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消息”部分,介绍包兰铁路从开工到竣工的不同阶段、各个部队工程进展动态。
今天,“通讯”注重通过人物、故事歌颂铁道兵战士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业绩。
“剪贴本”中通讯大约30篇以上,长则3000字以上,短的数百字,主要刊载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内蒙古日报》等报刊。作者,十之八九都是非铁道兵人士——仅此就特别有意义——因为我们所见到的写铁道兵的文章多数是“铁道兵”执笔的。
不苦的地方不修路。要想富修铁路。修建包兰铁路的艰苦,主要是自然环境恶劣,沿线干旱风沙大雨水少,夏季酷暑,气温高到零上30摄氏度;冬天严寒,低至零下40摄氏度。三盛公、三道坎黄河大桥,是控制工期的关键工程。1958年春,黄河解冻,冰排汹涌而至,威胁桥墩。铁道兵指战员们激战冰凌7昼夜,炸碎冰凌,保住了大桥安全。
30多篇通讯,从不同侧面,记叙铁道兵进军沙漠“天当被、地当床”安营扎寨,劳动竞赛争分夺秒抢进度,克服千难万险战风沙、冰凌,保质保量仅用450天就完成434公里铁路工程。
通讯《包兰线上的钢铁战士》,发表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作者尚力科先生时任《解放军报》记者、后来担任《解放军报》社副社长。该文是包兰铁路通车后的一篇“综合”报道,介绍了铁道兵修建包兰铁路的概貌,多个细节表现铁道兵的“特别能吃苦”。但阅读“剪报本”全部通讯,作为“收官”之作,还是略嫌单薄,比如未写“修建包兰铁路的意义”。原因是掌握的素材不丰。比较铁道兵作者的作品,显不够厚重。
包兰线上的钢铁战士
本报记者 尚力科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记者乘坐包(头)兰(州)铁路北段这条新线上的火车,来到了三道坎黄河大桥的工地。在这里,英雄的铁道兵战胜了内蒙古地区特大的风沙,征服了天险黄河,并且提前四个半月,架起了一座英雄的桥梁。
一年多来,铁道兵战士们在这里是怎样生活的,他们创造了那些奇迹呢?
风沙失去了威风
去年的春天,担负这座桥梁工程的铁道兵8502部队的官兵来到黄河边上,他们惊讶地看到,这里没有一户人家,有的只是一片荒凉的沙漠。除了在黄河东岸还能看到古代烽火台的遗迹和听到一些有关杨家将屯兵打仗的故事,多少世纪以来,这里一直是荒无人烟;狂暴的风沙和咆哮的黄河,却是这儿唯一的主人。
从战士们支起帐篷那天起,大风就卷着黄沙,像狼嚎般地扑来。风起处,沙尘滚滚,天昏地暗,连沙漠里的黄羊和野兔都吓得闭起眼睛,躲在沙窝里。风沙卷起了部队的帐篷,揭起了锅盖,刚刚煮熟的饭里落满了沙子。那些日子,战士们不得不在大风里睡觉,大风里吃饭,有时候碰到特大的风沙,连锅灶也支不起来;吃饭的时候,连牙都不敢对在一起。睡觉也同样的艰难,由于帐篷挡不住风沙,战士们往往在半夜里被沙子呛醒了,起来一看,满头满脸都是黄沙,有的战士就干脆戴着风镜和口罩睡觉。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战士们编出了许多英雄的歌谣:
人说内蒙风沙大,
铁道兵战士不害怕;
今天吞风吃黄沙,
明天彩虹草原挂。
战士陈中元在吃饭的时候,“咯嘣”一声,咬了块沙子,他一口吐出来说:“我叫你扛我的牙,等我修好了大桥,栽起了防风林,非把你制服不可!”的确,这些英雄的建设者们,从来没有向风沙屈服,他们在既无砖瓦,又无木料的情况下,奇迹般地用黄河的水,河边的泥打成了土坯,在沙滩上筑起了窑洞式的拱形营房。他们不仅有了办公室和宿舍,也有了食堂和澡堂,有的还建设了游戏场。短短的几个月,在这片荒凉的沙原上出现了许许多多这样的工地新村,人们不胜惊喜地称它们是“包兰线上的花园”。
今天,从贺兰山和狼山山口吹来的风沙,虽然还在战士们的耳边呼号,但是,它们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威力;隆隆的机器声,雄壮高昂的劳动歌声,早已压过了它。
战胜天险黄河
这支英雄的铁道兵,曾经在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抢修过清川江大桥,也曾在祖国各地抢修和新建过许多座桥梁,但是,在沙漠里铺轨,在黄河上架桥,却还是第一次。如果说风沙是战士们最大的敌人,那么黄河的激流、冰冻和春天的冰凌期,同样给建桥部队带来很多麻烦。
当严寒到来的时候,这里滴水成冰,黄河的冰层有一公尺多厚,连载重汽车都可以稳稳地通过。战士们冒着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在冰冻的黄河上施工,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在沉井里的战士,就像掉在冰窖里一样,每次从沉井里出来,每人的头上都顶着一层冰霜。战士们经常想起罗盛教烈士奋身跳进冰窖抢救朝鲜儿童的英雄形象。一连的副班长于国强和李长太,由于雨靴漏水冻得浑身发抖,脸色发青,但是他们咬着牙坚持作业。连长一看不对劲,忙问:
“水靴漏水吗?”
“不漏!”
“你们有病吗?”
“没有,一顿饭还能吃三四碗哪!”
“不对!”连长斩钉截铁地说,“你们是打摆子,快到小暖棚里烤烤!”
结果脱下水靴一看,他们膝盖以下已经红肿,一按一个白坑。连长心疼地责问他们为什么不上了补一补,他们回答:“少一个人就少一份力量。我们吃这点苦,比起罗盛教来算得什么!”
在那些寒冷的日子里,整个大桥工地上,不知有多少这样动人的故事。
到了春3月,一场新的防凌战斗又开始了。这儿的黄河有些古怪,它比上游封冻封得早,开冻却开得晚,一到流冰期,排山倒海似的冰块从上游冲下来,常常造成极大的灾祸。铁道兵战士为了使尚未打出水面的桥墩不被冲垮,工地上专门成立了“防凌指挥所”,黄河上游派出了防凌监视哨,并且调派炮兵投入防凌战斗。
防凌部队的战士们,要在上游的河滩上搭设帐篷,要在冰层上爆破;他们的生活既艰苦,又危险。多少个战士写下了这样的决心书:“当祖国需要的时候,我愿挺身而出,粉碎黄河之冰!”
流冰终于来了。这是战斗的讯号!成千上万的冰块,有的像桌子大,有的像房子大,大的大到五千到一万平方公尺,乒乒乓乓地互相撞击着,一齐朝下游涌来。到了咽喉的地方,他们互相挤压,各不相让,一直积成高高的冰壩,把黄河的水都堵了起来!这时候,黄河两岸炮声隆隆,上千包炸药的轰响声,震天动地,连营房里的玻璃窗子都震碎了。
全支队的人都来到河沿上支援这场人和自然的激烈战斗!在隆隆的炮声和冰块的炸裂声中,战士们在裂开的冰块上搭起了木板,带上救生圈,到大冰块上英勇地投送炸药包。英雄的战士们唱着:
脚踏黄河水倒流,
搬倒泰山当枕头!
看,他们在困难和危险的面前,多么豪迈乐观!正是这种顽强的革命意志,使他们终于战胜了天险黄河,使大桥安全地度过了流冰期。
跃进再跃进
今年春天,全国大跃进的消息和各条建设战线上的捷报,雪片般传到工地。家乡的来信,也纷纷向战士报捷。特别是毛主席访问各地工厂、合作社的消息,使战士们兴奋。
四川籍的战士跳起来说:“毛主席到我们家乡啦!”这一喜讯,鼓起了铁道兵的冲天干劲。三道坎黄河大桥原计划是10月底通车,大跃进以来,经过全体官兵热烈讨论以后,通车时间已由10月底逐步提前到“十一”——“九一”——“八一”,最后部队党委又根据群众的要求,明确提出了“苦战三月,确保‘七一’通车,给党的生日献礼”的响亮号召。
3月18日,全体筑桥官兵在黄河边上举行了跃进大会,部队首长把一面写着“奋勇猛干,提前攻占四号墩”的大红旗,交给了一连官兵。四号墩位于黄河的深水激流之中,墩身最长,又是全桥八个桥墩中开工最晚的一个,工程最为艰巨,战士把它比作三道坎黄河大桥上的“上甘岭”。党一连扛回红旗的时候,每个战士的心都烧得火热,每个人的劲都鼓足了,活像一群小老虎。
施工当中,战士们一上了桥墩,就把饥渴、冷热和疲劳全都抛在九霄云外,只是一股劲得猛干,连吃饭都叫不下来。支队长焦文照亲自在四号墩上指挥作战,并且集中了全支队的机械和人力,支援四号墩;各级政工人员,也在工地上插上红旗,挂起标语,安了有线广播,进行现场鼓动。整个大桥工地一片沸腾。战士们按不住心头的激动,又写了这样的快板诗:
黄河之水浪涛涛,
犹如群虎在咆哮,
沙尘飞扬歌声响,
筑桥战士力量强,
斗车来往如穿梭,
层层作业似罗汉。
5月28日,四号墩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快的速度提前完工了,整个三道坎黄河大桥已不是在“七一”,而是提前到6月16日胜利地通车了;全体建桥部队的官兵们,终于实现了他们向党的生日献礼的心愿。
(1958年6月17日《解放军报》)
编辑:岁月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