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对志愿军战士热爱的心境, 2月20日,我专程来到沐川县沐溪镇一小区,采访抗美援朝志愿军老党员92岁的张大汉老人,1930年(庚午)生。
在纪念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时,箭板镇党委书记黄智专门来到张大汉家里,代表党委政府,为其佩戴“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并对他进行慰问,祝愿身体健康。
“抗美援朝”开始,1953年2月, 张大汉报名参加志愿军,3月从沐川出发,接兵部队的连、排、班长都是东北人,他们带领新兵从沐川走路到犍为县,军训任务1个月,乘坐汽车到成都、广元、西安等,后乘坐军列到达东北,又训练10多天。
入伍后,他分配在60军130师独立战炮营,与箭板中和村的战友王兴仲、郭道荣分在一个连,其余战友陈远安等分配在步兵。当时的60军130师独立战炮营营长卢正兴,3连连长赖国荣、4排排长朱明德。
佩戴“双纪念章”的张大汉
4月的一个晚上,部队从鸭绿江入朝,部队的主要任务在泰川住,帮助朝鲜修建洋市飞机场,老百姓协助扛木头棒棒。与此同时,韩国的特务也侦察到志愿军住在哪里,就给美军发消息,第二天几十架美军飞机,就来轰炸我军驻地、或者村庄。
在洋市机场,曾有3个韩国特务伪装成朝鲜军官,穿人民军服装,志愿军发现时,他们朝山上跑了,这些韩国特务,一到晚上,他们就发射各种颜色的信号弹,吸引美机来轰炸我们的阵地、驻地。
美机不断来轰炸,将有的战友被炸伤了、有的牺牲了;有的炸弹炸过了江(鸭绿江),一个多月,敌特侦察到我们的行踪,敌人飞机把驻扎在坑道内的张大汉他们班炸来昏迷了,全部堵塞在里面,差一点全班被埋葬在坑道内了,连队通讯员郭道荣来2排送信,在坑道外面喊:“张大汉,你们还在不在,活着吗?”他在外扒开泥土缝隙,找到了。最难忘的是,一次,美机来轰炸,他们躲进朝鲜的水稻秧窝田里,不顾一切地卧倒。
开始志愿军部队住老百姓的民房,后来自己动手,在朝鲜大山里面修建了志愿军坑道住房。上甘岭战役,黄继光等与敌人硬拼,战士们是从各部队抽调去的。他们在泰川洋市机场经历了2次大的战斗,苏联支援的卡其沙军用汽车,主要是拉炮车的,都由炮兵前后护卫,每当卡其沙炮车发射一排炮弹,马上就开车移走,保护战车。打垮了美帝,我们在一个海岛上住了一个多月,防止美帝反扑。50军在朝鲜打的来,许多战友负伤了。
张大汉因为个子大,作为炮兵,他首先成为一炮手,一门大炮,分别为一、二、三炮手操作,射击时,平均一分钟一门炮能够打出去20多发炮弹,一次战斗至少需要200多发炮弹,主要是为了保护坦克、步兵,坦克揭盖子。美国的武器性能好,飞机低飞就像在房子上面一样。
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双方代表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他们的部队在朝鲜几个月就停战了,然后就帮助朝鲜恢复重建,主要是修房子。
张大汉入伍的第二年提为副班长,1955年在驻地泰川入党,荣获了两次表彰奖励,1957年提为班长,当时的津贴费22元/月,归国时,朝鲜人民载歌载舞欢送志愿军,张大汉他们从朝鲜回到祖国,也直接复原回到沐川家乡。
到地方工作,参加乡政府开会,不久到五通桥学习培训了3个月,任箭板高级社社长,当时乡政府的书记是孙仲衡,第二年孙仲衡调任大楠区任区长,胡忠国任书记,张大汉提拔为副书记,还有一个祝远明,下放到五星村,第三年又任乡武装部长,县人武部部长李文生、政委李荣来检查箭板的武装,非常满意。1988年退休,儿子顶班到箭板食品站,后来在沐川县综合市场经营猪肉摊,儿媳罗容。
张大汉一起入伍的战友:兰克武曾任新凡乡武装部长;陈远安担任过新建公社武装部长,1960年参加全国民兵先进代表会,周恩来总理为他授枪,被誉为民兵英雄,王兴仲曾经担任过中和村支部书记。
张大汉说道: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非常关心重视我们抗美援朝的老战士,我希望祖国越来越强大,人民生活水平更加美好。
注:作者系四川省沐川县作家协会
编辑:岁月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