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无限好
华章溢彩颂海南
黄启伟
《海南行吟九首》礼赞
海南行吟九首
黄启伟
其一
文昌瞻仰宋庆龄陈列馆
追思懿哲颂当时,
走向共和频涉危。
浩荡爱憎真格局,
壁间俱是赞扬诗。
其二
访琼海红色娘子军旧址
娘子军歌万古传,
亲临胜景更新鲜。
沙沙林响似倾诉,
革命风雷曾震天。
其三
椰林寨颂琼花
迫害欺凌谁可怜,
红妆顿改夺长鞭。
青春热血甘挥洒,
肃尽人间南霸天。
其四
儋耳书院对话苏学士
椰果槟榔熟,町畦蔬菜丰。
林中友麋鹿,海上沐和风。
杖屦东坡傲,琴樽此地融。
由来天地厚,豁达道安穷。
其五
琼海周士第将军纪念馆凭吊
灵活威风铁甲冲,
挥军北伐险关通。
黄河守卫边防固,
韩国防空捷报丰。
善断能谋全果敢,
忠诚刚正不居功。
曾经抉择成遗憾,
交臂失之元帅公。
其六
走进五指山
巍巍仙掌绮罗丛,
时雨霏霏起暖风。
莫道迷烟五指翠,
即看旭日一轮红。
文昌星耀孕才子,
海岳水生飞玉虹。
弦涌岸滨追故事,
蔚蓝天上有金龙。
其七
玉漏迟·李陶颂
投身南北伐,三军建造,气冲苍昊。
斗浪平波,扫尽朽陈多少。
虎穴明知敢闯,鬼不与、妖魔侵剿。
时一笑,任身骨碎,正人间道。
休怪撒手无情,看销尽英雄,青山先老。
月约星期,祈把幼儿传教。
千古勋名贯耳,志未了、梦中还召。
天已晓,起看雪梅春早。
其八
摊破浣溪沙·三丫拾贝
浪拍珠崖久未休,天风吹雪拥沙洲。
素足升腾履飘远,去悠悠。
已到天涯应止步,伊人正在镜中愁。
一路斜阳归北客,鹿回头。
其九
滿江红·临高解放纪念碑下怀古
盖世英雄,挥慧剑、沙场决杀。
怀壮烈,木船奇袭,敌平滩夺。
世事兴亡凭一念,风云际会宜拿捏。
笑宵小、螳臂挡车轮,痴人说。
望海峡,烟波阔。千万户,欢声浃。
看琼州各郡,地灵人杰。
良策垂金他日贵,壮图浮玉今朝悦。
愿餐餐、酒熟蟹螯香,生机勃。
华章溢彩颂海南
柯亭笛声
黄启伟《海南行吟九首》礼赞
海南/无限好
在诗歌的浩瀚星空中,黄老师的《海南行吟九首》宛如一串熠熠生辉的珍珠,又以其独特的魅力与深厚的内涵,为海南这片神奇的土地编织出绚丽多彩的文化锦缎。令人不禁沉醉其中,拍案叫绝。
这组诗仿若一位博古通今的向导,引领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踏入海南的往昔岁月。从《文昌瞻仰宋庆龄陈列馆》开始,诗人用赞美而深情的笔触,将宋庆龄名誉国家主席为走向共和而倾尽全力、涉险奋进的伟大一生铺陈开来。诗中的一字一句,皆是对这位贤哲的追思,对其崇高精神的敬仰,我们仿若看见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里,宋女士坚定的身影穿梭于风雨之中,为理想而奔走呼号战斗。墙壁上的赞扬诗,此刻不仅仅是文字,更是后人对先辈精神传承的庄重承诺,而作者以诗为媒,让这份精神在新时代继续闪耀光芒。
第二,移步至《访琼海红色娘子军旧址》,刹那间,激昂的军歌仿佛在耳畔奏响。娘子军们的飒爽英姿穿越时空,与诗人亲临胜景的新鲜触动完美交融。沙沙作响的树林,宛如历史的回音壁,低吟浅唱着革命岁月里的热血与激情。当年那惊天动地的风雷,虽已渐渐远去,却借由诗人的诗句,永远铭刻在这片土地上,成为激励后人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红色娘子军的精神,不单是课本上的抽象文字,而是在诗行间鲜活跳跃,触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弦。
第三,《椰林寨颂琼花》更是将视角聚焦于女主公吳琼花的觉醒与抗争,琼花遭受旧社会恶霸的欺凌,令人揪心。而她奋起反抗,夺过鞭子狠狠地向敌人头上打去的勇敢精神,恰似划破黑暗夜空的闪电,青春热血在诗中沸腾。为了正义,为了打破不公,琼花们义无反顾地挥洒青春热血,向着 “肃尽人间南霸天” 的目标奋勇前行。诗中言简意赅,细腻入微的描写,让我们看到琼花这一光辉形象,这正是海南人民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让这份来自老革命根据地优良传统和力量震撼人心,也让椰林寨承载的动人故事传颂四方,永远流传下去。
当我们又随着先生的脚步踏入《儋耳书院对话苏学士》,仿佛时光倒流,瞬间置身于一片宁静祥和的学术净土。此处椰果、槟榔摇曳生姿,蔬菜丰饶,苏东坡大学士曾经与麋鹿相伴为友,让海风轻抚心胸。这般如诗如画的景致,是苏轼曾经的栖息过的地方,亦是作者与这位古贤人心灵交流对话的地方。诗中展现出的东坡居士的傲岸风姿与豁达心境,在作者的诠释下,跨越千年依旧动人。我们从中领悟到,无论人生的身处何等逆境厄运,都应以天地为怀,安守内心的宁静,这份感悟如涓涓细流,润泽着我们心田。
《琼海周士第将军纪念馆凭吊》则为我们树立起一座英雄的丰碑。将军一生南征北战,从北伐的铁甲冲锋陷阵,到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从到万里长征,到黄河边抗日前线的坚守,再到抗美援朝战场上防空、空战取得的丰功伟绩等等,黄老师用豪迈的诗句一一呈现。将军的善断能谋、忠诚刚正,是其人格魅力的闪耀之处,而那略带遗憾的历史抉择,却也让人为之扼腕动容。作者笔下的将军,有血有肉、立体丰满,让我们在敬仰将军之余,也对历史的沧桑变迁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第六首,走进《走进五指山》,迎面一幅如梦如幻的山水画卷,即刻在人们的眼前徐徐展开。五指山的巍峨矗立,时虽隆冬,细雨绵绵,但暖风却徐徐地轻抚着这些远道而来宾客的脸庞。黄昏山间的神秘烟霭与第二天清晨喷薄而出的旭日,更构成了大自然一幅壮丽的图画与诗篇。先生巧妙地将海南的人文底蕴融入其中,文昌才子辈出,山海间玉虹飞渡,弦乐悠悠,故事流淌。这不仅是对五指山美景的歌颂,更是对海南这片土地独特魅力的全方位赞美,让人流连忘返,心驰神往。
第七首,《玉漏迟·李陶颂》以激昂的旋律奏响英雄的赞歌。主人公李硕勋烈士自年轻时就投身革命,南北伐,先后亲力亲为创建了三个军的红军部队,是我党我军早年的优秀领导人和军事家之一。后来,为了党的事业,只身勇闯虎穴,由于叛徒岀卖,不幸在海口被反动派逮捕而遇害。临刑前他写给亲人的遗书,更是感人肺腑,读罢令人泪流满面,感动不已。遗书表达了他对革命事业视死如归,对爱妻赵君陶与儿子的深情厚嘱。黄老师此词,铿锵有力,将英雄的豪情壮志、大无畏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超越生死的力量,一种为了人间正道矢志不渝的决心,让热血在胸腔中沸腾,让精神为之振奋。
第八首《摊破浣溪沙·三丫拾贝》宛如一阵清新的海风拂面。让读者看到了海边的浪涛、沙洲以及作者赤脚踏浪、手中皮鞋被海浪冲走的有趣场景,令人莞尔。三丫市的海角天涯和鹿回头景区,蕴含着许许多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构成了一幅婉约柔美的画面。先生用细腻的情感、灵动的笔触,捕捉到海南海滨最动人的瞬间,既有大自然的诗意之美,又有旅人归途中的淡淡思愁,让我们沉浸在这独特的海滨风情里,品味着别样的人生滋味。
最后,美词《滿江红·临高解放纪念碑下怀古》,记录了人民解放军从此乱石嶙峋的海滩处,抢滩登陆解放全岛的情景与感想,豪迈之气扑面而来。英雄们血战沙场、全靠人划木船战胜蒋军全副武装的军舰与突破敌兵的坚固阵地与防线。这场奇袭成功的伟大壮烈场景,让我们重温了解放军解放海南岛血与火搏杀的艰苦卓越历史。诗中蕴含的对历史兴衰的洞察、对机遇把握的智慧,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无不彰显诗人的大格局与深刻的情怀。这是一首对英雄的颂歌,也是对海南新时代发展的展望,让我们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豪情满怀,信心满满。
总之,《海南行吟》这九首诗词,是对海南历史、人文、自然景观的深情礼赞,每一首诗都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串起了海南的前世今生。他以诗人的视角和笔触,让海南的故事传颂更远,让海南的精神扎根更深,我觉得,这些绚丽多姿的诗词,应是值得我们反复品味,用心珍藏、学习的。
编辑: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