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5日中午,里氏震级6.8级的强震在泸定县磨西镇发生了,据悉因灾不少人的生命已经逝去了,现在抢险救灾工作正在进行中,磨西一个繁华的古镇,你还好吗?
磨西镇,隶属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地处泸定县南部,东与德威乡相邻,南与得妥乡为界,西与康定市接壤,北与新兴乡毗邻。区域面积310.83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7243人。
磨西镇地处高山河谷地段,多属高山半高山地貌。气候属高原山地气候,年平均气温13.6℃。年平均降水量1009.4毫米。
2011年末,磨西镇辖区总人口6956人。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有藏、彝等14个少数民族,共1327人;201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7.51‰。
磨西古镇建在一个东西北三面绕水环山的倾斜高台平地上,古镇入口岔成两条马路。一条通往古镇,一条穿过新城,绕城后汇合。
磨西古镇景色媲美丽江,旅游体验更佳。
磨西处低海拔地带,所以来这游玩的旅客大可不必担心缺氧与高寒的情况。
贡嘎雪山下的磨西古镇海拔1580米,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海拔高度。海拔1500米—是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高度。
磨西古镇的大门,和其他旅游景点相仿。就是一个简单的牌匾上,标志着磨西古镇的地点。
大门后就是磨西古镇的街道,古老的青石板铺垫着一条狭长的老街街道。
街道两侧仍然是古旧的房舍,古旧两个字,不是说房舍看上去破败,而是带着以前的那种建筑风格。
2019年,磨西镇有工业企业13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3个。
磨西镇有农业耕地面积5985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2644.1万元。
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2920元,比上年增长17%。
畜牧业以饲养牛、羊、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各类牲畜年末存栏13753头(只、匹),出栏11730头(只、匹)。
2011年,磨西镇有金融机构2个。
截至2011年末,磨西镇有文化站1个,业余文艺宣传队1个,成员36人;村图书室10个,藏书1500册。磨西镇广播电视覆盖率100%。
2011年末,磨西镇有中心小学1所,村小2所,在校生733人,专任教师3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中学1所,在校生577人,专任教师3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
磨西镇有卫生院1个,医务人员8人。2011年,磨西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支出207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支出76.9万元;农村医疗救助支出35.5万元;农村临时救济支出46万元。
2011年末,磨西镇有邮政所1个;电信、移动、联通通讯网络覆盖大部地区。
磨西镇有电站9座(沙嘴电站、陈家河坝电站、龚家河坝电站、磨西电站、赵家山电站、尾水电站、梨儿树坎电站、黄柏溜沟电站和半边街电站),装机容量达14.64万千瓦。
磨西镇距成都约304公里,距泸定52公里,距康定约70公里,现已建成磨西至康定的公路。
磨西镇虽然很小,但地大物博,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过着衣食无忧,恬静舒适的小日子。
甘孜州海螺沟磨西古镇天主教堂,坐落于甘孜州海螺沟磨西古镇,坐西朝东,为中西合璧四合院建筑,建有经堂、钟楼、神甫楼和男女生宿舍,建筑面积289.7平方米。
磨西天主教堂就坐落在古镇之上。它以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安然伫立在古街入口处。曾经历经了无数次风雨飘摇,甚至是血雨腥风。
磨西天主教堂坐西朝东,为中西合璧四合院建筑,建有经堂、钟楼、神甫楼和男女生宿舍,建筑面积289.7平方米。
教堂内装修雅致,有柱12根,每根顶柱上都有木制树叶雕花,并绘有少量花纹,望板上绘有玫瑰花,极具西方浪漫色彩。
钟楼共3层,楼顶采用六角形攒尖顶,由6根圆柱抬顶,窗为桃尖形,二层为四角形,用四方长形砖柱托檐,有方形窗、拱形大门,门两侧有圆柱各一根,并绘有花纹图案,极具东方古典建筑风格。
神甫楼是一幢两层三直青砖土瓦房。楼前有块白色花岗岩石碑,上面刻有“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磨西天主教堂”,“毛泽东同志住地旧址”等字样。
毛泽东在神甫楼召集同行的朱德、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陈云、邓小平、秦邦宪、林彪等召开会议,史称“磨西会议”。
走进神甫楼,里边陈列着有红军曾经用过的一些物品,毛泽东同志住房存列,磨西会议房间复原存列。
室内的一些展示图文并茂地介绍了红军在磨西的活动情况,介绍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以及红军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历史事件,保存着当年一些红军将领到此参观的题词。
1935年5月27日,毛泽东从安顺场出发,经海尔洼、田湾、菩萨岗、猛虎岗,向磨西、泸定方向前进。5月29日傍晚,红军抵达磨西。由于雨大天又黑,通往泸定的山路全是悬崖峭壁,毛泽东和军团部队夜宿磨西,当晚住在磨西天主教堂神甫楼。
1999年,磨西天主教堂被甘孜藏族自治州评定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磨西会议遗址”列入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