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国铁建成立75周年暨兵改工40周年书画摄影展作品选(一)
“书画摄影展”开幕仪式现场开门。
中国铁建的前身铁道纵队(铁道兵)1948年7月5日诞生,1984年元月1日集体转业。辞旧岁迎新年,适逢队伍成立75周年、兵改工40周年两个重要纪念日。中国铁建在2023年年中工作会议上部署了庆祝和纪念。自此,企业自上而下普遍开展了丰富多彩纪念活动,如,召开铁道兵老战士座谈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报纸出版专刊等。其中,以2023年12月28日举行的中国铁建成立75周年暨兵改工40周年庆祝大会最为隆重,12月15日由中国铁建新闻中心(中国铁道建筑报社)承办的“赓续人民铁军血脉再创中国铁建辉煌”为主题的书画摄影展为最亮点。
我参观了书画摄影展览,有感奋,受教育。我的公众号“跨界”,关注的朋友以铁道兵战友和中国铁建员工为多。我在公众号将展览的作品发布,希望更多的人欣赏铁建员工的艺术成果,了解中国铁建的光辉历史。
重要纪念日举行庆典,总结工作,面向未来,是一个单位兴旺发达、充满希望的表现。这次书画摄影展览,“新闻中心”落实党委的指示精神,以艺术的形式礼赞铁道兵、铁建员工的贡献和精神,精心策划、组织、实施,向所属公司发出征集作品的通知。从总部机关,到海内外的项目,得到积极响应。短短几个月,各单位选送了1200多件作品(摄影500余幅,书法300余幅,美术400余幅)。新闻中心邀请多位艺术家对作品进行评审,最终遴选出318件作品参加展览(书法作品65幅、美术作品97幅、摄影作品156幅)。
抚今追昔,中国铁建的文化软实力一直像钢轨一样“硬”。文学艺术、美术创作,在全军、全国,以及兵改工后的央企,独领风骚;一代代文艺工作者,为社会奉献了许多名篇佳作,大路画展享誉中国美术界。相比较而言,在文学、美术、摄影、书法等诸艺术门类中,书法并不是顶出色的。但铁道兵是技术兵种,是“有文化的军队”。部队时期的将军文韬武略,改工后薪火相传文化,企业领导热爱艺术,中国铁建前任总裁赵广发、副总裁扈振衣,以及所属企业员工,先后有一大批同志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
字是人的脸面,书法展览是单位文化实力的一种表现形式。要将最好的作品向公众展示,这次展览的书法作品达到了预期成效。展览作品主题突出,爱党、爱国、爱企业的主旋律,满满的正能量。作者“老中青”三代,炉火纯青的老年书法家,实力雄劲、生气勃勃的中青年书法爱好者,作品争妍斗艳,各有千秋。行、草、隶、篆、楷,五体齐上阵,或端庄,或灵动;或浑厚,或清秀……一幅幅笔墨,蕴含着广大员工积极向上的思想和情系企业的情感,展示了中国铁建厚重的历史文化与员工良好的艺术素养,受到了专家与观众的广泛好评。为广传企业与员工的优秀成果,“新闻中心”还制作了VR展厅,1:1复刻真实场景,让不能到现场参观的人员云上参观,同时出版了《书画摄影作品选》画册。
我今天的转发,也是为终身效力的中国铁建的文化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
书法展览作品
因网页版面有限,更多内容请关注原文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