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帝
张玉林
万众团结骨肉亲,
和平统一志归心。
炎黄二帝为盟友,
战胜蚩尤同路人。
嫘祖养蚕寒御制,
仓颉造字史留真。
生活质量提高大,
昌盛繁荣增祉荫。
2022年10月22日
公祭轩辕黃帝
三黄五帝部落首领。三皇分别指的是:羲皇、燧皇、炎皇。而五帝指的是:黄帝、颛顼 、帝喾、尧帝、舜帝。三皇五帝,并不是真正的帝王,指的是原始社会中后期出现的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后人追尊他们为皇或帝。
轩辕黄帝出生地,在河南省新郑。是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是少典与附宝之子,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
轩辕黄帝故里
史载黄帝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作《黄帝内经》等。
周人的古史系统,有三次建构,最终以黄帝为祖,进入了渭河流域,成为华夏族的祖先。
黄帝高寿,他高寿118岁,即位于公元前2697年,道家把这一年作为道历元年。
黄帝发明车辆。他开创了轩辕氏部落的先河,所以被称为轩辕黄帝。拉车的牛马,是有熊部落,擅长圈养猎物的部落里面的优势资源。轩辕黄帝发明了牛马拉的轩辕车之后,使得交通运输方便起来了,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了,这就把他的部落,从费力而又低效的肩挑背扛中解放了出来。
造指南车
黄帝大力发展生产力,发明创新不断涌现。其中文化方面的成就更是绚丽多彩:历法、干支、文字、乐器、医学、数学、铸鼎等等,所以黄帝是中华人文始祖的。
黄帝铸鼎。传说他本人采首阳山的铜铸成鼎,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
嫘祖养蚕
黄帝的史官仓颉造字。在各种发明创造下,部落也更加繁荣强大。黄帝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巨大贡献和无可替代的深远影响。
仓颉造字
黄帝最大的贡献是建立了华夏文明中第一个拥有共主的国家,告别了野蛮时代。经过多年的战斗,他降服了炎帝,杀死了蚩尤,统一了所有部落。因此,后来世界尊称黄帝轩辕氏为华夏始祖。
黄帝华夏先祖
炎黄联盟。天下最终形成以神农氏炎帝部落,轩辕氏黄帝部落和九黎族蚩尤部落三足鼎立的局面。黄帝部落的迅速扩张与日渐衰落的神农氏炎帝部落最先产生矛盾冲突,并且还因此爆发了坂泉之战。这场战争的结果就是,黄帝打败了炎帝,炎帝归附黄帝从而形成炎黄部落联盟。
炎黄联盟
黄帝华夏始祖,千秋万世。打败蚩尤之后,黄帝逐渐统一天下,华夏族正式形成。炎帝和黄帝也就被后世尊为华夏族祖先,这也是我们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的缘由。
黄帝著作《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是传统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包括《灵枢》和《素问》两部分的内容,建立了中国古代传统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等学说。《黄帝内经》中的《素问》论述了包括了脏腑经络以及病因与病机等多方面的内容。《灵枢》则重点阐述了针具、刺法及其治疗原则。
黄帝陵,是轩辕黄帝的陵寝,是《史记》记载的黄帝陵,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黄帝陵古称“桥陵”,是历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黄帝的场所。
黄帝陵
黄帝陵前的黄帝手植柏距今五千余年,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
黄帝手植柏
1961年3月,黄帝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2006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活动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8月,黄帝陵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公祭轩辕黃帝典礼
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主席亲自批示,请周恩来总理部署对黄帝陵进行维修保护,并委托郭沫若同志题写黄帝陵碑。
郭沫若题黃帝陵碑
祭祀黄帝陵的意义。这是众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黄帝诞辰三月初三公祭黄帝典礼,已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和民族感召力的民族盛典。缅怀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祭祀活动,以“颂扬黄帝功德,传承民族记忆,守护精神家园,构建和谐中华”为主题定位。
公祭轩辕黃帝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