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像竹》
作者:铁四师 赵成新
朗诵:喜洋洋
江南,
宜宾、蜀南,
高山,密林,
八百万平方公里,
竹林成海,
苍翠而又昂然。
五千年华夏国粹里,
竹是诗,
竹是海,
竹是歌,
竹是词,
竹是画,
竹是沉醉,
竹是中国人腰杆!
舜帝南巡,
死于苍梧,
两个爱妃一一
娥皇与女英,
明知夫君去,
仍千里奔丧,
双双坠入湘江,
她们悲恸身姿,
化作婆娑竹风,
千年万年,
摇弋着竹干,
她们的泪水,
变成竹干上
点点竹斑,
悠悠潇潇,
凄凄婉婉。
潇湘之由,
潇湘妃子,
泪水凝成斑竹,
经屈原、韩愈,
极尽渲染。
说到湘夫人,
让人浮想联翩,
想到竹林,
想到女人泪,
斑竹上的血泪,
斑竹演绎的
爱竹之缘……
濛濛的雨中,
青竹、慈竹、南竹,
同泪剔透,
娇翠欲滴,
一摇一动,
送万种风情,
现百般恩怨。
此刻,
谁都想去靠近她,
为她拭去
美人泪花,
借此,
近距离揣摩她,
唐时"竹溪六逸",
西晋"竹林七贤",
那个嵇康,
他酷爱竹林波澜,
酩酊大醉中,
他吼出了心歌,
谱出了千古绝唱一一
"广陵散"!
那位阮籍,
那位刘伶酒仙,
他们聚拢在一起,
盘坐竹林,
对酒当歌,
吟诗作赋,
弹奏竹琴,
有美丽少女,
轻抛彩袖,
形似天上人间。
竹雨是女人泪,
竹风是男人诗,
和着泪的诗,
让人回味无穷,
令人浮想联翩。
竹干之中,
空空的,
现一股清白,
呈浩气云天。
竹节之处,
鼓鼓的,
是耿耿孤傲,
不屈高节,
节节紧偎相连。
竹叶之间,
沙沙作响,
涤尽浮华铅尘,
它们清新脱俗,
互慕绝恋。
竹林天地,
删繁就简,
似春花秋月之帘,
抬眼眺望,
有空千般空隙,
有千回百转。
在竹海里一走,
顿感灵台清澈,
明心见性,
清风掠过,
气血舒缓。
那浩浩荡荡的清气,
使人杂念全无,
在芜杂境界,
佛的焚音里,
流连忘返。
看着竹节冲天,
人的气节顿升,
臣节、国节,
兵节、子节,
高风亮节,
在节节升高里
让天下人明鉴!
风竹者,
笔直俊拔,
岁寒三友呵,
百代千朝,
称颂不断。
细品竹海,
有千种感慨,
有万般震撼。
君不见啊,
一竹倒下,
万竹爬起来,
前仆后继,
勃然向天!
竹生笋,
笋破土而出,
一年独立,
二年成长,
三年成林,
十年则蔚为壮观,
衍生成竹海,
周而复始,
如此循环,
如此繁衍,
如此顽强,
如此刚柔并济,
如此气冲霄汉!
在茫茫竹海,
论气势,
看阵仗,
评意志,
比坚韧,
唯有竹君璀璨!
在竹海深处,
无一棵杂树,
无论多粗多壮的树,
只要非竹同类,
就必然被
千竹万竹包围,
压干水份,
困于孤独,
枯死绝地,
化作竹海肥源。
竹林之状,
竹海之气,
给我们以启迪:
它可以万株一心,
它能够团结一致,
它可以患难相助,
它能够荣辱与共,
它不怕千磨万击,
它敢于揭竿而起,
它勇于共赴时艰,
它振臂摇旗呐喊!
苏东坡曰:
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
但凡清雅之士,
皆喜种竹,
佛祖释迦牟尼,
出道讲经处
用竹拼"竹林精命",
观音菩萨身后,
有一片紫竹林,
那是信众的心缘。
春秋晋文公,
为求贤若渴
请介子推出山,
但介子推背母
住进竹林,
晋文公火烧绵山,
结果介子推与母亲
被烧成焦炭。
一代能士高人,
生于竹山,
死于竹林,
让天下人为之赞叹。
还有陶潜,
还有李白,
还有黄庭坚,
闲来吟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文人雅士爱竹,
便是竹的高洁,
竹的精灿!
去竹林之海,
登高山可全览,
青波涌动如潮,
身临其境,
方知自我渺小,
我是一株青竹,
跻身竹林,
汇入竹海,
才能张显非凡。
中国像竹,
有竹的气魄,
有竹的情韵,
有竹的宏愿,
有竹的包容百川。
中国人像竹,
像竹能曲能伸,
像竹不屈不挠,
像竹宁折不弯!
中国人像竹,
站着威武挺拔,
倒下颜色不变,
伤残而自癒,
削尖如利剑!
中国人像竹,
不分南北东西,
植根大地,
随遇而安;
不分沟壑山峦,
立于绝壁,
生机昂然!
中国人像竹呵,
她的气节胸怀,
于无声处,
击节高歌,
既有温柔,
也有委婉!
中国人像竹哟,
他不畏困苦,
她不惧艰险,
它野火烧不尽,
它遇春刺破天!
咱中国人啊,
喜乐山乐水,
更有竹之肝胆。
在行的海洋,
去体悟禅理,
去凝思诗赋,
去超越自然,
去净化心灵,
去诠释初心,
去千锤百炼!
去涤荡思绪,
去自由舒展,
去奉献自我,
去磨砺心性,
去开拓未来,
去探索登攀!
去吸纳山川灵秀,
去采撷日月精华,
去提升自我情操
去创造和谐家园。
中国人的追求,
是民富国强,
中国人的理想,
是小康中国,
向着民族复兴,
红旗高飘,
一竹引领,
万竹擎天……
2023年8月23日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
编辑: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