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司马光
张玉林
史家巨擘耀星辰,
司马才名世代尊。
砸瓮幼时彰智勇,
编书壮岁见博深。
资传通鉴千秋范,
北宋朝堂一谏臣。
德业昭昭光历册,
高风凛凛化人文。
2024年11月18日
01:23
1067年的11月18日,中国北宋时期的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初次开始撰写《资治通鉴》,并被宋神宗赐名为《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司马光,字君实,山西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司马光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他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司马光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祐元年,司马光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从祀历代帝王庙。
《资治通鉴》是中国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它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全面总结了历朝历代的政治智慧,记录了上起春秋战国,下至宋朝建立之前,总共1362年历史发展的轨迹。展示了在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曾经出现的诸多王朝兴衰交替的沧桑历史,揭示了其中蕴含的历史发展的规律。
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上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故赐书名为《资治通鉴》。
宋神宗
除了正史以外,《资治通鉴》还引用了大量杂史、野史和私家著述,以展现更全面的历史观。这使得这部史书不仅关注中央政治史,还注重地方史和社会史,与其他官修历史书籍有所不同。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史,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权威、最重要的编年史。中国上下几千年,都历经了哪些朝代兴衰,出现过哪些历史事件。要系统理清中国历史,则一定要读它。
毛泽东生前,曾读过17遍,每一遍都仔细批注。
与史记不同,资治通鉴是史学家司马光,专门写给后人借鉴和应用的史书。它讲述了战国初期至五代共1362年,国家民生的兴衰历史,同时又分析历史人物的品德善恶,管理政策得失,总结经验。
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如“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都出自于它。
司马光的传奇故事:
破瓮救友。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水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的一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聪明机灵,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马光出了名,东京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画,被人们广泛流传。
破瓮救友
诚信卖马。司马光要卖一匹马,这匹马毛色纯正漂亮,高大有力,性情温顺,只可惜夏季有肺病。司马光对管家说:“这匹马夏季有肺病,这一定要告诉给买主听。”管家笑了笑说:“哪有人像你这样的呀?我们卖马怎能把人家看不出的毛病说出来!”司马光可不认同管家这种看法,对他说:“一匹马多少钱事小,对人不讲真话,坏了做人的名声事大。我们做人必须得要诚信,要是我们失去了诚信,损失将更大。”管家听后惭愧极了。
诚信卖马
《资治通鉴》在讲历史故事的同时,更讲了如何做人、如何处世的智慧,涵盖智谋、兵法、心理、做人、处世,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强的史书!
编辑: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