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百年华诞 抒爱国情怀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京师甲骨书艺
专业委员会作品展
时值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华诞,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京师甲骨书艺专业委员会的书家们自发地创作了一批作品,以艺术的形式讴歌我党带领全国人民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今选取部分作品与广大书友共赏。
释文:心系民生
集殷契文书 小山
(贾书晟)
释文:
天网自今成
云端任我行
嘉名曰北斗
从此再长征
庚子仲夏集契文贺北斗成功
颍伯(李颍伯)
释文:
老牛喜步新时代
明盛阳光乐在心
庆祝建党百年老牛心声
集甲骨文字书之
辛丑金秋于京华 其煌
(李其煌)
释文:
初心不改,逐梦百年
为国振兴,为民康安
各族共建,美丽河山
庆祝建党一百周年
二零二一年六月集甲骨文 李颍伯
释文:
百年征途
问道求真
纪念建党百年撰句
二0二一年夏于北京贡澍斋 齐陆
释文:
七一之时回首望
神州疆域尽春光
国人载舞同欢庆
共祝生辰百寿康
贺中共建党百年七绝一首
辛丑孟夏宋连运书于京华
释文:承前启后
二0二一年于北京 郑倩华
释文:
苍桑历尽越艰辛
高举赤旗震鬼神
复兴为圆中国梦
征途一步一重新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
辛丑 李萃莹
释文:祝融
火神登火星
长五共长行
无畏奔天外
真微探索明
中国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号
寓意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
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宇宙未知的
接续探索和自我超越
感此作诗一首
辛丑端午集契 常虹
释文:
百年追梦走向光明
国家强盛人民康宁
初心不改克艰坚进
任重致远民族复兴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辛丑夏书于京华清雅斋 李洪奇
释文:
百年抗争千辛万艰
民众为先走向未来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辛丑夏月集甲骨文书北京 伍林
(张伍林)
释文:
任正非之骨气
我国之力量
辛丑仲夏郭世祥于京华
释文:
星火燎原
光照未来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岁在辛丑夏月乐燕书于京华
(宋乐燕)
释文:
赤舟星火为民求
九鼎燎原战不休
一扫孽风扬正气
同心追梦铸神州
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
集殷契文自作七绝光以庆贺
辛丑孟夏李争艳
释文:天问
左徒商祝融
同索入天宫
天问今朝落
火星迎楚风
今年五月十五日
天问一号搭载祝融号火星车
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
开启火星探测之旅
作小诗一首记之并集契文书于京 常虹
释文:
驱除日寇战外侵
抗美援朝扬国名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
辛丑夏月集甲骨文书于北京
伍林(张伍林)
释文:
百年追梦
民族复兴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集殷契文书
德英(李德英)
释文:
神兵天降,血印出征。
白衣执甲,逆向前行。
公仆履职,不辱使命。
对口援助,骨肉相亲。
雷火方舟,悬壶生灵。
封城闭户,道无车行。
凡人善举,不畏艰辛。
灭鬼除魅, 水门归迎。
山河无恙,百姓安宁。
撰书于全国抗疫取得阶段性成果之际
庚子春京华 李洪奇
释文:
祝祖国春长在
人民祥和安康
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辛丑夏月乐燕书于京华
(宋乐燕)
释文:
心朝北斗神州向阳
百年春秋初心依旧
辛丑之夏集殷契文书李争艳
释文:
历尽百年风雨
今朝国强民安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
辛丑夏月丽(曲亚丽)
释文: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一百周年
辛丑初夏集契文敬书毛泽东语录
红色经典句刘丽萍
释文:北斗
置网天人通
承发北斗令
齐称祖国好
惠利众生灵
二零二零年七月三十一日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组网成功
正式开通运营作诗一首颂之
辛丑仲夏集契书于京 常虹
释文:
永保初心为民
坚守使命复兴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而作
辛丑年夏月于京西
紫竹人家亚平篆(邹亚平)
释文:
心上有民众
艰辛百载春
举邦风物美
共建九州新
甲骨文五绝九州新
辛丑春月傅艳晖
释文:
千秋歴史
百年之行
人民至上
天下为公
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
二零二一年夏京华慕南轩
(宋丽华)
释文:
一朝春雷现新貌
百年风雨奏强音
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
历经百年风雨使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
到如今强起来
为党的生日喝彩 刘欣
释文:学史知礼明德力行
辛丑天中 芥子
释文:神十二
神力载人行
天和会对迎
神游铸别宫
逐梦九天庆
神舟十二载人飞船于二零二一年六月十七日
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对接
开启中国人的空间站时代
常虹作诗一首记之并集契书于京
释文:星火燎原
庆祝建党一百周年
姚刚集契
释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语出汉礼记
为纪念建党百年书
芥子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京师甲骨书艺专业委员会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京师甲骨书艺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是由一批致力于研究传播甲骨文书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专家和爱好者组成。在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关心下,依托于原辅仁大学校友会甲骨文书法研究室、京师大学堂殷商甲骨文研究院,逐步形成了以挖掘、整理、研究、升华甲骨文书法艺术为己任的民间书艺群体。委员会聘请了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王宇信,社科院历史所学部委员宋镇豪,社科院历史所杨升南研究员,社科院考古所刘一曼研究员,曹定云研究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生导师葛英会敎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生导师秦永龙敎授,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黄天树等专家学者为顾问。委员会在创始人贾书晟教授、李颖伯教授、张绍纯先生、现任主任乔雁群博士等先生的带领下,长期以来始终如一地开展甲骨文书法的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先后组织参与了第一届华夏情甲骨文书法篆刻国际大展及研讨会(2005,汤阴)、纪念YH127坑甲骨室内发掘70周年学术研讨会(2006,南京)、纪念王懿荣发现甲骨文1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烟台)、“孙诒让杯”全国甲骨文书法大赛(2011,瑞安)、中国甲骨文书法高峰论坛(2013,杭州)、纪念孙诒让《契文举例》问世110周年国际甲骨文书法艺术大会(2014,瑞安)、“万世师表”海峡两岸甲骨文书法展(2016,上海)、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全国甲骨文书法篆刻展(2019,安阳)等一系列全国及国际性甲骨文学术研讨与作品展览会。在多年专注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2005年4月启功先生策划,委员会专家贾书晟、张鸿宾两位先生编着的《汉字书法通解·甲骨文》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论及了对甲骨文书法的认识问题,是我国第一本论述甲骨文书法的教材。2017年10月,由委员会专家贾书晟教授主编、委员会同仁合力编着的《殷墟甲骨文书法探赜(三卷本)》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将甲骨学界在甲骨文断代分期分类分组方面的研究成果引入到甲骨文书法的教学和创作当中,对甲骨卜辞七个大的类组书法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在甲骨文书法领域首开先河。为宣传、普及、传播甲骨文的相关知识,委员会充分利用所主管的公众号《京师甲骨园地》,定期发布有关甲骨文书法及甲骨学研究的最新信息,包括甲骨文用字规范、学习心得、甲骨文书法作品等相关文章。同时面向社会以网络、现场报告等各种形式开展“甲骨文书法入校园”、“甲骨文书法入小区”等社会公益活动,为促进甲骨文书法艺术的发展,传播和弘扬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汉字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品推荐:李洪奇
编辑: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