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全军大比武
1964年春天中央军委向全军各大军区兵种发出号召“学习郭兴福教学法”,从此在全军各军兵种就开始掀起了一场大比武的练兵高潮。
就在那年春天二月里某一天,连长要我去北京南苑东高地靶场去联系打靶事情。我还没进靶场的大门,就断断续续地听到步枪的射击声,冲锋枪的连发声和机枪的点射声,声声不断,非常热闹。联系好靶场的事情后,我就朝一个正在射击的靶场跑去,带着神密的心情看看人家战斗部队是怎样打靶的。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站在人家打靶战士的后面,只见他趴在地上在握枪进行有依托射击,10发子弹快速射击一次打完。再看那边的报靶员,他没有按规定隐藏在靶子后面的沟底下,而手拿小红旗却站在距靶子不到三米的地方,歪着头聚精会神地看着靶心的弹着点。我的妈呀,可把我吓坏了,这个报靶员怎么能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呢?当过兵的人都知道,枪手打的再准,只要有一毫米的偏差,子弹就容易飞到靶外,会出人命的。枪声停后,射手立即站起来等待回音。此时只见那报靶员大声喊道100环。我征求那位报靶员同意后,和那位打靶的战士一同向百米开外的靶子走去察看靶子上的弹着点。一看靶子,10发子弹都打在靶心10环之里,其中还有两发子弹都打在一个孔里。
这个步枪射手打完后,后面紧跟着又上来一位冲锋枪手,他跪姿端着冲锋枪又是10发子弹连射。报靶员还是歪着头看靶子的弹着点,枪声停后,报靶员紧跟着大喊百发百中。第三名上来的是一位机枪手,他采取卧姿一手勾板机嗒嗒嗒地打了几发,跟着又是点射,点射完后又是连射,一下子打了20发子弹。报靶员一直在斜着头观着靶子上弹着点。射手打完后站起来听结果,只听报靶员说,打的都在六环以上,无一漏靶。射手跑过来看完靶上的环数后还不太满意,他紧接着又趴下来,打开一箱子弹,压满弹匣后又开始嗒嗒嗒地向靶子射击。这位射手打完后还亲自跑到靶前看了弹着点,感觉还满意。那天我当场问了那位上士班长报靶员:“他们这些人怎么个个都打得这么准?”他看了我领章上的兵种符号一眼后说:“你们铁道兵是工程部队,我们是陆军战斗部队,天天都在训练,这些人(指在场打靶的那些人)都是用子弹喂出来的,他们马上就要参加全军大比武了”。这时我才明白,难怪他敢放心大胆地站在靶子旁边看射击,原来他们这几个人都是准备参加大比武的尖子。
我们连队打靶那天下午风和日暖,蔚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全连150多人全副武装排成四路纵队步阀整齐地从南苑三营门飞机场驻地出发,一路上高唱“我是一个兵”、“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学习雷锋好榜样”等红色歌曲,扛着靶子,雄赳赳气昂昂地向东高地靶场行进。
一到靶场连长董勤春就很严肃地宣布靶场纪律,希望大家要严格遵守靶场的各项规定,并要求大家要按照射击要领打好每一枪。他还告诉大家每人打9发子弹,80环以上为优秀,70环至79环为良好,60环至69环为及格,凡是射击优秀者都戴大红花。
全连三个排加上勤杂排共计150多人都坐在距打靶人后面20多米远的地方,静观前面打靶人的成绩。在场的所有人员都知道连队要选拔打靶成绩第一名的战士去参加团里的大比武集训队,然后由师司令部再选拔尖子去参加铁道兵的大比试。
那时打靶使用的步枪统一都是苏式7.62步枪。实弹射击要求一律是卧姿有依托射击。靶台上5人一组,一组打完后撤回班里,再换另一组上来打。打靶的程序是先验枪,每个人将枪口朝向天空,拉开枪栓,检查枪膛里有没有子弹。验完枪后值班排长喊发子弹。他将五个弹夹(每个弹夹装有9发子弹)发到这5个人手中。然后值班排长喊:卧姿装子弹。只见这5人右手提枪,左脚向前跨一步,左腿屈漆,左手同时伸向地面,手掌撑地,全身扑向地面,右手将枪放在靶台半尺多高的土堆上,把身体调整到自己认为最舒适的位置后,就拉开枪栓,把9发子弹一次全部压进枪膛(新兵训练打靶时,一次只发一颗子弹)值班排长开始下令:瞄准好就开始射击。只见每个战士都将枪托顶在右肩窝上,右脸蛋紧贴着枪身,左眼闭,右眼用力睁大,透过事先定好的标尺,看枪准星和靶心是否连成一线,当三点连成一线后,静下心来,屏住呼吸用右手食指轻轻一抠板机“嘡”的一声,子弹射出枪膛后,枪的后座力将人的肩膀猛的向后推了一下。谁打完靶就立即报告,“一号靶射击完毕”,“三号靶射击完毕”值班排长等5个靶位都射击结束后,命令大家“起立”听报靶员报告每人打的环数,此时值班排长吹一长一短哨声,通知报靶员从隐蔽的地沟里爬出来报靶。报靶员手举小红旗很神气的指着靶子排号顺序报着:一号靶8环,二号靶9环,三号靶7环,四号靶10环。当报到五号靶时,他一边看了几遍整个靶子上都没有一个枪眼,他只好用小红旗在空中划了个圆圈。有时射手看错了靶子,把子弹打到人家的靶子上,这时报靶员就按规定,选最低的环数报到打错靶子人的帐上,遇到此种情况,只能这样处理,才合乎情理。连长看到5号靶位战士吃了个“烧饼”(光头零蛋)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把希望寄托在下一组上。
当时我这个文书在靶场上负责发子弹和记录每个人的打靶环数,按顺序应该跟勤杂排最后打靶。可是那天连长有意让勤杂班给他争口气,在全连做个好的示范作用,他叫我和通讯员、司号员、统计员、材料员一起上。打靶我是不怯阵的,我在家当基干民兵营长时手中有支日式马三八步枪,经常参加公社和县里组织的基干民兵打靶活动,那时打靶还是使用日本鬼子投降时留下的“三八”大盖。到老连队我当文书后,负责管理全连的枪枝弹药,有时跟从团里下来修理枪枝的军械员到靶场去校枪,趁此机会他就叫我多打几枪。我在新兵连打靶时成绩都是优秀。那天我打86环,通讯员打了84环,司号员打了83环,材料员和统计员也都在80环以上,总算给连长争了脸。
紧接着第三组是六班副班长赵洪瑞(房山兵)和他们班的4名战士一组开始打靶。当赵洪瑞连打4枪都是10环时,引起了连长董勤春的注意,连长跑上前去蹲在赵洪瑞旁边小声鼓励说:沉住气,就这样一枪一枪打下去。说完就赶紧离开他,怕给他造成精神压力。赵洪瑞就这样很沉稳地一枪一枪地打下去,当他打到第八个10环时,全场人都把目光集中到他身上,看是否出现奇迹。我站在赵洪瑞的后面,心情也很紧张,就怕他出现意外,心中默默的帮他祈求最后一枪一定要打10环。当我正在默念着,突然一声枪响,只见赵洪瑞打完了最后一枪,轻松的站立起来,拍拍自己的衣服满怀信心地等着报靶。当报靶员站在赵洪瑞打的那个靶子前将小红旗向上一举,一蹦老高,激动的大声喊着10环时,全场所有的人都自发地站起来为赵洪瑞那9发子弹打了90环的冠军成绩热烈鼓掌。我立即跑上前去握着他的双手连声说:祝贺,祝贺。连长也跑过去说:你为我们连队增了光。
那天打完靶后,我们全连迎着西方的晚霞喜气洋洋的扛着打烂的靶子唱着“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胸前的红花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的歌曲凯旋而归。
第二天就接到团司令部作训股通知,要赵洪瑞当天到团军事训练基地参加集训,准备参加铁道兵大比试。
1965年部队在修成昆铁路时,赵洪瑞很快就被提升为干部。1974年修完襄渝铁路后,他就转业到北京市燕山石化公安局当了局长。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