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诗社

欣赏毛主席题 “铁道兵”书法有感

 



 

  七绝· 欣赏毛主席题

  “铁道兵”书法有感

  艾哲文

  将军有意上尊呈,

  领袖亲题铁道兵。

  借得豪情传捷报,

  纵横走笔尽新城。

  (2022-12-25)




 

  我对毛主席题书“铁道兵”欣赏的一点体会

  艾哲文

  一看便知,这“铁道兵”三字书法是毛泽东主席亲笔为铁道兵报题写的报头。时间过去都快七十年了,而人们对这三个字却并没有一丁点的看烦了的感觉,反而是越看越喜欢,或曰常看常新。我想这大概就是我们常言的艺术魅力了吧。还是先看看它的来历吧。




 

  据一次参观铁道兵纪念馆时听解说员介绍,这三个大字是毛主席在1953年12月25日为《铁道兵》报题写的报头。当时发现不少军报都请毛主席题写了报头,铁道兵报社的同志也想请主席书写报头,他们把这个愿望向时任司令员作了汇报。王震司令员笑笑说:“好吧,我最近就要向毛主席汇报工作,并请毛主席题写报头。”几天后,毛主席就把报头写好了。报社的同志打开一看,毛主席写了两组,并在其中一组右上角处画了个圈。编辑们决定采用画圈的那一组。毛主席亲笔题写的“铁道兵”报头,极大地鼓舞了铁道兵的革命干劲和劳动热情。这是铁道兵建军史上光荣的一页。铁道兵纪念馆馆名用的就是这三个字。



 

  欣赏这三个字书法,我们首先还是从毛主席整个书法和书风说起吧。

  毛主席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他又是诗人和书法家。毛主席一生所作诗词甚多,并且留下了大量书法作品。毛泽东书法别具一格,自有一股雄放之气,汪洋恣肆,一泻千里。他的题字也颇多,且都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艺术鉴赏价值。至于具体到“铁道兵”三个字来说,它既具有毛主席一贯的雄健书风特色,又具有这三个字本身的独特之点。



 

  乍一看,“铁道兵”三字工整如楷,但它实为行书。版式(或曰章法)则采用从左至右的现代格式,因为是作为报头用的,得符合大家的阅读习惯。作为行书,这三个字总体上是“平正”二字可概括。关于平正与险绝,唐代大书法理论家孙过庭有过这样一段论述,至于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由此看来,毛主席此书的平正,应就是孙所言中的“复归平正”了。我们平时见到毛主席许多书法都是龙飞凤舞的狂草,而“铁道兵”三字却波澜不惊,平静似水。但从其线条的质量和笔法的老到我们便知,这不是一般的平正,而是建构于娴熟自然的惊风巨浪基础上的平正,只不过这种浪波隐藏在心底,置之于背景里罢了。我们就看看隐其背后或呈现而出的光景吧。先说“铁”字,出手第一笔就是惊天一笔!在细长的撇画中,起笔藏锋,中锋行笔,调转方向,经提按转换,收笔完成,可谓出手非凡。此字从其繁体,部分使用了草书连笔,更增添了飞动灵活之韵味。该字的最精彩处还在戈字结构这一斜勾上,这是该字最高最长的一画,也是主席笔下激情涌动的一画。此画虽长,但其提按曲折变化多端,无丝毫单纯冗长之感。“道”字则是上放下收,疏密有致,最后以楷书捺画收笔,似乎给人以"道正"的暗示。“兵”字最出彩的地方在中间一横。这一横虽是全字最细长的一笔,却是有千钧之力;加之具有相当的倾斜度,使整个字甚至带动整幅字都是律动前进之势;把整个铁道兵队伍的排山倒海之雄壮气势显示出来了。看到这里,我们是不是又该唱起《铁道兵志在四方》的歌儿来了。这“兵”字一横在写法上也有其独特之处,他不是一般的顺势起笔,而是先裹锋向下,骤转九十度向右上挺进,收笔时又有回锋的动作,整个字重心向下,疏朗开阔,令人叹奇!从整体来看,整幅字笔画粗细有一定的对比,但绝不像他的狂草那样强烈,而是“润物细无声”地演变的感觉;三个字除“兵”字略有倾斜之外,也没有人们印象中毛体字的向右倾斜的明显感觉,倒是有点逐字变小的射线感;而且三个字结构都是竖式长方体出现,显出高度。总之,这三个字看似平正实奇崛,只不过需要我们反复细研揣摩欣赏,才能真正体会到毛主席那雄兵百万的博大胸怀,才能真正走进毛主席这幅“铁道兵”书法的艺术世界。






  (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

  2022年12月27日发

  总第009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