了中国东北全境,并成立伪满洲国,中国局部抗战开始。此后,侵华日军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蒋介石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合作抗日的主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国抗日战争由局部抗战演变成全国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和人民在抗战中,与日寇进行了殊死的搏斗。
全国抗战分为三个阶段,1937年七七事变至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为战略防御阶段。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与国民党军队协作进行正面战场作战,后在华北,华东开辟多块敌后根据地,使日军不得不调整对华政策,逐渐将其主要兵力用于打击在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全国抗战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相持阶段。1938年10月下旬,全国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在战略相持阶段里,发动“百团大战”等战役,吸引了日军大批兵力,直接支援了正面战场上的各次会战以及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作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战战略相持阶段的主战场。1944年,全国抗战逐步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八路军,新四军由游击战向运动战转变,攻克了多个被日军占领的据地和城市。1945年8月9日,敌后战场展开战略大反攻,日军迅速崩溃。同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曰战争结束。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进行的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夜袭阳明堡机场,黄土岭之战等战役给了日寇以沉重打击。中国抗日战争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捍卫了国家主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是中国人民独立坚持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正义之战。
七律 中国人民解放军
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下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苍桑。
解放战争——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公里的战线上,横渡长江,冲破敌阵,展现了巨浪涌岸的渡江作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能够站住脚,扎下根;淮海战役能够势如破竹;百万雄师过大江能够气呑万里如虎。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同人民一条心,军民团结如一人。”
1946年6月,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悍然向中原解放区发起进攻,发动全面内战。经过人民解放军一年的作战,战争形势发生重大转变。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揭开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8月底,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地区。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决战,先后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蒋介石頼以维持其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被基本消灭。随后,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取得了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
这是一场伟大的人民战争,那里有解放军战士在战斗,那里就有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辽沈战役共动员民工2183万人;淮海战役共动员民工2543万人;平津战役共动员民工160万人。渡江战役前,为阻止人民解放军过江,国民党军队把沿岸的船只强行拉走或破坏。但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仅半个月,解放军就征集到一万余只船,二万多名船工,突破了国民党军队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解放战争中,数以百万计的人民群众踊跃支前,无论从形势到内容,从规模到质量,从广度到深度,都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这是人民解放战争得以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新中国成立——从西柏坡到香山,再到北京城,清晰的足迹印证着中国共产党人改天换地建立新中国的不凡历程。随着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毛泽东一方面运筹帷幄,指挥解放全中国各项战事不断取得胜利;一方面广邀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共商建国大计。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隆重召开,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人士,人民团体代表,无党派民主人士共600多人参加了会议,共同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设计蓝图。毛泽东在开幕词中说到:“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与会代表怀着参与开国盛世的使命感,对大会各项决议案进行充分讨论和民主协商。会议决定:确立新中国的国都定于北平,将北平改名为北京,确定国歌国旗国徽等。
开国大典——走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1949年10月3日下午2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在军乐队奏响《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乐曲声中,毛泽东按下电钮美,广场旗杆上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28响礼炮响彻云霄,毛泽东向全世界壮严宣告:“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这是向世界发出的最强音,新中国诞生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传遍世界各地!
社会主义建设——艰辛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之路。新中国建设第七个年头,1956年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寻找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二十年披荆斩棘的探索,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仍取得了独创性的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
新中国在经济上继承的是一个千疮百孔,一穷二白的烂摊子,工业化基础极为薄弱。以总产量比较,中国与当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水平的差距至少在100年以上。毛泽东就此说:“美国怕苏联,但是不怕我们,它知道我们的底子。中国是一个大国,但不是一个强国……人家看我们不起,而且他们手里还有一个大东西,叫做原子弹”。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农业机械化,党要为人民谋幸福,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从1956年到1966年,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艰辛探索的十年,其间虽然经历曲折,但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新中国工业建设,科学研究和国防尖端技术的发展,农田水利化建设和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的许多工作,都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布局的。1964年10月,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有力打破了大国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也取得突破性进展。教育卫生事业成就可观,全国城乡卫生医疗网基本形成,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天花、霍乱、血吸虫病、疟疾、鼠役等疾病祝,或被灭绝,或得到有效防治。这十年间,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治党治国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专门人才,其中大部分成为后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各方面的骨干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历经困难,艰辛探索,在各个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敢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阔步向前,攀登新高峰!
作者简介:段玉玲 男 山东莱西 1955年生人 1976年应征入伍 在原铁道兵5师服役 1984年1月集体转业至中铁15局 1987年夏调济南铁路局工作 已退休。
编辑: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