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三病区(北区)可敬的护士
题记:
我妻子因患动脉夹层急症,经过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姜辉主任、杨忠路副主任医师、田光书副主任医师及麻醉师、护士组成的手术团队,奋战七个多小时的抢救手术和医护人员精心救治,成功的把我妻子从死亡的边缘上救了回来。
手术后转到总医院心血管外科三病区(北区)病房继续治疗护理康复。因为我妻子已经72岁了,而且多年前曾经患脑中风,右侧偏瘫,在经历这么大的手术后情绪不好,而且语言表达有障碍。所以受到该科护士们的格外关心、护理。护士长王莹、责任护士朱苗苗等,都结合护理工作耐心作心理疏导,鼓励我妻子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更令我感动的是,有好几次我打饭时间时比较长,当我进病房时,看到护士长王莹、责任护士朱苗苗(还有一个护士,我叫不出她的名字。)正在为瘫痪在床上妻子接尿。我马上自责地说,我没有安排好,给你们添麻烦了。责任护士朱苗苗说,不麻烦,应该的。当我们听到阿姨急切地喊排尿时,就和护士长赶来给阿姨接尿。我马上说,我来吧。护士长王莹说,不用,不用。你还端着饭呢。不让我插手。此时,我心里立刻涌起一阵暖流:你们就是我们的亲人啊。 由于护士长王莹带领全科护士的精心护理,我妻子恢复得很快,现在已经康复出院了。
为了表达我的感激之情,特把我以前写的一首讴歌白衣天使---护士的诗,献给护士长王莹、责任护士朱苗苗等亲人解放军。
“ 零”点 时 刻(原创)
王 均
川流不息的大道
已停止白日的喧闹,
高歌猛进的都市
也已酣畅地睡着。
鸟也不飞,
蝉也停叫,
只有那排排路灯
仍在点点闪耀。
石英钟的秒针
平静而辛勤地环环绕。
日光灯下的值班护士,
细读着每个医嘱,
思考着精心治疗。
年轻而俊俏的脸膛:
一会儿喜悦挂在眉梢,
一会儿跳出忧心的警觉,
一会儿又浮现出欣慰的微笑。
静谧的走廊里
护士的身影时现时消……
“刘师傅,张口,给你水,
现在该服药;
“喂,小张明,醒醒,打针,
你可要服从治疗;
“老李同志,请再查下体温,
看还烧不烧。
山村来的老大娘,
朦胧中感到要排尿,
护士手提接尿的器具,
已预见性地来到……
此刻,石英钟的“时”、“分”、“秒”,
三颗指针同在“O”点上标。
深夜里一切都进入了
休息的怀抱。
谁可曾看到午夜
护士的工作是这样井井有条;
谁可曾想到午夜
护士的身心是何等的辛劳!
作者简介
王 均,大学学历,高级编辑。1968年9月下乡插队,1969年12月参军,铁道兵4师16团文书、电影放映员。丹东电台原党委副书记、副台长、副总编辑。现任丹东市诗词学会副会长、丹东市戏剧家协会顾问、丹东市广播影视艺术家协会顾问、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丹东市书法家协会顾问、鸭绿江印社社长。工诗词,长书法,擅编剧,精篆刻。
创作广播剧10部,曾5次荣获辽宁省“五个一工程奖”,两次全国广播文艺研究会一等奖,辽宁省政府优秀广播剧一等奖。
作品先后发表于《人民日报》等媒体。出版《江花集》《人民呼唤你》(刘思齐作序)。主编《踏遍青山》文集三卷。《篆刻》三卷。
本版编辑: 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