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回暖,生机盎然,今年3月30日周日上午,是洛阳诗歌馆的第3个开放活动日。这期组织诗歌稿件命题《万物萌芽的季节》,不少诗友们借春阳生发、文思泉涌之际,不负韶华,留住灵感,惠赐佳作,既怡情悦性也推动了洛阳诗歌馆事业的蓬勃发展。这期精选了以下13位诗友的佳作,与朋友们分享——
叫我怎能不爱她/陈昌华朗诵诗选
——致集牡丹客家汉服钢琴于一身的洛阳城
陈昌华
古往今来,尤为天下奇的牡丹
一直是这座千年古都最美的风景
在则天女皇贬出西京的风雨里
在洛阳百姓血汗浇灌的培育中
在刘禹锡吟诵的那首牡丹诗
在汤显祖打造的那座牡丹亭
-
每一年的阳春三月
国色天香就熏染着这片土地
每一届的牡丹花会
五洲四海都凝视着聚焦的眼神
争奇斗艳的这片牡丹这朵花
生生不息的这方水土这方人
-
九九归一,源远流长的客家人脉
就是从这里走向世界各个角落
不管在何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都忘不了在这里把祖先追寻
有朋自远方来的全球客家省亲大会
在这座千年古都海纳百川落叶归根
-
无论什么洋装什么打扮
一身汉服穿越了多少世纪的风云
不管是哪国外语何地方言
叫一声河洛郎泪洒胸襟
任凭是达官贵人还是平头百姓
血管里都流淌着偃师大埔关的基因
-
莫非是为了延长万紫千红的花期
也许是为了满足一年四季的助兴
翩翩走来了身着汉服的牡丹仙子
余音绕梁着奏响黄河的万架钢琴
巍巍邙岭吹来了八面来风
滔滔洛水迎来了出水芺蓉
-
每朵牡丹,都搖曳着
千载难逢的盛世
每袭汉服,都点缀着
风情万种的青春
每架钢琴,都弹奏着
千年古都的复兴
-
这是娇艳的牡丹
和古老的汉服的相约
这是美丽的少女
和交响的钢琴的共鸣
这是祖辈的客家
在絲绸之路新的延伸
这是千年的古都
和崭新的时代的交融
-
真美啊!洛阳的一年四季
每个季节都有不一样的景色
真好啊!洛阳的每个晨昏
每个晨昏都有享不够的光阴
来看看牡丹妆扮的龙门石窟
来听听钢琴奏响的马寺钟声
-
更有滿城溢光流彩的汉服
更有十三朝古都的深厚底藴
更有后来居上的新区风采
更有永远不老的洛阳老城
当牡丹客家汉服少女钢琴一起列队
叫我怎能不爱她——
倾倒天下的洛阳城
-
2024年10月29日
陈昌华 男,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协会员。曾任洛阳市文联副主席,深圳市企业报刊协会会长。现任深圳市文学学会诗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作品见于《诗刊》《解放军文艺》《工人日报》《人民曰报海外版》等。出版诗文集《印豪与烙印》《深圳编年诗》等五部。主编诗集/专著《诗路花语/洛阳七十年诗歌选》《绽放的簕杜鹃/深圳新诗选》等四部。电视剧《贴廓巷56号》编剧、制片主任,《白居易》制片,打进好莱坞的第一部中国电影《砚床》制片主任。创作的大量叙事抒情体朗诵诗,在国内朗诵界广为流传,深受欢迎。
想你的时侯
易新南
-
想你的時候
我把太阳盼成了月亮
想你的时侯
我把月亮当成了星光
你可知道,你可曾想
我在水边,怕見鸳鴦
天边爬出的半个月亮
好象我无眠的半边床
半边热,半边涼
-
想你的时侯
种下玫瑰等你採花香
想你的时侯
酿坛米酒等你來品尝
你在哪里,你在何方
我把他乡,拥进梦乡
眺望天涯的孤帆远影
就象那放飞的飘风筝
心线長,系远方
-
2025.3.6
易新南 湖南岳阳藉,高级经济师,企业家,诗人,词作家,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員。历任深圳市总商会执行会長,深圳市饭店业协会创始会長,重庆,深圳,香港,澳门等地大型企业高管。著作巜中外企业管理谈》、出版《零费用经营》经济类专著;出版巜岁月笙歌》歌词集,《观海听涛》朗誦诗歌集。发表诗歌赋等文艺作品二千多首,获得国家、省、市等多項评奖。
春之三弄
勤田
-
春语
我最爱在宁静香馨之夜
屏息聆听春天与月互动
大自然脉搏似起伏长河
美景美诵激荡诗歌魂灵
-
蚯蚓耕地嘤嘤芨菜播种
万物生长声如软语吴侬
蛋壳分娩小鸟呼唤母亲
屋檐雪消春女摇响雨铃
-
花月倾听,春日夜语
天赖无声中蕴含有声
无与伦比神圣的春音
带着无限甜美的梦境
-
春色
-
你是婀娜多姿的柳
我是淙淙流动的河
你和我 相依相伴和谐
可分明有不同的性格
-
你温柔沉静
我奔放活泼
有共同理想
为自然放歌
-
舒展春信聊献春祠?
淑气初衔梅色
花开鸟弄会芳春
燕剪柳眉已清和
-
千丝万缕吻向我
最美春色染绿河
愿做明鉴相伴伊
东风着意施颜色
-
春舞
-
瞻云,夜色撩人
雨洗弯月隐入霄汉
今见,故燕穿梭
寻觅,琼阁桃源
-
燕影穿花
爱这盈盈绿水
燕尾剪眉
爱这绿柳漫漫
-
爱玉兰举笔抒写情缘
相约 二十四桥下
燕舞心底珍藏的爱恋
重温往日曾有的心愿
张钦田 男,河南洛阳人,生於1946年3月,笔名勤田。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河南民间文艺家协会、洛阳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爱情诗刊终生会员。曾在中国通俗文艺、民间文学、故事大王、故事报、牡丹等 几十家纸媒体发表过小说、故事、散文、诗歌,数百篇。多次获奖,有作品被台弯选刊。近两年在网络平台发表诗歌几百首。今日头条发表评论过万篇。名入录《中国艺术界名人录》《世界文化名人辞典》中华辞海.《当代文学卷》等。
市场上有个诗歌馆
张国军
-
在老城 打开一部沉淀的
诗经 吆喝声里
那些素坯成型的陶器 装满
烟火味熏染炼制的沉香
从关雎的岸边出发
-
一首诗 嘹亮暗夜的第一声号角
-
在洛水 荡漾的碧波浮现
一个翩鸿婉龙荣菊茂松的倩影
她轻启的丹唇口吐莲花 她
微露的皓齿玉音绕梁 水
流逝于无形 委婉的天籁嫣然一笑
敞开伊洛瀍涧黄五条河流的歌喉
-
一群人 踏平荆棘与波浪的使徒
-
酿制一段嘈杂的岁月 或者
用万年亘古的时光
秘制一壶荏苒不羁的老酒
痛饮 忽略醉意 呼唤
沉渣泛起的混沌迷途 猛然醒来
-
一个馆 在凡间俗世的路口孑然独立
张国军(玉车长弓、百石斋主)。出书四种,译书五部。中华文化促进会、河南省作协、香港文艺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曾为中诗网版主。在《诗刊》《星星》《牡丹》《诗选刊》《中华辞赋》以及港台美韩澳新发表诗文千余篇首。入选《诗探索》等十几种选本。获得全国大赛各等奖项。
市场里的诗歌馆
毛奎忠
-
秤砣打开天下
一缕清风几钱几两
鸡鸭鹅的嘶鸣声里
屠刀保持着钢铁的意志
门楣上的铜钱叮当着主旋律
叫卖声喧嚣的世界
向别人也向自己
讨价还价
-
用二维码作为另一种身份
有时压不住一颗定盘星
进货、出货,给每个日子贴满标签
账本上总是杂乱无章的赤字
远方,已更远
几杯残酒打捞不出半句唐诗
光阴荏苒,早已磨砺成岁月的虚词
-
刀在案板上行走
锅碗瓢盆碰撞着日常
拾起的鸡零狗碎,凝炼成
文字,穿越金风或秦砖汉瓦
吟诵成平仄句子,或踩着
唐诗宋词的韵脚
为自己重新谋篇布局
每月最后的周末都是标点符号
和一缕阳光
和一行文字
和一群人
把计算器的滴答声,按成
新韵
2025.3.17
毛奎忠 男,原金融高管。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安徽文学》《北方文学》《剑南文学》《海燕》《当代小说》《椰城》《辽河》《牡丹》《躬耕》《百柳》等多家期刊。
市场上有个诗歌馆
赵希斌
-
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云雾一样厚
夹杂着讨价还价、亢奋的金属以及
血光的吟诵
有人很早就在这里楔进一枚钉子
一粒希冀的种子,担起所有压力和重量
-
这是蠢蠢欲动的春天
借洛阳诗歌馆的影子作绿荫,春风
在入馆的诗人作家脸上反复萦绕
呼应内心的森林,湿地,鸟语花香
梦幻阳光渐渐抹去了虚实之间的界限
-
如此盛大的三月,一粒种子啊
严冬已裂开随波而去,改变了
水和天空的颜色,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放眼水天之间,春天已经
一望无际
(2025.3.14)
赵希斌 男,黑龙江省双鸭山人,现居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洛河边儿。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在《诗刊》《星星诗刊》《神剑》《绿洲》《诗神》《中国青年报》《海峡诗人》《河南诗人》《牡丹》《葡萄园诗刊》(台湾)等多种刊物发表诗作、散文百余组(首),获国家、省级诗歌奖若干,热心并致力于现代诗歌文本阅读、比较、研究。
说与毛笔
卫国强
--
是生来就清清白白的呢,还是
提起尘世
一夜就齐刷刷地
急白了头
这些洁白得不能再洁白的毛笔呀
终究是要被尘世污染的
终究是要在尘世这坛黑色的染缸里
越描越黑,越黑越描
这些高傲的毛笔呀,终极一生
也只能在岁月的白纸上
泪流满面
并结结巴巴地写下
满纸云烟
-
2025.3.19
卫国强 山西省永济市王官谷人。出版有散文集《来自大自然的伟大绝响》,诗集《吞月》,《青春的河流》。诗歌发表于《中国作家》,《人民文学》,《星星》,《诗选刊》,《芒种》,《山西文学》等多个报刊杂志,并入选多个年度选本。获俄罗斯普希金诗歌奖,第二届中国十佳当代诗人奖,第五届大河双年度诗歌奖,《人民文学》、《诗刊》征文奖等多个奖项。
献给万物萌芽的季节
——写在洛阳诗歌馆开放活动日之即
王志军
-
一首牡丹之歌
把时光带入春季
花开芬芳人间暖意
燕子在蓝天翱翔
它们的姿态如此美丽
鸣叫着听懂的归来曲
-
一缕清风一壶花酿
太平盛世万物生机
漫步城市阳台步梯,
河洛文化渊源流长
牡丹大桥腾空而起
耸云高楼岸边林立
几分震撼几分奇迹
几分浪漫几分诗意
-
走进洛浦河畔观风光旖旎
岸边柳丝如少女长发
轻拂水面,扬起圈圈涟漪
桃花红,李花白,杏花俏
各自绽放生命的艳丽
淡淡的花香,清新的土地
蝴蝶起舞,蜜蜂忙采蜜
春天独有的气息
怎不让人心醉神迷
-
愿这个春天,
成为2025最温柔的记忆
愿洛阳诗歌馆群友
热爱生活热爱文学的伙伴
一批又一批走进这里
用崇高用激情用友谊
共同奏响春天的旋律
2025.3.20日
王志军 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原工作单位:省属企业职工医院书记。现业余职务:中国知青集团河南省联合会会长、洛阳市老三届联谊会会长。
我的雪人
张军锋
-
天很冷,
我却很高兴,
因为她
——我做的雪人。
-
我捧起一捧捧洁白的雪花塑造了她,
白白的身子,
白白的脸颊,
弯弯的眼睛乐哈哈的嘴巴,
笑的我心中都开花。
哦呀呀,
还有那根翘翘的胡萝卜鼻子,
爱的我真想咬咬她。
-
把我的围巾系给她,
在她胸前结一朵花,
雪人啊雪人,
你可想让我抱抱你,
用我火热的情把你冰冷的心儿融化?
-
雪人在寒冷的世界里长大,
身上沾满了片片晶莹的雪花 ,
我也在这寒冷的世界里陪她,
身上也是白白的雪花。
-
漫漫的寒夜来了,
好冷啊,
我亲爱的雪人啊,
你可愿陪我回家?
张军锋 笔名野猫,网名老猫。知青六七届初中毕业,当过兵务过工,喜欢文学尤其诗歌,深感艺术出自民风灵感出自民众,偶有作品发表于网络,小报和刊物。
清明的日子里
董子龙
我们的膝盖正在软化沉积岩
香灰在青铜鼎沿写下楔形文字
碳十四在馒头里发芽成编钟
祖先的骸骨在DNA螺旋中结晶
-
陶罐碎片在月光下重组
半坡人埋下的粟种长出甲骨文
当焚纸的火星穿透地质层
商王占卜的龟甲正在灰烬里产卵
-
每个针脚都是微型考古现场
张骞带回的苜蓿在血管里开花
我们的掌纹复刻着黄河改道图
祖先的指纹正在我们的皱纹里迁徙
-
历史书突然被季风翻开
敦煌壁画里的飞天从灯芯窃取月光
而我们的血脉正在地脉中
重写《诗经》未完成的章节
-
青铜器与电脑芯片的接缝处
奶奶的银针在修补丝绸之路的褶皱
蒸汽从陶瓮逃逸成商队的驼铃
宋朝的炊烟正在招安现代的雾霾
-
我们埋下的祭品长出青铜剑
麦穗在剑柄上结满北斗七星
当纸灰飘成迁徙的雁群
商鞅变法的竹简正在银河里发芽
-
祖先的骸骨在基因库里沸腾
碱基对排列成敦煌的藻井图案
我们的心跳与编钟共振
每个细胞都在重演文明的诞生
-
历史课本突然开口说话
说黄河改道时所有的麦穗都在练习倒立
而我们的脊梁正在支撑
一个正在坍塌的朝代的穹顶
-
我们捧着焦黑的族谱奔跑
衣角扬起寒武纪的潮汐
所有祭祀的青烟都在银河里
聚合成新的星座
-
当焚纸的火星点燃暗物质
整个华北平原都在基因里震颤
那些被反复跪拜的黄土
正在染色体深处铸造新的鼎器
董子龙 原名董现龙,洛阳市人,河南省作协会员。洛龙区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人大代表。曾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过《天灾》《会飘的灵魂》《还罪的羔羊》《苦涩》《篁菇店的冬天》《选举》《李旺的微笑》《捕熊者说》《大白馒头》等几十个中、短篇小说。2021年,中篇小说《扶贫镇长》荣获全国“长江杯”小说大赛一等奖。
修改春天的病句
王青寅
因为我常年生活在春天的另一面
和那些温暖啊,美好啊
好像隔着一座山
好像我就是影子,从来不敢在阳光面前
袒露出自己的孤胆
当发现自己
就是春天的一个病句
羞愧了一张老脸
把自己从先前的日子里抠出来
晒一晒,如同换了一个天
这样美好的事情
为什么从来没有发现
-
原来,“春天一半是用来歌颂
一半是用来借鉴”
而人,一味的相信
就被春天劈成两半
两半渴望在一个世界里圆满
未免就有诸多遗憾
只认为,因出于春天果出于春天
热爱春天就是两面派
两面派不适合一个人腾挪躲闪
改写天地反而被天地改写
这样的题材搁在历史上和搁在人上
都是相似的一段时光
或长或短
王青寅 农民,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在《诗刊》《星星》《大河》《牡丹》《青年诗人》《天津诗人》《长江诗歌》等刊物上发表作品5O0余首,获过几十次诗歌奖,入选过多种诗歌年选,著有诗集《我提不起也放不下的乡村》
三月 我没有一纸信笺
李小平
三月
草木慈悲
拿出所有私藏
医治我经年的暗伤
而我没有一纸信笺
可以写下中年
-
桃花总是一统江山
镇守流水
霸占诗篇
-
唱词里的爱情
被血溅了
洇红一把纸扇
疼且艳
-
大地
恩重如山
生死都在高处
-
拣尽寒枝
我欲滴未滴的笔墨
高悬
李小平 女,宜阳县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作协会员。
-
暖日和风,拔高三月的粉嫩
李战军
别后思念的软风,兴高采烈地翻过
冰封的竹篱笆,吹绽陌上青青底色,
唤醒枝头演唱的黄鹂,撩动行人驻足览景——
蓦然回首,预约的春就这样轻轻地归来,
在群香的葱茏里,描绘花间叶簇
蛰伏的彩页,还原生命的绿地。
-
多少似曾相识的记忆,回归蓝天
白云的童话,柳丝传送的情书,
滋补饥馑一冬的花花草草。
迎春花儿在暖阳下浅笑编排春韵,
听早耕的舂锄摇动悠长的吆喝,
让待嫁的桃姑娘花枝招展,
张扬的鸟鸣四处炫耀——
-
吟一川风月染绿相思,读喝彩的蛙鸣
此起彼伏在小河解冻的掌声里
听三月惊雷,怎样地在高空喊破嗓子
鸣锣开道,望太阳嬉笑着的红晕,
粉嫩了又一年一度拔高的季节——
-
坐在临街窗口,让膨胀的阳光
回望隐约朦胧的江南,如梦如幻的新燕
放飞我的菜园,看英俊的西红柿
和一茬茬风吹再生的韭儿喃喃细语,
坚强的葱,向蓝天伸展无尽的绿意。
-
我把心贴近遥远江岸,看拔高嫩绿的芽,
想象着怎样的一庭春色,怎样的
拥有心灵之春的骨气和精神。
不要三月下扬州,只要心里有爱,
听那颗忘我搏动的心 ,处处春意盎然——
李战军 网名“君子伯牙”,曾毕业于解放军体院,铁道兵学院、洛阳大学等,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纪检监察报》等报刊上发表过文章,出版过6本书,创作电影《伪证》《案中案》等影视剧作在央视和全国公映过,部分文章获奖并被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