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诗社

汪培勇五绝五十法专辑




汪培勇五绝五十法专辑

五绝

  汪培勇

  思念到天涯,天涯可有家。

  云涛千里卷,岁岁谢春花。

五绝

  汪培勇

  暗赞紫薇芳,紫薇炎节长。

  不争春百艳,花灿共蛩沧。

第二法:

二、

五绝

  汪培勇

  六月赋青莲,莲青醉暮烟。

  长亭斜照里,何处觅诗仙。

五绝

  汪培勇

  最怜溪水淙,溪小水叮咚。

  夏日欢声远,晚秋常隐踪。

  2021.7.11

第3法:第三句用一名词,第四句重复该名词,其作用与第1法同。

三、

游武汉琴台

  汪培勇

  江城春色好,伴水碧间行。

  心醉琴台处,琴台谁和声。

听雨

  汪培勇

  夜雨伴无眠,梧桐声似弦。

  相思新曲里,新曲数更天。

第4法:起承两句用对仗。五绝一般不要求对仗,但使用对仗可使诗的艺术性有明显提升。

四、

夏日垂钓

  汪培勇

  长柳吟闲意,新莲和淡香。

  垂纶听水去,一任到斜阳。

咏荷

  汪培勇

  清风咏碧莲,粉蕊绽炎天。

  暴雨纤身抗,独弹流水弦。

第5法:

五、

独行问溪

  汪培勇

  长柳清风拂,荷花自雅香。

  问溪何事叹,流水只汤汤。

听雨

  汪培勇

  潇潇夏雨连,辗转四更天。

  自问心何事,无眠竹做弦。

第6法:第三句用疑问词“谁家”二字转折,第四句延伸

六、

初春

  汪培勇

  碧水又叮咚,独行春意浓。

  谁家横笛赋,梅落一重重。

夏日

  汪培勇

  阡陌夏花芳,林阴吟谷桑。

  谁家心醉处,荷韵满池塘。

第7法:第三句用设问词“借问”二字转折,第四句作答。

七、

夜景有寄

  汪培勇

  荷花隔岸幽,蝉曲不知愁。

  借问冷冷月,无眠谁共游。

暮雨

  汪培勇

  长风碧柳飞,暮雨少人归。

  借问梧桐曲,为何鸣竹扉。

第8法:第三句用“分明”二字转折,第四句用否定句收。

八、

台风烟花过境记景

  汪培勇

  夏雨晓连昏,烟花闭万门。

  分明天已亮,转眼又倾盆。

惜春

  汪培勇

  草碧词心乐,浓浓漫九春。

  分明诗欲赞,却见落红频。

第9法:第三句用设想词“何当”二字转折,第四句道出设想的结果。

九、

夏日过汶水

  汪培勇

  驻足瞻汤汤,诗中汶水长。

  何当垂两泪,少小别家乡。

夏思

  汪培勇

  碧水赋清词,长亭问柳丝。

  何当倾玉盏,秋菊染溪池。

十、第十法:第三句用设问词“为问”二字转折,第四句可延续第三句的问题。

乡野有寄

  汪培勇

  乡间田作伴,四季独听风。

  为问篱边酒,谁来做醉翁。

听蝉

  汪培勇

  高蝉自远声,日夜向天鸣。

  为问初秋语,可得故乡情。

第11法:第三句用转折连词“况复”二字转折,第四句或写景、或抒情、或记事。常用的转折关系连词如:却、虽然、但是、然而、而、偏偏、只是、不过、至于、致、不料、岂知等,无需拘泥于“况复”二字。

十、

立秋

  汪培勇

  荷花正映红,蝉曲亦无穷。

  只是行阡陌,蛩鸣已更浓。

秋夜独思

  汪培勇

  立秋天漫雨,更夜自知凉。

  况复窗前曲,相思伴蟋长。

  2021.8.7

第12法

十二、

初秋忆故乡浊须水

  汪培勇

  龙水荡清波,长流梦里歌。

  至今心底漾,故土浊须河。

秋思

  汪培勇

  落叶奏秋声,长亭忆老情。

  至今心似梦,霜发念归程。

第13法:第三句用“君看”二字,提醒或吸引读者引起重视。

十三、

七夕诗三首

  汪培勇

  (一)

  七夕月朦胧,紫薇倾爱红。

  君看花影下,情话漫微风。

  (二)

  星汉荡烟波,情缘处处歌。

  君看园巷里,红蕊淡香和。

  (三)

  七夕月迷人,天缘亦是真。

  君看情不寐,诗吟接日津。

第14法:第三句在句首用“不敢”二字转折。

十四、

  汪培勇

  三更犹不寐,月色洒窗前。

  不敢沉佳梦,醒来双泪涟。

幽径女士自伊春回

  汪培勇

  金樽心共香,老友话家常。

  不敢伊春问,只忧齐望乡。

第15法:第三句在句首用“不是”转折。

十五、

  汪培勇

  茫茫似海潮,人自乐逍遥。

  不是缘天定,心扉怎共箫。

秋雨

  汪培勇

  潇潇轻叩窗,秋雨夜思长。

  不是浓浓意,三更何断肠。

第16法:第三句在句首用“不知”转折。

十六、

  汪培勇

  雁曲添秋意,行行伴白云。

  不知心底语,何日可言君。

秋荷

  汪培勇

  碧浪吟清韵,绿荷舒晚风。

  不知君子意,七月为谁红。

第17法:第三句在句首用“愿君”二字转折。

十七、

秋蝉

  汪培勇

  风过心惆怅,听蝉唱九秋。

  愿君情达处,菊酒向篱酬。

秋芦有思

  汪培勇

  南雁暗添愁,芦花瑟瑟秋。

  愿君同皎月,共做腊梅俦。

第18法:第三句在句首用“欲”字转折,将结句推向高潮。

十八、

秋雨夜思

  汪培勇

  临窗听夜雨,淅淅滴梧桐。

  欲寄心笺去,天晴南翥鸿。

秋感

  汪培勇

  绵雨涨秋溪,桐声心暗凄。

  欲吟将进酒,却赋去来兮。

十九、第19法:第三句在不同位置用“年来”二字转折,“年来”是“多年以来”之意 。

回老家有感

  汪培勇

  离乡言老院,不日再炊烟。

  终得年来返,蔓枝横屋前。

布山篱菊吟

  汪培勇

  犹忆凌云志,半生依布山。

  年来篱下菊,岁岁独开颜。

二十、第20法:第三句在句首用“回看”二字转折。

中年回首

汪培勇

  青春乡别日,汶水正汤汤。

  回看来时路,雁归千里霜。

学诗有感

  汪培勇

  心愚偏爱诗,学韵总迟迟。

  回看长吟处,苔花也有姿。

二十一、第21法:第三句在不同位置用“何处”设问,结句往往似答非答而显神韵。

乡思

  汪培勇

  相思起雁声,岁月一程程。

  何处心归去,家乡不老情。

  汪培勇

  秋雨正绵绵,萦情似淡烟。

  问心何处恋,缕缕绕词间。

二十二、第22法:第三句在不同位置用“年年”二字,为结句感慨作铺垫。

白露有感

  汪培勇

  衰草伴蛩长,秋深夜渐凉。

  年年吟白露,独步叙衷肠。

过故乡赏汶水

  汪培勇

  沙白雁声长,驱车过故乡。

  年年秋露后,汶水苇花扬。

二十三、第23法:

回望有感

  汪培勇

  弱冠别家时,欲鞭千里驰。

  而今知命岁,独赋布山诗。

秋荷

  汪培勇

  初夏一池红,长吟人不穷。

  而今残叶卧,夕照独临风。

二十四、第24法:第三句在句首着“唯有”二字转折。

五绝

  汪培勇

  亭前落叶飞,北雁正南归。

  惟有篱边菊,清芳总不违。

五绝

  汪培勇

  布山传雁声,思念漫心萦。

  惟有重阳节,登高寄远情。

二十五、第25法:第三句在句首着“谁识”二字转折。

乐秋

  汪培勇

  残蝉南雁远,朝暮已知寒。

  谁识篱边客,独欣枫染丹。

秋雨

  汪培勇

  绵绵雨漫吟,不语嫩凉侵。

  谁识无眠夜,幽情正拂心。

二十六、第26法:第三句在句首着“多少”二字。

诗吟感怀

  汪培勇

  春秋好韵随,情抒自轩眉。

  多少风骚客,几人吟戴逵。

秋篱咏

  汪培勇

  东篱露已寒,雁去菊花攒。

  多少幽情客,三秋醉此安。

二十七、第27法:第三句在句首着“何如”二字,此处“何如”可作“还不如”解。

秋感

  汪培勇

  野草陌阡黄,金风思绪长。

  何如携酒去,篱菊醉心香。

采蓬

  汪培勇

  秋雨伴愁绵,残荷笼淡烟。

  何如撑棹去,独赋采蓬篇。

二十八、第28法:第三句在句首着“回首”二字,也可放在三句的其他位置。

秋日思乡

  汪培勇

  霜发不言愁,荷残已晚秋。

  故乡回首处,汶水正悠悠。

中秋节后冒雨上班路上

  汪培勇

  水横公路中,烟雨正濛濛。

  回首长长道,车行似旅鸿。

二十九、第29法:第三句首二字用“如何”二字转折。

秋情

  汪培勇

  落叶已深秋,蛩声处处幽。

  如何心暗叹,霜发漫乡愁。

野菊咏

  汪培勇

  春夏隐坡冈,自观千卉扬。

  如何秋尽处,独占一词芳。

三十、第30法:第四句在句首用“不识”收结。

吟花有感

  汪培勇

  曾赋春桃李,犹观芍药吟。

  最钦秋晚菊,不识逐荣心。

  汪培勇

  从教已霜华,栽培两代娃。

  而今忧学子,不识事桑麻。

三十一、第31法:第四句在句首用“谁与”收结。

听雨

  汪培勇

  秋雨正绵绵,竹疏轻奏弦。

  无言心绪洒,谁与共涟涟。

晚秋有寄

  汪培勇

  长守陌田中,怡然做野翁。

  重阳醇酒待,谁与醉篱东。

三十二、第32法:第四句在句首用“不见”收结。

有感

  汪培勇

  春赏野花繁,秋闻南雁翻。

  布山长醉久,不见共篱园。

农村现状感怀

  汪培勇

  街巷焕然新,村庄更醉神。

  只闻翁妪语,不见壮年人。

三十三、第33法:第四句在句首用“依旧”收结。

赏布山山菊

  汪培勇

  守望半生缘,春秋渺似烟。

  惟欣山上菊,依旧晚香传。

秋日汶河赏景

  汪培勇

  汶水歌秋日,滔滔自醉心。

  情长高赋韵,依旧故乡吟。

三十四、第34法:第四句在句首用“只在”收结。

重阳登高有思

  汪培勇

  秋菊晚香盈,霜华万里程。

  登高心向处,只在浊河声。

注:浊河,浊须水,老家北面的河。

相思

  汪培勇

  南雁杳云间,秋思隔万山。

  锦书何季至,只在杪春还。

三十五、第35法:第四句在句首用“只有”收结。

秋感

  汪培勇

  岁月酬霜发,秋来叹悴颜。

  相依相共乐,只有布金山。

牛年秋菊吟

  汪培勇

  今岁霜来早,西风万里空。

  独行诗意撷,只有菊花红。

三十六、第36法:第四句在句首用“不必”收结。

菊韵

  汪培勇

  寻韵踏寒霜,篱边心沁芳。

  素笺佳境撷,不必待春光。

秋日多雨为农民收种而忧

  汪培勇

  雨水漫今秋,粮丰却困收。

  蹙眉阡陌上,不必为闲愁。

三十七、第37法:第四句在句首用“只是”收结。

赏菊

  汪培勇

  篱下正芳醇,扰纷秋似春。

  熙熙吟菊客,只是俗埃人。

三十八、第38法:第四句首二字用“不觉”二字,以“不觉”二字写尽心态。

天命之年有感

  汪培勇

  来日青葱漫,匆匆三十年。

  布山秋正洒,不觉已知天。

秋日思乡

  汪培勇

  秋意入金觞,轻愁伴早霜。

  雁鸣思故土,不觉泪长长。

三十九、第39法:第四句在任何位置用“多少”二字。

春日游览乌衣巷有感

汪培勇

  秦淮水漾春,轻步弄堂循。

  暗叹乌衣巷,幽思多少人。

春夜游览秦淮河感怀

  汪培勇

  碧波笼柳风,灯火映乌篷。

  来往怀春梦,相思多少空。

四十、第40法:第四句在任何位置用“不知”、“不敌”、“不遣”等“不”字句。

赏菊抒怀

  汪培勇

  菊香秋正深,满是赋花音。

  谁做篱边客,不知何处寻。

四十一、第41法:第四句在一二或三四位用“不是”二字实现转结,而第三句并不一定是转句。

下午下班偶观路上秋景

  汪培勇

  枫叶秀姿新,山村柿树陈。

  抬头观好景,不是赏秋人。

四十二、第42法:第四句句首用“忽有”二字,以夺人眼球。

秋夜赏景

  汪培勇

  月色窗前洒,桂香心底萦。

  无眠诗意起,忽有雁声鸣。

雪后冬夜所见(通韵)

  汪培勇

  雪后天寒彻,独行呼啸风。

  长街灯火亮,忽有小哥行。

四十三、

雪后赏菊

  汪培勇

  飞雪报寒冬,冰霜千里封。

  篱前秋晚菊,犹自展芳容。

寒衣节后思乡

  汪培勇

  已过寒衣节,老家依别还。

  窗前时眺望,犹自念乡关。

四十四、第44法:第四句句首用“疑是”二字。

寒衣节后有思

  汪培勇

  节日归桑梓,巷街依恋还。

  今晨长梦醒,疑是在乡关。

四十五、第45法:第四句句首用“何况”二字。

感怀

  汪培勇

  卅载布山前,春秋渺似烟。

  石蹊荒草覆,何况旧诗笺。

秋思

  汪培勇

  心动意茵茵,相思似酒醇。

  草黄秋雁远,何况有情人。

四十六、第46法:第四句句首用“却在”二字。

隔窗观龙山河有感

  汪培勇

  浊水浪声亲,童年记忆醇。

  枕涛今入梦,却在异乡津。

半百学诗词有感

  汪培勇

  古韵醉佳词,推敲乐自知。

  缘来情不尽,却在鬓霜时。

四十七、第47法:第四句句首用“何必”二字。

田园生活感怀

  汪培勇

  春草夏桑麻,菊芳篱下家。

  村头溪上钓,何必逐繁华。

四十八、第48法:第四句句首用“不在”二字。

秋思

  汪培勇

  脉脉思如水,意长花绽春。

  雁声牵梦绪,不在草初茵。

孝敬有感

  汪培勇

  今日佳肴送,明朝锦绣归。

  椿萱当孝敬,不在物无违。

四十九:第49法:一问三答布局。

布山前工作三十载有感

  汪培勇

  卅载问初心,白云悠翠林。

  诗仙吟此处,秋醉菊芳深。

问情

  汪培勇

  秋雁问情心,思长四季深。

  千笺书不尽,爱意独岑岑。

五十、第50法:四句各重复一字,或重复更多次。

思乡

  汪培勇

  白发暗思乡,乡音梦里长。

  归乡心怯怯,别后更吟乡。

有感

老家汶水边,新家龙山河岸,女儿在武汉读书,有感而发。

  汪培勇

  汶水梦中长,枕涛龙水汤。

  江城东逝水,水韵共衷肠。


 

编辑:张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