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仕燚:《我在美国做奶昔》一文,写得很好,很深情,很细腻。母子情深融入了文章的每个段落,感恩之情体现在文章每个具体细节里:打开视频,万里连线,把妈妈从睡梦中唤醒,喜报平安,你上完游泳课游泳回来。妈妈的牵挂还是那样的如同婴儿般呵护:"冷饮吃多了不好"。牵挂母亲,要强身健体,要慢跑,甚至回国时亲自陪妈妈跑步。妈妈的叹息:爸爸一早就去上班去了,为了家,为了你爸爸努力奋斗。特别是把你放飞国外读书,目的就像放风筝一样,让你飞得更高,飞得更远。但"风筝"的那根"线"一直是拿在父母手中的。祖国永远在你心中。学成回国,为国出力。期盼仕焱奋发图强。人生出彩!
难忘仕焱在上海、在我家生活、学习的四年时间(小学家教)
爱你的王伯伯、李老师。
2022年3月28日于长沙(王新明)
有一天, 回到学生公寓后,我一边忙着从冰箱里拿出冰冻的水果,准备自己亲自制作奶昔,一边拨通了在上海老妈的微信视频。视频接通后,我看到妈妈躺在床上,好像刚刚睡醒,也可能是刚刚被我的手机视频铃声吵醒。啊!“现在是中国北京时间早上七点”我喃喃自语的提醒自己。有时候我把中美的时差忘了。我在视频里对妈妈说:“我刚上完游泳课,游泳后回到公寓里。”我透过手机屏幕和妈妈说“我现在正在准备做奶昔。”妈妈的房间里很黑,我只能看到妈妈脸上的轮廓。我通过在空中移动我的手机摄像头向妈妈展示我的奶昔的食材。厨房柜台上放着香蕉、牛奶、冷冻蓝莓、冷冻草莓、一盒香草冰淇淋和一罐花生酱。妈妈像对待小孩子一样说道:“冰淇淋吃多了不好,太凉,对肠胃不好,要少吃。”我说:"妈妈我喜欢在游泳后、锻炼身体后喝一杯冰冰的奶昔"。
在我的记忆中,自从我去美国留学后,只要我和我妈在一起,时间超过一个星期,我俩便开始争吵。我们争吵的内容总是很琐碎。比如在家穿不穿拖鞋,早上喝冷水还是热水。我注意自己每当我和我妈在一起时,我便喜欢做与她相反的事情。然而在美国求学的这些年,妈妈不在我身边的时候,我都会用妈妈教给我的方式方法处理待人接物事宜。
(作者陈仕燚)
记得在上海,有一次,我选择吃完早餐后刷牙。这让老妈很不爽。她认为我应该先刷牙再吃早餐。她的理由是一个晚上 ,让口腔变得特别脏,所以闻起来臭臭的。如果我们不先刷牙,我们会把细菌“吃”进肚子里。为了回应妈妈的解释,我还居然以拒绝刷牙表示过抗议。真的也是小孩不懂事。
这时,妈妈起床拉开窗帘。我现在可以看到妈妈的脸了。脸上添了皱纹,头上添了白发。我在视频里问:"爸爸呢?"老妈说:“你爸今天很早就离开家去工作了。”说完,妈妈还深深地叹了口气。这不是我第一次听到她的叹气声。在过去的几周里,我每次给她视频通话,我都会听到妈妈对爸爸体谅的叹息声。“
真的,爸爸妈妈十几岁离开浙江来到上海打拼。努力奋斗,日夜操劳。真的不容易。
在视频里,我对妈妈说:"身体第一,您要挤时间去跑跑步。尝试尝试一下慢跑运动。”我真诚地对妈妈说道。妈妈说:“家里总要有人打扫房子吧。我要做的家务已经够多了。慢跑会让我感觉更累。”“这不一样,家务劳动和体育锻炼相结合,身体才能健康。我试图和妈妈继续争辩,但我停顿了片刻,还是选择了保持沉默无语。我记得在上海,有一个夏天的傍晚。我拉着妈妈去住房前的公园去锻炼身体。我花了一整天的时间说服妈妈和我一起锻炼。在我的不断要求下,我妈妈终于同意了我的提议。在我们出门之前,我看到妈妈穿着宽松的裤子。我说:“老妈,你把裤子换成短裤吧。”她从头到脚打量着自己,却没有注意到她的裤子对锻炼很不方便。“我挺好的。”妈妈耸耸肩说道。然而在我的不断唠叨后,妈妈最终还是把裤子换成了运动短裤。我们当时住在六楼的公寓里。在下楼的时候,我妈还在电梯里抱怨,害怕运动完第二天身体会腰酸腿痛。和孩子一起跑步锻炼,尽管当时不是很热心,一到公园,锻炼的人群中老老少少都有,和自己孩子一起跑步,看到孩子长大了,妈妈露出自豪的笑容。
此时,我先将牛奶倒入榨汁机,然后加入香蕉、冷冻的蓝莓和草莓。妈妈对着视频说:"你得先把软的食材放在底部,这样刀片就不会卡住"。我把水果一个个放进搅拌机里。最后我还加了两勺冰淇淋和半勺花生酱。我把手机从厨房柜台拿开。“我要榨汁了可能会有点吵。”我对着手机里的妈妈说道。妈妈会意的点了点头。
我是在爸爸妈妈细心呵护下成长的。当我远渡重洋,离开上海去美国读书的那一刻,才深深体会到在爸爸温暖的怀抱里成长是多么幸福。记得我在德州,当时我在奥斯汀-巴恩斯托姆机场排队办理安检手续。在等待的时候,我看到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对自动扶梯感兴趣。他可能以前从未见过人类输送机。他慢慢走向自动扶梯。当他离自动扶梯约7英尺时,为了保护他,他的妈妈用一只手把他拎了起来。当这个小孩被举到空中的那一刻,他开始哭泣。我看到他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与大多数在父母照顾下长大的小孩不同,我童年很多时候并不和我父母在一起。小的时候他们总是特别忙,并没有太多时间照顾我。在上小学的时候,我住在一位退休老师家里。只有周末的时候才能和爸爸妈妈相见。
(作者陈仕燚在家教李老师家)
长大了,父母放飞我 ,让我到美国读书,让我飞得更高 ,飞得更远。我像风筝一样飞翔,虽然离爸爸妈妈很远,但"风筝"的那根线爸爸妈妈始终牵着 ,始终连接着,祖国永远在我心中。
有一次,我美国的住家妈妈问我会不会对我的孩子做同样的事情:“把你的小孩送到另一个国家和一个不同的家庭居住。我迟疑了片刻回答道:“应该会吧”。奶昔准备好了。“慢慢来。倒奶昔的时候不用着急。”妈妈就像一个指挥官,指导我如何操作一个复杂设备仪器。我小心翼翼地将搅拌杯中的奶昔倒入玻璃杯中后喝了口杯中的奶昔。我感叹道“味道真好,真希望我能把它通过手机视频"递"给妈妈。让妈妈尝尝我在美国亲自做的奶昔。”
注:前言的作者:王新明
编辑:岁月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