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诗社

王小汾 ~ 5806部队学生三连赴紫阳50周年纪念



5806部队学生三连赴紫阳50周年纪念

  作者:王小汾

  70年代第一个夏天,

  铁道兵来到中学校园。

  宣传主席号令,抢修大三线。

  和帝修反争时间,尽快修通襄渝线!

  需时两年半,结束后分到国企大厂一线。

  同学们摩拳擦掌,纷纷立下誓言:

  为了实现主席心愿,我们愿去大巴山!

  个人报名,班级推荐,

  工宣队政审,军代表把关。

  热血少年为表决心,

  不惜把手指咬烂!

  几经评审,确定人员。

  凡非独子,都在候选名单。

  六中、二十中、五十九中、东仪子校四所学校组成三连。

  一九七零年八月十八日,

  学兵三连人人不能忘怀的一天!

  五味十字,六中门前。

  彩旗招展,标语高悬。

  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全连人员,登上汽车,

  一张张笑脸,展示信心与果敢。

  马达轰鸣,车轮飞转

  向着前方,开进大山。

  绿树荫荫,层林尽染。

  山鹰翱翔,彩蝶翩翩。

  歌声伴随着车轮,在山路回旋。

  车行三日,来到紫阳。

  第四日背上行囊,徒步跋涉几十里。

  来到石门沟驻地前。

  经过短期学习和整编,人员穿插组合形成新的排和班。

  投入营房建设。

  上山背石板,

  肩膀被磨烂!

  立屋架,扛木料行走在山涧,

  草鞋底洞穿!

  抬石头,穿梭在河滩。

  军代表的劳动号子响彻山川!




 

  立桥基,坑里排水靠人担。

  为抢险,炸药库大火学生把炸药往出搬。

  排险情,平行洞里张重学、翁西民长眠大巴山!

  隧道里,小小年纪扛风钻,

  噪音、振动、机油糊一脸。

  出了洞口只见黑糊糊人影面前站,

  两只白眼球分外招人眼。

  嫩皮退去两手茧

  衣服稀烂棉花外翻如同要饭。

  导火索腰间绑扎,美名曰:三单不如一棉,三棉不如一缠!

  星期天,衣服被单汉江里洗涮,

  搓揉漂洗似乎很简单。

  稍不留神,江水冲走,只有跳脚喊。

  压浆期间,为装砂来到大道河,

  晚上通宵装车到凌晨六七点。

  装完车躺在沙堆上侃大山,

  十四连的女生们,

  送来了加了白糖的开水让我们解渴又解馋。

  洞河买菜过河正是中午十二点

  恰遇女生五连党连长,

  盛情邀请共进午餐。

  早就有这个想法,

  只是没有借口不敢进入女儿国参观。

  只能站在一边望洋兴叹!

  在五连连部心中好奇却又不敢乱看,

  规规矩矩吃了饭出了大门把气喘。

  三年过去工程将完,

  全体离开大巴山,

  奔赴勉县、宝鸡和洛南。

  为国家建设作奉献,

  年过六旬依然听从祖国召唤!

  2015年8月初稿

  2023年5月修改




 

编辑:张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