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诗社

响河在低处(组诗)



响河在低处(组诗)

周志权

沃野传



很多年来,一直臆想一个地名
带着神意的
小镇,握着神的笔画

以神的名义命名一个坡,传说中
老君晒过经的地方
每一缕阳光,都如同心弦,任南风奏出琴音

永不熄灭的灯盏,古老的故事
跟着风来,顺着风去
留下来的传说,搬进心里

伏在老君的经卷里,故事中的说辞
像季节妥妥贴贴
收集那些仍能激活地名的细胞和念想

古老的山坡,阳光写传
彩绘神的光环,清风刻下特有的耕耘传统
讲述耕读传家的习惯


进士故里怀古


煮酒敬进士,在一杯陈酿中
以荡漾的词语,品味陇中小镇的醇香

目光漫过堡墙的角沿,神奇的声音
提示我,不能放过这里的文字和图片

此刻阳光就守在堡墙外
同我融合在一起,触摸堡内的内涵

耕读传家,连接天地的一根线
更是一种意识,像意志,铺展在这里

在老君坡,一门三进士
仿佛一种光芒,根须不断向四维伸展

从进士故里潮湿的呼吸间
我闻到了炊烟,像烈酒,允许没有结尾的醉意


父亲的喜悦


如何描述父亲对责任田的深情
故乡十年九旱过往的日子,像一朵云
悄悄飘来,蒙住喊雨的父亲的双眼

故乡是父亲喊湿的
时间久了,微醉时他也会对我说:喊雨
喊农民心上的痛

父亲把所有的力气都给了土地
温饱一家人
那些吃饱了水的麦粒,叙述丰收场景

在秋天里忙活的父亲
硕收带来喜悦,带给父亲最饱满的快慰




影  子


以前  母亲的影子
长在村口的根   盼着我们回家

后来   父亲成了村口的影子
再后来   村口的风   像父母的魂

旋着  刮着   
刮着  旋着


响河在低处


收集雨水,响河把太多激情藏在心中
风一吹,讲述千年的爱情
缠绵的两只石蛤蟆
任河水在身体里荡漾出叮咚之音

响河在低处,在三岔河
恢宏的拐弯处,石头像一座座云山
金玉之声出自这里

河往低处流形成响河的风格
一千多年前的秘密,闭上眼睛也能分辩出
低处的事物,以及南来北往的客


水头在一朵云的下面


在姚坡看水头豁岘
云朵魂不守舍,挂在天空的脖颈上
响河源头在豁岘根部
目光所及,仿佛这些都是来自神谕中的河流

记忆里。沟底有一些细小的泉眼
涌出清水汇聚成河,就是响河的发源地
所有的诞生都与盐有关

流水过石头,总能先我们一步抵达
河的世界,像两个相爱的人,一相逢
拥抱就有了默契

响河拉开宏大的远行序幕
我朝着它的起点跋涉,去触摸一朵云彩


大山岭下,是我的整个杨集


风吹药谷,这似乎是岭下特有的耕作
药材种植振兴乡村
风吹黄芪,也是亲吻种植黄芪的药农

瘦筋筋的响河,像天空掉落的一道闪电
在阳光的照射下
在石板上流淌的河水,系着盘根错节的陇中

每一棵黄芪都有坚韧的药性
有河水的气势,有救死扶伤的慈悲心
立在杨集的天地间

踏进药谷的人,飞进药谷的鸟
在药材上晃动的露珠中
有入心、入脾,入肺,温婉的问候




在刘咀,和一片菊花相遇


照耀刘咀的,一坡一地的菊花
像一个有思想的人
举着一束金黄。等着远道而来的相会

丰收的九月,丰收的喜悦
菊花燃旺了刘咀的坡地
靠山吃山的刘咀人,在山沟沟里
探取一片光亮

九月的故事,在刘咀的坡地上鲜艳成了风景
菊花对着天空宣誓
勤苦又一次烙下了刘咀人致富的身影

所有坡地上,菊花后浪推着前浪
像怀揣信念的人
怀揣着振兴乡村的梦,刘咀人奔向小康方向


药物志


神秘药谷,刮来药的气息
品种繁杂的植物,在魏王沟神湫
从未干涸的神话,从石峡堡里涌出来

反复翻找,以神农尝过的400余种药草
确认药王山和药王谷的传说 
神农向天帝复命,跨鹤飞天的姿势
多像盘旋在药王山上的那朵云

有名字的成为药物,没有名字的成为杂草
党参、甘草、黄芪、当归
从《本草纲目》中走出来,成为药农们偏爱
某种神秘的治愈暗示

不必刻意深究,成长的细节
不必深挖它们的出处
每一株药草都有治病救命的慈悲心肠


写给秋天,写给收购大地的秤砣


知斤两,懂得失
敢把一块石头说轻,也敢把一垛草说重

秤秋天,量大地
响河在水头豁岘从崛起的山顶喷涌流淌

一条植入黄土基因的河流
哺育杨崖集怀抱中每一寸土地

像一个收获硕秋的人
沸腾的血液唱着叮咚的欢歌

蹲在水头豁岘的沟里
看泉眼泛水,响河就是这样诞生的

如果真有水神,必定要受到尊敬
像奔跑在地上的乡村振兴者,日年往复秤量大地


 
[作者简介] 周志权,男,汉族,出生于1966年3月,1986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360余首(篇)。,2009年出版个人诗集《刻的方式》,现为甘肃省作家协会、甘肃省摄影家协会、甘肃省评论家协会会员,白银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会宁县文联三届、四届,五届副主席,会宁县作家协会四届,五届主席。





村晚

杨镇勇


事农毕后步昏黄,村路无风亦觉凉。
一柱炊烟撑晚照,半弯钩月钓星芒。
唤羊呼犬耆翁叱,约伴嘘声稚子藏。
最喜亲情千里外,隔屏如见问安康。

古中大路左公柳

杨镇勇


百年驿路证枯荣,几谢春秋灭又生。
梦与烈臣忧患共,身和书史口碑明。
遒枝不舍垂当下,长夜曾经见远征。
阅尽沧桑存节气,罡风犹带太平声。


 
杨镇勇,网名祖水渔人,号野云轩主人,甘肃省会宁县人,农民。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甘肃省诗词学会、甘肃省楹联学会理事;白银市诗词楹联家协会副主席,会宁县文联委员、诗词楹联学会会长。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