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诗社

听党指挥,铁道兵志在四方

 

 

 

听党指挥,铁道兵志在四方
 

李武兵原创诗歌

 


 

 

‖ 永远的光荣——曾经当过铁道兵

 

劳动光荣,艰苦奋斗光荣

戴上大红花,当铁道兵光荣

“三荣”思想是我们的座右铭

听说有一座山坡叫“三荣岗”

地球上镌刻着如此特殊的地名

现在听起来还让人热泪盈眶

我们的名字叫“铁——道——兵”

 

当上铁道兵

就习惯了聆听钢铁的声音

铁锤、铁镐、铁锹

钢钎、钢轨、钢筋

还有风枪、斗车、道钉

用钢铁命名的这支队伍

更晓得用钢铁铸魂

扛着枕木向前走

压弯的脊梁还是铁骨铮铮

像峭壁上的岩石

经得起风吹雨打

踏遍青山,养成吃苦耐劳的秉性

祖国啊,只要唱起志在四方

我们总是热血沸腾

勇当筑路先锋

咱老铁,喊出的号子

可以拥抱蓝天白云

即便今天老了,回望来路

格外自豪——我们的名字叫

铁道兵

 

忘不了百万大裁军

军队在改革中瘦身壮骨再塑魂

纵然有万千不舍

官兵们依然选择执行最后一道命令

脱下穿惯了的军装

泪湿军旗、衣襟

潮水有落有涨

草木有枯有荣

但对于革命军人来说

“党有指示,万难不辞”

誓言与军营里的战歌一样响亮

满怀奔涌着激情

 

曾记否,有一支铁道兵队伍

最听党的话,党指向哪里

我们就把铁路修到哪里

得知撤编的消息

仍不辱军人使命

还像当年那样特别能吃苦

特别能战斗——引滦入津

天若有情,应当见证铁道兵

这支集体转业后的铁军本色不变

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再立新功

人民没有忘记我们的业绩

我们没有忘记人民的大恩

 

  世界铁路建筑的史诗工程——成昆铁路,简称成昆线,是中国境内一条连接四川省与云南省的国铁1级客货共线铁路;线路呈南北走向,为中国西南地区的干线铁路之一,也是中国三横五纵干线铁路网的一纵。成昆铁路始建于1958年;1959年至1969年期间,成昆铁路多次停工后再复工;1970年7月1日,成昆铁路全线竣工运营。筑路成昆,崇山峻岭,沟壑纵横,大江深涧,艰难困苦,牺牲巨大。这一工程是激情燃烧的岁月,英雄的筑路者用生命铸就的20世纪之人类奇迹。联合国总部大楼陈列着4件中国赠送的礼物,其中一件是成昆铁路象牙雕。由此可见,成昆铁路是中国的一张“名片”。1974年春,我随铁道兵工作组走访成昆线,历时半月余。

 

 

‖ 石崖上,刻着红军标语

 

石崖上刻着红军标语

让我们看到了长征是宣传队、播种机

种子已经在这里开花

一条新的铁路正追着测量兵的足迹

穿山越水,所向披靡

呼唤着传承前辈的信仰和意志

 

铁道兵战士就是最忠诚的后来人

红军的愿望从崖上嵌入我们的血脉里

用足迹给万水千山点名

继续诠释那次远征的意义

今日山山岭岭留下的脚印

也是铁血兵魂的呼吸

像红军队伍走出的信仰

我们会在成昆线上树立新的丰碑

听银哨声声,应着昨天的军号

驱散深山野岭的沉寂

看测旗翻飞,也是火一样的颜色

标志筑路者攻坚克难的锐气

 

我们把红军标语写在测量日志上

来日会嘱托响彻山林的第一声汽笛

告慰当年的红军战士,最好的办法

该是报告成昆铁路通车的消息

 

‖ 长桥飞渡一线天

 

一架山挨紧一架山

挤出百丈深涧

挤出一线天

 

鹰不敢在这里盘旋

猴无法在这里攀援

只有英勇无畏的铁道兵

荡绳飞身,在这里放炮凿岩

叫峭壁敞开胸膛

长桥飞渡天堑

汽笛长鸣传喜讯

火车如梭穿群山

织得锦绣,铺满幸福路

战士都是英雄汉

 

是的,红军的后代来修路

千难万险等闲看

千山万壑无阻拦

 

 


 

嫩林铁路位于大兴安岭,南起嫩江,经大杨树 、加格达奇、林海、塔河、盘古、樟岭、劲涛、图强、西林吉至古莲,全长677公里。由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设计,铁道兵第三、六、九师施工。嫩江至塔河段于1964年8月17日重点开工,1966年10月31日加格达奇至塔河段轨通车;1967年6月28日,嫩江至加格达奇段铺轨通车;塔河至樟岭段于1966年开工,1968年12月铺轨通车;樟岭至古莲段于1970年开工,1972年8月15日铺轨通车。嫩林铁路对开发林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工农业生产,巩固边疆具有重大意义。1978年4月,我到嫩林铁路新线采访,从加格达奇至漠河,度过了难忘的半个月时间,完成了诗集《三月梨花飞》的创作任务,次年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 进 山

 

当然是习惯了

这种出山和进山的转移

让我们思考战士的光荣和使命

从来不想解甲归田

总爱踏上新的征程

军列驮着我们兴奋的谈锋

话题与铁路靠得很紧

告别南方的雾和南方的雨

告别南方的潮湿和山岭

告别护坡上的小草和路基

告别刚刚拧紧的最后一颗螺钉

早晨,紧紧握着房东的手

舍不得松开哟,舍不得松开

我们拭干大娘热乎乎的泪

不忍看她伤心

 

此刻,穿山越水

扑面而来的是北方的丛林

脚下铺满千年腐烂的落叶

我们选择夏季里亲近兴安岭

和寒冷的冬天拉开一段距离

绝对是一种智慧的机灵

我们需要演练的时间和空间

再挤压上去征服冰天雪地

征服高寒禁区冷寞的骄矜

我们来啦!背着行囊、帐篷

密林里第一次印岀人迹的花纹

看野藤抖动硕大的绿叶

狂吻我们朿紧的衣襟

小鸟快乐地跳上枝头

惊喜地扇动美丽的翅翎

兴安岭呀,一见面就如此热情

大树列队,挤断了进山的小径

请不要举行这样隆重的仪式

我们还要追着太阳去赶路程

这沾着云岭凉露的鞋底呀

性急地要敲开林海的大门

我们扛着的是一条崭新的铁路

就要卸在这座古老的森林

哎,老树的枝桠,莫扯我的背包

哎,狂舞的飞虫,莫撞我的眼睛

迈开步子哟,跟上吧,跟上

先遣队的红旗在前面挥动

 

红旗呀,多像飘忽的火苗

呼啦啦点燃了我们的热情

班长在路边一挥手

唱支歌吧,抖起精神

我们亮开嗓门唱起来

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

唱呵,祖国的崇山峻岭

最爱听这豪边的歌声

茫茫林海也满怀激情

松涛扬波,和我们一起

敞开粗犷的喉咙

于是,谁还管它汗水淋淋

歌声把我们带进幸福的憧憬

铁路和繁荣,追着战士的脚步

在兴安岭里快乐地降临

 

‖ 雪 里 梦

 

哦,野外

大雪漫舞呀,狂风嘶鸣

今夜哟,就在这雪窝里露营

雪墙、雪床、雪被、雪帐

一堆篝火,烧热满腔豪情

 

你挤着我呀,我挤着你呀

挤在中间的,还有勘测路上的欢欣

你挤着我呀,我挤着你呀

三分钟,就走进了金色的梦境

 

哦,那是什么,那是什么

——铁轨唱着雄壮的歌哟

追上了我们跋涉的脚印

哦,多么神奇,多么壮观

——车站迎着红彤彤的太阳

在雪窝前快乐地落成

 

火车开来了呀

宛若一条飞驰的巨龙

车上那么多采矿机

全都披彩挂红

哈,来啦,来啦,呼啸着来啦

满山白桦、雪杉、红松

也都挤进欢腾的人群

 

我们在哪里哟,唱呵跳呵

蹒跚着,舞步踏着霞光、彩云

冻肿的脚,一丁儿也不疼痛

唱得嗓子冒烟,也长歌不停

 

是谁,那是谁呀

舀来一瓢瓢泉水

咕咚,咕咚——

一条大江被我们饮尽

哎,醒来了,却是雪团滚进嘴里

好甜哪,真像有蜜糖粘着嘴唇

 

哦,野外

还是大雪漫舞,狂风嘶鸣

睡不着了,幸福地咀嚼梦中余馨

雪墙、雪床、雪被、雪帐

一堆篝火,烧沸了满腔豪情
 

 


 

襄渝铁路,简称襄渝线,是中国境内一条连接湖北省襄阳市与重庆市的国家1级客货共线铁路;襄渝铁路东线(襄安段)呈东西走向,中线与西线(南线)(安达段、达渝段)呈南北走向,线路串联中国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为中国三横五纵干线铁路网的一纵。襄渝线是全国铁路线路中第三条进行电气化改造的铁路,同时也是新中国历史上电气化速度最快的铁路线之一。正线里程895.3公里(不包含与汉丹铁路共线区间里程)。全线由铁道兵部队承建,各地民兵、三线学兵、职工、铁道部所属各个工程局职工均有参与。襄渝铁路被列为铁道兵“可圈可点七大工程”。我在襄渝线上待了三年半,驻地紫阳成为生命中的第二故乡。我的诗歌写作就是从这里起步的,当年留下的文字虽显稚嫩,却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
 

 

‖ 襄渝线上,铁道兵有一群豪迈的人

 

唐朝的大诗人李白

豪放,敢言黄河之水天上来

入川,却叹蜀道之难矣,难于上青天

而我们铁道兵会战襄渝线

不怕武当山高,不惧巴山路险

用钢钎和铁锤

给大山凿一个又一个窟窿

再用两条钢轨当彩练

把鄂陕川的千峰万岭串起来

命名为襄渝铁路

这就是我们写在地球上的两行诗

——襄渝线上的铁道兵有一群豪迈的人

敢用双手的茧花与石头比硬

敢拿自己的命来拚搏

硬是把这条铁路

用意志的肩膀

扛进大山深处

 

‖ 筏 上 炊 烟

 

洪汛来了,怒涛咆哮着

把我们的木筏呀,举上浪垛

浪有多高哟,筏有多高——

腋下掖住了一片云朵

 

待得怒涛把木筏——

把我们的木筏哟,埋进浪壑

瞅准了机会,我划一根火柴

急忙在筏上点燃了柴火

 

柴火烧起来哟,哔哔剝剝

架起锅,煮一江沸腾的生活

风还是那样地狂呀,浪还是那样恶

柴火却燃得悠闲自得……

 

惊奇的水鸟逐浪嬉闹

气急的江涛无可奈何

——挣扎中又甩来一阵风暴

险峡里,挤满浪山座座

 

操稳长橹,我撬住浪山

弹起的木筏射过漩涡

溅飞的浪花洒进锅里

饭香里又溶进一片欢乐……

 

只是笑声中,那片云没有掖住

化一缕炊烟——悠然而婆娑

木筏出峡了呀,拉一江原木

峡中炊烟,还在唱英雄赞歌……

 

 


 

南疆铁路一期工程,从兰新线上的吐鲁番(大河沿)起,翻越天山腹地,蜿蜒曲折,千里逶迤,直达南疆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首府库尔勒,全长457公里。于1974年动工,1979年建成,1984年5月全线通车,它是联系南北疆的重要干线。沿线地形地貌气候复杂,既有45度的高温戈壁,又有零下三四十度的冰山达板,还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大风口。这条钢铁大动脉穿行在天山峡谷之间,千沟万壑,桥隧相连,地势险峻,令人惊叹不已。我于1979年夏到这里采访,历时1个多月,收获颇丰,并有诗作录入《当代短诗选》。
 


 

 

‖ 天山雪,美醉我们的灵魂

 

白雪痴恋天山的巍峨、雄浑

倾注柔软的爱,全都铺在这里

让自己的花容也慑魂动魄地壮美

雪鹰盘旋的嘶叫,摇醒冬眠的植物

冰挂映衬阳光照耀的雪景

筑路队伍踏破雪的覆盖

施工的战旗映红雪天雪地

边塞诗人会感叹未曾遇到如此恢宏的景观

寻遍唐诗宋词

找不到描绘天山雪里筑路的妙句

语言在这里缺少维度和色彩的张力

这场雪,美醉我们的灵魂

砥砺筑路的意志

 

‖ 在戈壁,帐篷发白了

 

即便在戈壁边缘

风沙还是在这里制造荒凉和贫瘠

除了砂砺,还是石头,石头

骆驼草也无法伸展根须

 

我们在这里安寨扎营

发白的帐篷像班长身上褪色的军衣

旋转的狂风扫地铺天

把帐篷的绿色卷到了哪里

 

初当兵,我就那样喜欢绿色

多少回,在河边搓洗军衣

瞅瞅军衣褪色了,连长笑着说

没准儿,绿色融入河里了

看小河水,这般绿

 

而今转场到戈壁

没有小河,也没有雨

帐篷的绿色该褪到何处

当一座小站在戈壁边缘建成

陡然间扯动了我的思绪

 

看啦,站台上装配的信号灯

一闪一闪——那么亮,那么绿

帐篷的绿色哟,莫不是随着战士的汗水

在灯镜里浓缩,眨着多情的眼睛

召唤远方的汽笛

 

我望着绿灯,心潮起伏

戈壁上仿佛铺满眼绿色的涟漪

祖国啊,铁道兵战士的帐篷发白了

却送给戈壁一个春的信息
 

 


 

青藏铁路,简称青藏线,是一条连接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国铁1级铁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东起青海省西宁市,西至格尔木市,于1958年开工建设,1984年5月建成通车;二期工程,东起青海省格尔木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我于1979年初夏时节,陪同诗刊社王燕生老战友采访青藏铁路一期工程,从西宁至格尔木,历时一个多月。
 

 

‖ 青海湖——鸟岛

 

天上的斑头雁都落在鸟岛

它们把天也扯下一块来

铺在青海湖里,让水洗成蓝宝石

比天上的太阳还耀眼

十里外就听到雁阵的喧哗

雁鸣声知道抱团

那融合的力量

像滚动的雷

像高原威风的鼓声

一阵阵催人振奋

血想沸腾

 

当年,铁道兵初上高原筑路

可以参访鸟岛

群雁围着我们很亲热

它们张开翅膀不是惊慌地逃窜

而是抚摸我们的衣襟

欢天喜地的羽毛

滑过我们轻轻伸展的手

接纳筑路人示意的善良

那一触碰的柔软

如天使的吻

 

这一刻,青海湖的灵魂

美得触动人心

给我们力量

 

‖ 笑,在风火山上

 

风火山试验工程地段,海拔4750米,空气稀薄,机械效率降低到百分之五十左右……

 

打夯机,停止了跳动

胸膛里不再爆发沸腾的热情

战士抬来石夯,夯起夯落

路基又在脚下延伸

 

八张嘴,喘不过气

困难,在这里描绘一幀别样的情景

八张脸,忍不住笑了

可笑只挂在脸庞,发不出快乐的声音

 

哦,空气如此稀薄

已经无力传播声带的振动

或许,那发音的能量

要留给火车在高原上的第一声笛鸣

 

谁都明白,风火山上的试验

关系到天路的如期诞生

石夯要锻造一枚科学的钥匙

打开通向拉萨的大门

 

于是,从战士们无声的笑里

我看到了筑路者的拼搏气贯长虹

那每一条布满笑的神经与意志

正牵引着火车向高原挺进

 


 

李武兵简介:

原名李武斌,笔名春晖,先后任职于铁道兵文化部、总政群工部,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人民文学》《诗刊》《解放军文艺》等报刊发表诗作千余首,著有诗集《三月梨花飞》《乡恋》《瑰宝集》《蓝色的恋情》《爱心之吻》《李武兵抒情诗选》(上下册),散文集《太阳鸟》,长篇纪实文学《自然之子》等。

 

编辑: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