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厦铁路赋
向德荣
鹰厦铁路起自江西鹰潭,经资溪,进入福建省,经光泽、邵武、顺昌、永安、漳平至厦门,全长697.7公里。铁路穿越武夷山、戴云山两大山脉,沿富屯溪、沙溪、九龙江三条大河流,直达海防前哨厦门,构筑两道合计5公里海堤,孤岛厦门与大陆相连结,全线共有桥梁173座、涵渠1775座、隧道88座,总长63534米。1955年5月下旬,黎湛铁路通车前一个月,铁道兵机关由广西贵县移师福建南平黄金山上,指挥抢建鹰厦铁路。 1955年2月21日正式开工,至1956年12月9日,历时1年10个月,实现铺轨通车,比预计工期提前1年。这条铁路干线建成,对东南地区发展经济,加强台海防务,具有重大意义。
福建省“东南山国”,“八山一水一分田”,三面环山,一面面海。“闽人出山如登天,闽道更比蜀道难。”蜀道难,“道”可走;闽无“道”,山连绵。崇山峻岭,悬崖峭壁,纵横沟壑,密布深涧。千百年来,福建人民梦想,开山辟海,水路畅通。鹰厦铁路①,穿过兀立群山峰,蜿蜒游龙展闽中。
(此照片由张金春提供)
抢建鹰厦铁路,王震将军挂帅,八个师,一个团,由北向南,部署兵力:第三师、第七师、第五师、第二师、第十师、第一师、第十一师、第六师、独立桥梁团,闽赣民工廿万,配合部队施工。万夫一力,天下无敌,加速抢建鹰厦铁路,热血演绎铁军英雄。
黄金山,“大机关”②。以繁荣经济、少占农田为原则,以解放思想、打破常规为方略,以科学勘测、严审方案为措举,以集思广益、攻克难题为方针。兵部听到开山之炮声、机器之轰鸣;山沟里,连队落实工程之进度、质量之标准。兵部下基层了解情况很容易,基层到兵部反映问题更方便,下达上传,雷厉风行。兵部定期会议,布置工作任务,检查工程进度,交流先进经验,解决疑难杂症。向科技要时间,用科技增效率。确保官兵伙食营养,改善一线施工条件,鼓舞士气,创新业绩。“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黄金山,深山沟,心心相印,一脉相通,如火如荼,一方热土。抢时间,争速度。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
铁道兵司令员王震(手指前方者)和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在鹰厦线工地研究线路走向。 (此照片由梅梓祥提供)
(此照片由张金春提供)
(此照片由张金春提供)
鹰厦线上,大填,大挖,大型爆破,实施百次。破顽石,填深谷。戴云山脉地段,巨大土石方量。宫子湾大填卌七万立方,赤头坂挖掘十八万立方。一次投放炸药,二百三十四吨,万钧定向爆破,雷霆翻天覆地。节省十六万工天,缩短九十天工期。
源于网络
(此照片由张金春提供)
忆精卫填海,哪吒闹海,张羽煮海,鉴真渡海。望风萧萧,云缦缦,石磊磊,海茫茫,当今勇士,移山填海④。数千军民,数百帆舟。映着日月,乘风破浪,近海小岛,开山采石,装成石笼,沉海筑牢。夯路基,砌堤岸,摆枕木,铺轨道。高炮部队掩护,排除敌机骚扰。一年多时间,高集海堤⑤,集杏海堤⑥,构筑两段合计五公里海堤,火车汽车并行十九米宽道。浩浩大海,巍巍大坝。填海筑铁路,滋亘古之奇勋;孤岛变半岛,绘地图之新貌。
(此照片由张金春提供 )
筑路架桥,造福世人。鹰厦铁路,开辟福建铁路网建设之开端,拉开福建大规模建设之序幕。风光何其旖旎,山川永留芳馨。
注释:
1954年第4季度,铁三、五、七师进入鹰潭至光泽120公里间进行施工准备;1955年2月21日,鹰潭至资溪60公里地段正式开工。4月下旬至5月底,铁一、二、十、十一师陆续从黎湛线调至鹰厦线;铁六师和独立桥梁团完成黎湛线收尾工程后,分别于9月和10月转入鹰厦线。参加鹰厦铁路修建的铁道兵部队计8个师1个独立团。
1955年4月,王震司令员、刘克技术副司令员率工作组同苏联专家一起,赴鹰厦线调查,按1957年底通车要求,共同确定设计、基础、施工三方集中南平办公,由铁道兵党委统一领导。铁道兵领导机关于5月份由广西贵县移驻福建省南平。全线分为11个工程段,闽赣两省动员12万民工参加筑路。
1955年10月,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部长彭德怀要求铁道兵再提前一年建成鹰厦铁路。参加修路的全体官兵、职工、技术人员和民工响应号召,决心为实现提前一年通车而奋力拼搏。同时,采取改善设计,削减工程数量;集中使用机械,保证重点工程;采用大爆破,加快施工进度;铺架作业中采取预架梁、预上碴、预铺枕等措施。
② 黄金山、“大机关”:1955年4月,王震命令兵部设计、技术、管理的三方人员,全部集中到线路中段的福建南平办公,由铁道兵党委统一领导调度。因此,兵部机关5月就由广西贵县移驻南平,使之成为全线总指挥部。黄金山上,660个日日夜夜,将军、士兵都是“快乐的单身汉”;移山填海的大会战,灯火彻夜通明;电波、电话,此起彼伏;工地课堂,专家、领导轮流授课;球赛、歌咏比赛热火朝天;男男女女,干部、战士逐浪闽江……
③二十三团:铁道兵第五师第二十三团因开挖大禾山隧道等艰巨工程有功。1955年6月10日,受到了中央军委通报表彰,被中央军委授予“隧道攻坚老虎团”。
④移山填海:厦门离台湾很近,站在日光岩可以清楚地看到金门岛和大担、二担岛。300年前,郑成功就是以此基地收复台湾的。但厦门本身是一个孤岛,与大陆隔着一条厦门海峡,铁路要真正通到厦门,必须填海。为做好填海工程,铁道兵七师、厦门市政府,共同组成海堤工程指挥部。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移山填海》反映铁道兵建设福建铁路的电影。
⑤高集海堤,位于厦门高崎与集美半岛之间。
⑥集杏海堤:位于厦门市境内,东端为集美街道,西端为杏林街道,故简称为集杏海堤。是高集海堤的兄弟工程,两堤之间仅有数百米的集美街道陆地相承接,有人便将它们统称为厦门海堤。
梅梓祥:《铁道兵大院的前世今生(二)》,铁道兵文化网,2022-11-30。
网络有关鹰厦铁路线介绍。
编辑: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