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诗社

艾哲文~诗三首:河池乡村文化采风三咏;探访广西河池乡村文化之旅

河池乡村文化采风三咏
艾哲文
(一) 咏杨祖润战友建杨氏祠堂
      依山凿石建祠堂,名将题词韵味长。
      多少艰辛他不表,心中大爱并收藏。

 

哲文摄

(二) 咏杨再春兄弟运土建家园(新韵)
    陡峭岚中别有天,愚公今日不移山。
    只搬远土来耕作,新展宏图春满园。

                                     
坡懂屯新貌。哲文摄制
 

(三) 咏杨再林建岜拱寨弘农文化园区(新韵)
      行行走走又一屯,车过群山几道门。
      弘馆祠堂豪气旺,家风文化蕴含深。
(2025-4-9)


哲文摄
延伸阅读:
      探访广西河池乡村文化之旅
      2025 年 4 月 8 日,来自北京的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原铁道兵报记者艾哲文先生,在曾当过铁道兵的广西河池籍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原副院长杨祖润老先生的陪同下,一行十多人开启了意义非凡的广西河池乡村文化探访之旅。
      上午,第一站来到了杨祖润先生的家乡——金城江区九圩镇高合村景山屯。在这里,一座建于 2010 年的景山杨氏宗祠矗立眼前。宗祠坐落于山垭口,劈山石而建,其建筑精致,布置讲究。各种题词、对联琳琅满目,室内的题词、木雕字刻等更是出自老将军、部长等领导及名家之手。杨院长饱含深情地向大家一一介绍,并简介了他自幼在这大山里的成长经历,以及如何一步步从这里走向学校、部队及北京中央机关、学院领导岗位的励志故事。大家听着并沉浸在老院长的回忆中,深受感动。
      中午时分,一行人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广西杨氏联谊总会常务副会长杨再春总经理、杨再宏总经理的家乡——东兰县花香乡坡懂屯。通往村庄的道路崎岖,汽车需要开上一座又高又陡的大山。但当抵达目的地时,令人眼前一亮,这天外有天的美景令人陶醉。这里风景秀丽,阳光明媚。杨再春兄弟们投巨资改造了这个山地洞场,从几十公里外拉来泥土填平山洞场的乱石头,硬是打造出横平竖直的肥沃土地,场面十分壮观。中午,大家在这里品尝到了味道好极了的饭菜,在欢声笑语中感受着他们的深厚情谊。
      下午,大家继续前行,赶到岜拱寨弘农文化园区。在那里,依次参观了贤德碑林、天波广场、寨门城墙、弘农家风馆和杨氏宗祠等系列景点。广西杨氏联谊总会会长杨再林及家人全程陪同,并向大作详细介绍。杨氏宗亲杨再军、杨再宇等也积极参加了此次活动。大家对杨再林会长为弘扬姓氏文化及家风文化所做出的投入、奉献及辛勤努力表示了敬意和赞扬。
      这一天的行程丰富多彩,不仅领略了河池美丽的自然风光,更深入感受了杨氏家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其宗亲之间浓浓的情谊,也感受了姓氏、家风文化的博大精深。大家认为,这是一次难忘的文化之旅,让每一个参与者都收获满满。

(本文来源于“弘农文化园”美篇,转载时略有改动)

合影
      2025年4月9日发
      2025年141(B)期、总第0983期

   编辑:涓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