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书画

钮鲁生 ||《参观黄永玉画展》(1)



作者 钮鲁生
 
       今年6月25--7月11日,北京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名为《如此漫长.如此浓郁一一黄永玉新作展》,这是为黄永玉去世1周年举办的,展出的作品是黄永玉90岁后至99岁去世前的画作。
       文革期间,我看过黄永玉的"黑画"猫头鹰,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跟着批判过。后来,陆续地、不间断地看到黄永玉的一些画,听到一些有关黄永玉的故事,读过黄永玉写的一些文章。特别是去年我读了他95岁后写的长篇叙事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中的《八年》(上、中、下,130万字)、《走读》(一、二,48万字)。(《朱雀城》上中下,85万字,没买到,暂没读。)读后,对黄永玉颇感兴趣。


 


《无愁河的浪荡汉子》中的《八年》(共4本)


 
       我认为,黄永玉这后10年的画作,由于人老后心力的淡泊和体力的衰弱,估计不会有什么巨擘大作。但从他的经历、阅历、人品和个性来讲,90-99岁的画作,一定很老道、老成、老辣、老顽,很适合老人看。所以我就对老伴和女儿说:“我想去看看。”
       老伴和女儿也喜欢画。尤其是老伴,在家里无头苍蝇似的闷头“死”画。听我说要去看黄永玉画展,就说“我也去!”女儿联系预约参观,答复是从9日到11日的票都预约完了。但65岁以上的老人可凭身份证参观,女儿就想以陪伴老人的名义看能不能进去。
       想象不到参观黄永玉画展的人竟这么多。从6月25日开展,到7月9日,已半个月了。这半个月,有多少人参观,我不知道。从9日到11日,还有3天。9日这天,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都是预约好了的。许多外地人、许多路过人,在检票口焦急地询问、等待,希望恩赐、放行。
       我们进入展厅,我立即先向门口工作人员租借了一个轮椅。想推着老伴看,还可以让女儿给我们照个相。但现实是一一根本不可能!参观的人叫人山人海不确切,叫摩肩接踵绝不为过。推轮椅、坐轮椅根本没法看。老伴也只能拄着拐棍随人流走着看。我们三人的兴趣、爱好、观点各不同,只能各看各的,各走各的。好在都带有手机,看完后再相互联系。


 


图为两展厅之间的通道,都人满为患。




参观完后,排队抓紧照了个像。




美术馆前留个影。

 
       言归正传。还是说黄永玉的画吧。
       黄永玉作画起家于木刻,后自学国画,热心于画荷。
       黄永玉晚年,在北京通县(现通州区)徐辛庄,建了一个占地六亩多的“万荷堂”。采取传统建筑结构盖起的大宅院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住宅或画室,而是黄永玉的一件艺术作品。
       万荷堂的中心是大殿,也是他的画室,院中荷塘里有来自颐和园、大明湖等地的好品种。每年7月,红花绿叶,是黄永玉最流连荷塘的日子。
黄永玉被称为“荷痴”,不单是缘于他画的荷花多,还在于他画的荷花独树一帜。国画传统讲究“计白当黑”,他偏偏来个“以黑显白”,使画面看上去主体突出,色彩斑斓,很厚重,有力度。
       黄永玉一有闲就去荷塘赏荷,据说仅速写荷花就画了 8000多张。黄永玉对荷花有独特的理解。周敦颐的《爱莲说》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有人解释为“出污泥而不染”,黄永玉很反感。黄永玉说荷花从哪儿长的,是从淤泥里面长的。土地掺了水的叫淤泥,淤泥是充满养料的那种土。从土地母亲那里长出来的,回头再把淤泥骂它是污泥,这叫忘本。
       黄永玉外婆家城门外就是一个荷塘,小时候黄永玉调皮闹出什么事,外婆要打他的时候,他就把自己躲在荷塘里。所以黄永玉画荷花,很多都是从水中和根底这个角度来看荷花的,画的就是小时候他躲在荷塘里的那种感觉。
       选几幅黄永玉的荷花供大家欣赏。


 


相思一种,闲愁万端。




入静穆。




深荷幽韵。




晨荷。




荷花开了。




故园。




采芰荷以为裳。




早有蜻蜓立上头。










踏莎行。




有几幅选自网络。有的字太小,不知题跋及画名,知者望告知。 


钮鲁生
2024、7、13





 
       编辑: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