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杂交水稻之父、科学家袁隆平先生致敬!
袁老永垂不朽!
马达加斯加共和国农业部原秘书长拉库托松,带来了来自非洲的杂交水稻米,盼望着袁隆平老师能闻到非洲大地的稻谷飘香。
~七 律~
记非洲友人
长沙万寿园祭奠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张效忠(北京)
曾经倾尽一城花,凭吊袁公到日斜。
国士贤能犹未老,英雄天下梦无涯。
遥连万里承恩惠,远隔重洋追念加。
稻菽飘香盈四海,如星巨擘永昌遐。
长沙唐人万寿园内科学家袁隆平的墓前
水稻,是马达加斯加最主要、最重要的农作物,占其国家种植面积一半以上。
2006年,为帮助非洲国家,袁隆平援非杂交水稻团队,来到了马达加斯加。
如今,杂交水稻在马达加斯加实现了
每公顷产量7.5吨,是原本的水稻产量的3倍。
2017年,马达加斯加最高货币2万的纸币上,印上了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以表对中国援助的感激。
近年来,中国与非洲国家,在农业事业上一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用马达加斯加的香草,搭配中国独特的技术,制成了三款香油。
1971年,中国对非洲最大的援助项目——坦赞铁路,造就了一个历史奇迹。
历时六年,这条被誉为“非洲自由之路”的铁路,终于在血汗里惊艳了世界。
在非洲,中国还击败了欧美日韩的竞争对手,承建了不少特大工程项目。
非洲“三峡大坝”:苏丹麦洛维大坝。
非洲最危险的铁路项目:安哥拉本格拉铁路。
东部非洲首条电气化铁路项目:亚吉铁路。
中国工人将在各地积累的丰富的基建经验,分享给当地工人高效、高质量完成每一项承建。
来自中国的中成药,在非洲完成注册,可以在药店销售,也进入了医院用作治疗。
在未来,有望把中医药材的种植生产,以及加工技术引入非洲各国,带动非洲传统医药发展。
大量受援国的实习生培训工作,每年不间断地举行。
美篇链接:点击查看
编辑:涓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