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铁道兵文化
铁道兵文苑
铁道兵书画
铁道兵摄影
铁道兵诗社
铁道兵书刊
新闻聚焦
今日铁建
党建之窗
铁道兵历史
企业家介绍
企业介绍
产品推介
公益基金
组织机构
领导介绍
规章制度
铁道兵书画
《香中别有韵 清极不知寒》——姜恩慈腊梅盆景艺术作品欣赏
2023-09-25
作者:七师 姜恩慈
浏览:
《香中别有韵 清极不知寒》——腊梅盆景艺术作品欣赏
作者:铁七师 姜恩慈
由铁二代 姜向东(姜恩慈之子)推荐
姜恩慈简介
姜恩慈,1925年8月出生, 山东海阳凤城人,
1945年入伍,中共党员,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随部队并入铁道兵第七师,
任铁七师医院副院长。1983年离休。
喜欢梅花,是“梅痴”。离休后钻研蜡梅盆景,为盆景艺术家。
在北京举办的全国首届梅花、蜡梅展上,姜恩慈的梅花盆栽作品荣获金、银奖,
此后又多次在全国梅花、蜡梅展上获得了银奖和铜奖,及个人贡献奖等多个奖项。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赞誉:“其古桩蜡梅盆景代表着中国的最高水平”。
姜恩慈 夫妇
蜡梅盆景《冰崖悬梅》
桩龄150年以上
悬崖式造型
规格:
飘长 135cm
幅宽 65cm
桩高 80cm
1989年全国首届梅花蜡梅展览中获金奖
大巴山野生蜡梅桩头嫁接第一人
——姜伯(姜恩慈)
文/陈建怀
冬去春回,大巴山区梅花依然散发出淡淡清香,
使我不由得思念敬爱的姜恩慈伯伯,
姜伯是大巴山区最早研究开发野生蜡梅桩头嫁接第一人。
认识姜伯也是因花而缘,上世纪80年代,
听说达城凤凰山腰的57师部(现中铁十七局基地)的花开得好,
喜欢摄影的我到那里还真发现一个小院的盆栽花木十分有品位。
金橘、罗汉松、兰草,还有许多我叫不出名字的花卉草木,
在小院的院坝、阳台、楼顶各展姿态色彩,而最多的是梅花桩头盆栽。
经打听,这些大多出自一个人的巧手,他名叫姜恩慈。
以后我逐渐熟悉了姜伯及其家人,20多年来我们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蜡梅盆景:斜干式造型
结缘大巴山蜡梅
姜伯是山东人,参加过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
上世纪70年代随铁道兵部队修建襄渝铁路来到大巴山,
担任师部医院副院长,经常到崇山峻岭间的铁路修建第一线,
工作条件非常艰苦,喜欢种花的他发现这里有十分丰富的野生蜡梅资源,
大巴山区南坡更是我国最适合梅花蜡梅生长的区域。
姜伯当时想大巴山区还贫穷,城市建设和人们需要梅花蜡梅,
他认为开发蜡梅利国利民,于是把这个想法付诸实践,
从此梅花改变了他和家人的人生道路。他与蜡梅结下了不解之缘。
蜡梅盆景《幽谷腾蛟》
桩龄 300年以上
悬崖式造型
规格:
飘长 100cm
幅宽 55cm
桩高 56cm
1989年全国首届梅花蜡梅展览中获银奖
一片丹心向阳开
离休后姜伯住进了干休所,心却没有静下来,
他说服老伴和孩子们支持他,
他用多年来积累的野生蜡梅桩头和梅花嫁接技术、
蜡梅杂交选育、蜡梅桩头制作盆景技术,进一步搞研究开发。
同时他租下了宣汉县毛坝镇一处荒山坡,
挂上魏传统将军为之题书的"达县地区蜡梅开发研究中心"牌子,
带着当地的几个小青年干了起来,
几年后山坡上数千棵梅花蜡梅桩头种植成功了。
当地的农民们也开了眼界,跟着学跟着干,小青年们也成长了。
年纪已经不小的姜伯虽然喜欢梅花,但在山里也吃了许多苦头,
生活条件艰苦不说,还有交通不便等许多烦恼事情。
老伴和孩子虽常去看望陪伴帮助他,
他也会隔一段时间坐火车回达城看病拿药。
一次他在毛坝火车站出站时跌伤了腿骨,
不得已去了在苏州做外科医生的二儿子处养伤,
虽然江南庭院园林的花卉名木珍贵高雅,
但他的心惦念着大巴山里的梅花蜡梅,伤好不久他又回到了宣汉。
蜡梅盆景 :直干式造型
蜡梅盆景:卧干式造型
赤诚引得梅香远
直与天地争春回,姜伯的梅花精神使得他蜚声远近,
并使大巴山的梅花享誉天涯。
姜伯培育的蜡梅桩头盆景承古创新,仪态万千,暗香浮动,
集园林之精,存自然之美。
1989年春节,首届全国梅花、蜡梅展览在北京宣武艺园举行,
姜伯自费参展送去的《冰崖悬梅》、《幽谷腾蛟》分别夺得金银奖。
第二届全国梅花、蜡梅展览在杭州举行,姜伯的《奔》获得银奖,
《龙潜》、《稳》获得铜奖,
他个人也获得中国梅花蜡梅协会颁发的“个人贡献奖”。
姜伯的事迹被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社、国际广播电台、华声报、
欧洲时报等报刊、电台广为报道。往年春节期间,
他的蜡梅盆景还在北京北海公园快雪堂,中山公园、
武汉梅园以及成都、达州市人民公园、凤凰山公园展出过。
魏传统将军欣闻写下了"蜡梅花发净心灵,放眼巴山展奇文,
一揽前途锦绣在,辉煌再造育新人。"的诗句赠与姜伯。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台湾花卉专家李睿明慕名也专程来到达州探望姜伯。
姜伯现在已经87岁高龄,战争和建设时期留下了一身伤残,
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但他却将培植蜡梅桩头和盆景技术写成文章,
发表在《中国花卉报》《中国园林》杂志上,并热心向前来求教的人传授知识。
致力研究梅花与中国文化的深刻关系,在《中国文化报》《新华文摘》
《中国文学》《现代中国》等报刊上发表文章,普及梅花文化知识。
现在蜡梅已成达州市花。达州许多农家和梅花种植园也靠栽种
梅花蜡梅发家致富,使老人十分欣慰。
每到隆冬时节,劲梅含香,老人家常会徜徉在他院内的梅花树下,
赏梅品梅,我知道那是姜伯最满足的事情。
(原载《达州晚报》2011年2月12日)
蜡梅盆景《稳》
桩龄200年以上
大崖式造型
规格:
飘长 80cm
幅宽 70cm
桩高 50cm
1991年在第二届全国梅花蜡梅展览中获铜奖
蜡梅盆景 曲干式造型
蜡梅盆景 露根式造型
编辑:浪淘沙
上一篇:
《人间有味是清欢》——官国强书画作品欣赏
下一篇:
著名油画家刘仁庆风景油画、水粉画作品欣赏(6)
慈善与公益
陈自岭~七律·肥城桃花节
沈克法~七律二首
清明不忘老人恩 —赞会来和酆鑫冒寒冷赴坟地祭
苏陕两省铁道兵文化交流活动圆满结束
植树节 陕西省铁道兵志愿者开展植树活动
徐州市铜山区行知实验小学参观铁道兵历史文化纪
吉林省铁道兵文化联谊会 2025年三八节联欢会
在雷锋纪念日松江区铁道兵志愿者服务团到社区为
章卫国~我怀念那个时代
李繁~七律.雷锋精神
信息聚焦
两会国企直通车|中国铁建戴和根:在更好服务国家战
铁道兵文化网春节放假通知
专访中国铁建董事长戴和根:发展战新产业是中国铁
新的起点 新的进发——全国退役军人事务厅(局)长
昼夜驰援! | 中铁十五局抵达西藏震区抢险救灾
元旦祝福【贵州省铁道兵文化联谊会】
2025元旦献辞【广东省铁道兵文化联谊会】
元旦献词
铁道兵文化公益基金在京召开哈尔滨铁道兵纪念园
致敬!永远的铁道兵
铁道兵文化
玉兰窗外舞 垂柳岸边摇 一— 铁兵文苑楹
《别院一隅》
《稻香萍踪》雷建珂文集之十(麻柳树下、西河滩
《从军五十年》之十四
长篇纪实文学《路魂》(连载之二十六)【原创】
董利华的公文包【原创】
专访:铸就消防行业品质传奇——访广西建荣 消防
陈自岭~七律·大风
蓝家盛~《市民广场》
【蓝港诗联社】四月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