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八日是周恩来总理逝世47周年。有文回忆说:上世纪50年代末,一场远超记录的黄河大洪水让山东、河南等地区数十万人受灾,横贯黄河的京广铁路一度中断。其中郑州黄河铁路大桥被洪水冲歪,人们急于恢复交通,却苦于技术受限。无奈之下,想了一个土办法:组织万名纤夫用绳子拉纤把桥墩拉正。方案报周总理。总理说可以试一试,并亲赴现场。当他看到背负青天、面朝黄土、弯腰弓背,拼命抢险的纤夫们时,深深地被这些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民众所感动!周总理热情地向群众问候之后,即刻脱下外套,顺手抓起身边的纤绳背在身上,加入到拉纤的行列!!!大家看到眼眶湿润了!这就是我们敬爱的总理!与人民同甘共苦的好总理!工地负责人劝他:“周总理,您不能这样!”喊号子的老人慌忙上前阻拦总理,却怎么拦也拦不住!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央求总理尽快离开!一万多名纤夫和民工也相继跪下,现场顿时齐刷刷跪成一片人海:恳求总理迅速离开险象环生的洪水现场!这一刻,周总理眼眶湿润,“双膝訇然跪地”,大声喊道:“这里没有总理,只有纤夫!我们共同拉纤!”就这样,周总理和万余纤夫创造了奇迹,硬是靠人力把郑州黄河铁路大桥的桥墩拉直了!!
著名词作家乔羽听闻这件事,泪流满面,不能自已。于是,他提笔写下了《黄河纤夫曲》:
“背负青天,面朝黄土,
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
承担起一身重负。
几代人的坚定脚步,
几代人的铮铮铁骨,
几代人的壮志雄图,
不让百姓再受苦,
要让人民享幸福。
看那云霞灿烂处,
走来了我们黄河纤夫……”
张为之听完乔羽的讲述,以极大的激情谱写了乐曲《黄河纤夫曲》。这是我国鲜有的合唱大作品。既显示了周总理伟大的公仆形象,又透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骨气!这首慷慨激昂的歌曲,用朴素而直白的语言,把周总理和共产党人甘当人民纤夫的伟大情怀,种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上!
读之泪流心涌,仿写数句:
背负青天面黄土,
甘为人民当纤夫。
民族复兴路漫长,
初心使命铁肩负。
几代接续坚定步,
埋头尽力忠心铸。
为打江山肯舍命,
利民谋福能吃苦。
改革开放勇探索,
两个百年展宏图。
看那云霞灿烂处,
纤夫精神照征途。
(2023.1.10)113
编辑:涓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