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书画

万苦千辛终不悔,为留老笔再生花 ——记甲骨“四堂”之鼎堂郭沫若



  万苦千辛终不悔,为留老笔再生花

  ——记甲骨“四堂”之鼎堂郭沫若

  芥 子
 

  北京师范大学瞿林东教授说:“郭沫若是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上任何人都无法回避、无法抹煞的人物……像他这样在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古器物学、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的学者,二十世纪中国史上没有几人,二十世纪以前亦不多见。”用此言来评价郭沫若先生在甲骨学及殷商史方面的贡献,亦非妄言。





 

  图1 郭沫若先生
 

  一、著述宏富,影响广泛

  郭沫若一生涉猎广泛,笔耕不辍,在学术界和艺术界等各个方面的跨界,可谓是空前绝后。他既是一位作家、诗人、剧作家、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又是一位历史学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由他作品汇编的《郭沫若全集》多达38卷之多。这还不包括他翻译的十余部外国小说和著作。其中,他关于甲骨学及殷商史方面的著作就有《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殷契余论》、《殷契粹编》、《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殷周青銅器铭文研究》等多部重要论著和著录。

  其中《卜辞通纂》一书分门別类解释重要的甲骨文,该书成于1933年,郭沫若时年41岁,他当时因南昌起义失败,在日本流亡已过5年。在较为平静的生活中,他潜心研究甲骨文,在该书中,他将甲骨文的内容分为八大类,分别包括干支、数字、世系、天象、食货、征伐、畋游、杂纂等。使读者能在阅读时对殷代社会有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了解。

  郭沫若于1937年编撰的《殷契粹编》则是一部研究殷代历史的重要著录。该书从刘体智所藏甲骨的拓本中,剔除伪造的赝品和没有价值的碎片,从中精选出1595片刊印成册。刘氏为国内的大收藏家,共有甲骨二万余片,为罗振玉以后第一人。郭沫若将其中第 113片乃刘氏二断片与燕京大学藏片之复合,不仅为王国维所綴增加了新的例证,而且解決了上甲以来的周祭顺序,为研究殷代祀谱奠定了基础。

  赵诚在《二十世纪甲骨文研究述要》中道,“学术界利用甲骨文来研究殷商史有了长足的发展,与这两部书(《卜辞通纂》、《殷契粹編》)的出版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由此可见郭氏之贡献。”“(两部书)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乃至一直到现在,都是初学者的必读书,研究者的必备书,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除了前面所述的郭沫若自己编著出版的甲骨文方面的书籍外,另有一部对于中国甲骨文研究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巨著——《甲骨文合集》的出版,也要感谢郭沫若先生的贡献。

  一九五六年,时任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副主任的郭沫若提出了编辑《甲骨文合集》的建议,此后这个工作列入了全国规划。经过了将近二十六年的努力,这部由郭沫若同志主编,胡厚宣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辑的大型甲骨文资料书《甲骨文合集》终于成书。全书共收甲骨四万一千九百五十六片,除《小屯南地甲骨》一书所收和后出材料以外,此书囊括了甲骨文发现八十年来全部的主要甲骨资料,是集八十年出土甲骨资料大成的著录,是一部体例完备、编排科学、资料翔实的中国现代甲骨学方面的集成性资料汇编。该书的出版为今后甲骨文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全面而科学的资料,而且还锻炼培养了一大批新一代的甲骨文研究人员,为近几十年甲骨学研究的日益成熟、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



 

  图2 《甲骨文合集》
 

  二、完善了殷商世系研究

  郭沫若专注于甲骨文研究虽然比罗振玉、王国维等几位先生要晚,但是他从来不迷信权威,勇于大胆创新,并且常有独到的见解,其中关于商代世系的研究便是一例。

经过前辈学者罗、王等人的研究,商王世系已大体清晰。但是由于材料不足或分析欠当,罗、王的结论还存在一些欠缺和失误。例如《史记·殷本纪》中分别有“帝外壬崩,弟河亶甲立,是为弟河亶甲”,“帝祖辛崩,弟沃甲立,是为帝沃甲”,“帝南庚崩,立帝祖丁之子阳甲,是为帝阳甲”等记载,可见商代先王中有河亶甲、沃甲、阳甲等,然而在甲骨卜辞中均未发现。关于此问题,罗、王均未作解释。郭沫若在编辑《卜辞通纂》时,发现卜辞有“戔甲”、“羌甲”、“甲”等,后经他研究考证,证明“戔甲”即为“河亶甲”,“羌甲”即为“沃甲”,“甲”为“阳甲”,从此解决了殷先王世系中各家争论不休的问题。至此,商代世系的研究和认识基本上趋于完善。

  同时,郭沫若在王国维整理出来的《殷世数异同表》的基础上,通过认真研究商代与周代祭祀制度的差异,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殷人于先妣特祭,事与周制异,足证殷时犹重母权。”“自示壬以下,凡所自出之祖,其妣则不见。”通过他的努力,完整绘出了商代先王包括配偶的相承系统表。至此,学术界对于殷商先王的世次以及先王和先妣关系的研究,往前迈了一大步,走上了更加科学的道路。此后,甲骨学界把罗、王时代称为奠基阶段,而郭沫若的研究称为发展阶段。

  三、发明地理系联法考证商代地望

  在甲骨刻辞中有相当多的地名和方国,如果不弄清这些地域或方国的位置,对于了解和研究商代社会是一大障碍。孙诒让、罗振玉、王国维、日本学者林泰辅等都有这方面的研究,但由于考证的证据单一,多用甲骨地名与后世地名相较,参以文献进行考证和解释,始终没有更好的方法,所以他们对殷商地望的考证缺乏系统性。



 

  图3《卜辞通纂》
 

  郭沫若在《卜辞通纂》中发明了一种全新的研究甲骨地理的方法,即通过卜辞所记干支(时间)和地名(地域)相互联系的内在关系来探索、考察卜辞所记地名之间的距离和方位关系,并通过有关地名进行系联,对照传世文献所记在同一区域而又同名或有音与形可联系的地名加以考证,就可由已确知某一地名之地望而推知相关地名的地望,从而系联出一个个卜辞地名相互联系的较大的地域,由此可以窥知甲骨地名所覆盖的大致区域。

  郭沫若发明的这一地理系联法使商代地理的研究前进了一大步,陈梦家在《殷虚卜辞综述》中将王国维的卜辞地名考证称为“孤立的解释”,而将郭沫若的考察称为“系联的解释”。后来的学者在推算地名的大致方位以及地名之间的大致距离,基本上都是采用了郭沫若创造的这一方法。

  创新了甲骨的缀合与残辞互足的方法 自王国维首先创造了缀合法,将甲骨断片拼合,使商王世系的研究前进了一步。郭沫若继王氏之后也十分注意断片的拼合,他在《卜辞通纂》中缀合了“三十事以上,中有合四而成整简,合三而成整简,合二而成整简者”。后来他得八例写成《断片缀合八例》一文,收入《殷契余论》之中。

  在缀合的实践中,郭沫若还创造了一种新的拼合法,即同一版的断片由于缺失了几片,致使收集的断片没有了接口,无法直接拼合,但从字迹和内容来看,确实是一版之断片,郭沫若就将这些断片按照断裂前的位置放在一起,作为同版。这种无接口的缀合,学者们称之为“遥接”或“遥缀”。




 

  图4 合集12870
 

  郭沫若除了在甲骨缀合方面的贡献外,他还发明了一种残辞互足的方法,对甲骨文研究有重大贡献。他在《残辞互足二例》一文中云:“卜辞纪卜或纪卜之应,每一事数书,因之骨片各有坏损时而残辞每互相补足。”

  郭沫若的这一发明使其发现了殷代占卜有一事多卜,同一占卜的内容分别刻在好几块甲骨版上的现象。如果将几个残损的骨版放在一起加以比较进行互补,则可以使内容趋于完整,便于通读和研究。

  残辞互足的发明对甲骨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后来卜辞同文例的研究,卜辞复原之原则的探索,碎片复原,新文例的推知等,都是在郭沫若发明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丰富起来的。

  五、继承发展了甲骨卜辞的断代研究

  在断代研究方面,郭沫若在继承王国维断代方法的基础上,亦又新的创造,他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发明。

  首创了以字迹判明时代。从郭沫若众多的考释来看,他对帝乙时卜辞的字迹研究非常充分,判断也较为准确,论述也相当深入。此法已为学术界所接受。 通过“贞人”称谓进行断代。例如既然知道了某先王卜辞中的贞人人名,由此可根据该贞人推断出其它所卜卜辞内容所处的准确时代。 通过文辞、事项判明时代。郭沫若说:“得知卜辞迄于帝乙,则知凡卜祭文武丁及武祖乙之片均为帝乙时代之物,而此等骨片遂得为判别时代之标准,凡文辞、字迹、事项之相同者,均必同时。”

  可见在断代方面,郭沫若不仅继承和发展了王国维的方法,而且更有发明,可谓贡献显著。

  六、通过甲骨文字的考释突破卜辞释读的瓶颈

  郭沫若在考释甲骨文字方面,其做法与王国维有相似之处。即不是为了释字而释字,而是在研究问题或解釋甲骨某一条卜辞的时候,遇到某个字不识影响到问题的研究或卜辞的释读,因而,他考释文字的方法与其他专门从事释字的学者不太相同。正如他在《甲骨文字研究》中所言,“想通过一些已识、未识的甲骨文字的阐述,来了解殷代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



 

  图5 《甲骨文字研究》
 

  所以,郭沫若在文字考释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从文义考释文字,例如他依据文义先后释出了“帚”为妇是女性;“爽”为配偶之义;分辨出“五十”与“十五”合文的区别;指出了“王宾”之宾实是动词,纠正了罗、王考释的失误等等。虽然经他所释之字的数量并不是很多,但是都是在卜辞中用得较多,经常出现的字,对通读卜辞关系重大。直到现在,他的方法仍然被学术界十分推崇。

  七、在甲骨文的卜法、文例等方面的研究独辟蹊径

  郭沫若在研究甲骨卜辞的过程中发现了“卜辞契例,凡于长骨分契成段者,左行右行率一律。然亦有参错互行者”的特点。他以《殷契佚存》第二片的四段刻辞为例,指出 “一、二左行,三、四右行。左行者辞次由下而上,右行者辞次由上而下。两者所卜之时期不同”。他较早地发现了甲骨文“百又七旬又九日”(《通》788)的“验词”和“记用刻辞”,说“‘兹御’、辞恒语,盖犹它辞言‘兹用’也。”他还较早地注意到卜兆序数,认为这是纪卜的数字。

  至于郭沫若在《卜辞通纂考释》一书中所提出的“卜用三骨”的著名论断,已为安阳殷墟和藁城的考古发掘和其他资料所证实。此外,郭沫若还对“骨臼刻辞”做了研究,从其所刻的位置来观察,发现其性质就如同现今社会的书头或标签,并经过考证,指出“骨臼刻辞”只在武丁时期出现,其前其后都未发现,应该是这一时期的习尚是这样的。这一系列的发现,对于我们在甲骨文的释读、认知方面都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八、高度肯定甲骨文书法的艺术地位

  郭沫若在中国现代书法界拥有很高的地位,他本人对书法也有很深的研究,並且他的书法作品也有很高的艺术造诣。由于他多年研究和接触甲骨文,所以他对于甲骨文的书法特性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郭沫若先生在《殷契粹编》中评价第一四六八片甲骨上的字时说,“刻而又刻者数行,中仅一行盖精美整齐,余则歪刺几不能成字。然此歪刺者中,却间有二三字,与精美整齐者之一行相同。盖精美整齐者乃善书旁刻者之范本,而歪刺不能成字者乃学书学刻之摩伎也。刻鹄不成,为师范者从容捉刀助之,故间有二三字合乎规矩。师弟二人蔼然相对之态,情如目前。”短短几行字将3000年前两个契刻者当时的状态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郭沫若在《殷契粹编》的序言中谓:“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千载后人神往。文字作风且因人因世而异,大抵武丁之世,字多雄浑,帝乙之世,文咸秀丽。细者于方寸之片,刻文数十,壮字其一字之大,径可运寸,而行之疏密,字之结构,回环照应,井井有条。固亦间有草率急救者,多见于廪辛、康丁之世,然虽潦倒而多姿,且亦自成其一格。凡此均非精于其技者绝不能为。技欲其精,则练之须熟,今世用墨者犹然,何况用刀骨耶?……足知存世契文,实一代法书,而书之契之者,乃殷世之钟、王、颜、柳也。”郭沫若此段对甲骨文书法的论述和评价,可谓是言简意赅,独具卓识,对甲骨文书法在当今书法界的普及和推广,具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图6 郭沫若甲骨文书法

  简要回顾郭沫若先生对甲骨学的贡献,让我们不得不佩服他在多个领域的不断创新和大胆开拓,这与他勤奋的探索,渊博的学识和广阔的视野分不开的,纵观他在二十世纪中国学术界的影响,不愧为一位巨匠。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京师甲骨书艺专业委员会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京师甲骨书艺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是由一批致力于研究传播甲骨文书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专家和爱好者组成。在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关心下,依托于原辅仁大学校友会甲骨文书法研究室、京师大学堂殷商甲骨文研究院,逐步形成了以挖掘、整理、研究、升华甲骨文书法艺术为己任的国家级社团组织。委员会聘请了王宇信、宋镇豪、杨升南、刘一曼、曹定云、葛英会、秦永龙、黄天树等专家学者为顾问,在创始人贾书晟教授、李颖伯教授、张绍纯先生、现任主任乔雁群博士等先生的带领下,长期以来始终如一地开展甲骨文书法的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2005年4月启功先生策划,贾书晟、张鸿宾两位先生编著的《汉字书法通解·甲骨文》正式出版,成为我国第一本论述甲骨文书法的教材。2017年10月,由贾书晟教授主编、委员会同仁合力编著的《殷墟甲骨文书法探赜(三卷本)》出版发行。该书将甲骨文断代分期分类分组方面的研究成果引入到甲骨文书法的教学和创作当中,在甲骨文书法领域首开先河。委员会公众号《京师甲骨园地》定期发布有关甲骨文书法及甲骨学研究的最新信息,包括甲骨文用字规范、学习心得、甲骨文书法作品等相关文章。委员会面向社会开展“甲骨文书法入校园”、“甲骨文书法入社区”等社会公益活动,为促进甲骨文书法艺术的发展,传播和弘扬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汉字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