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疫情端午宜清欢


  

 

疫情端午宜清欢

 

  端午将至,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全年四大节之一。

  蓦然间,我想起了《离骚》诗句:“高余冠之岌岌兮,芳与泽其杂糅兮,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难道我们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当时在汨罗江畔,也是头戴草冠,身佩香包在放声吟唱?遥想屈原当时正是处在被流放的时候,处境凄惨,颠沛流离,不可能还“戴高冠,佩缤纷”。但他同时又是一个理想化的浪漫主义和完美主义者。苦闷中又不失洒脱的本性,苦中作乐,自编“艾”(爱)国的草冠,自戴香气氤氲的香包,完全是有可能的。虽已经贫穷,仍然不失浪漫的屈原,引用芳香的艾草,借喻表达自己对国家的热爱,对人民的热爱。我想,这就是民间流传下来的端午节“插艾叶,挂香

  包”活动吧?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叫法达二十多个,如古代文学家吴均的《续齐谐记》里记载:“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等等。那么,今天与大家分享一些常用而且有意思的别称,透过这些别称让你更加了解端午节,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端午节的习俗,有吃粽子,挂香包,插艾叶等活动。当然,南方还有更为精彩的赛龙舟表演。“端午节”这个节日,传说是我国人民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

  屈原,是我国古代战国时期楚国人。他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爱国主义诗人,当时在楚国官居闾大夫,为官清正廉洁刚,关注民生,很受老百姓的拥戴。而且他目光远大,刚正不阿,一直主张联合齐国,抗击强秦。不料却受到了朝中奸臣的陷害,被贬官流放到湖南的汨罗江畔。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当他听到楚国已被秦国大将白起攻陷灭亡时,心中悲沧万分,纵身投进洞庭湖上游的汨罗江里殉国而亡。传说中,当地的老百姓听说屈原投江,争先恐后的划着独木舟去抢救。因为害怕屈原的身体被鱼虾撕咬,人们又用芦苇叶包裹食物投入水中,喂食鱼虾。这就是人们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由来。

  过端午节是传承中华文明的形式之一,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外,各地还形成了自身独有特色的端午文化。
 



 

  挂菖蒲插艾叶。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还把菖蒲刻成小人儿、小葫芦等形状,挂在儿童脖子上,以求吉利;有的还用菖蒲根泡酒,以为喝了能健康长寿。菖蒲的叶子形状似剑,民间方士称之为水剑,说它可斩千邪。菖蒲身上这层驱邪避害的文化含义,也使它人

  成了们过端午节时必不可少的一件物品。

  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喝雄黄酒。老北京人还有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习俗。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蹤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放风筝。在中国南方一带,端午节儿童放风筝,称为“放殃”。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画额。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
 


 

  佩豆娘。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凡以缯销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
 


 

  躲端午,是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简称“躲午”,亦称“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归家躲端午之俗。此俗宋代似已形成,陆游《丰岁》诗有“羊腔酒担争迎妇,遣鼓龙船共赛神”之句。
 


 

  端午节的食俗。

  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吃五黄。浙江有的地方吃“五黄”,指黄鱼、黄鳝、黄瓜、黄泥蛋、雄黄酒,俗信以为可以祛五毒。有的地方小孩吃过粽子,会把粽箬往桃树干上去贴,一边还口中反复念叨:“你疰我不疰!”这也是某种古老的语言巫术残存。
 

  吃五白。端午节民间还流行用“五白”来搭配,即白切肉、白蒜头、白斩鸡、白豆腐和茭白。端午食“五黄”,再配上“五白”,可清热降火,健脾胃。
 


 

  吃面扇子。甘肃省民勤县一带,端午节这天都蒸“面扇子”。面扇子用发面蒸制,呈扇形,有5层。每层撒上碾细的熟胡椒粉,表面捏成各种花纹,染上颜色,十分好看。这种食俗据说是由端午节制扇、卖扇、赠扇的风俗演变而来的。
 


 

  吃茶蛋。除了吃粽子之外,还要吃茶叶蛋。蛋有鸡蛋、茶叶蛋、鹅蛋、咸鸭蛋等。最初的关于端午节吃蛋的习俗,应该就是为了躲避重午的瘟疫,在这个接近夏至的节日里,阳气高涨至正端,阴气初施,阳气隆盛,天地气交,补充蛋白质就是最当务的要事了。在东北地区,每到端午节,人们都会煮茶叶蛋吃。
 


 

  吃大蒜蛋。河南、浙江等省农村每逢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早餐食大蒜、鸡蛋、烙油馍,这种食法据说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吃打糕。端午节也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槌打制而成的米糕。
 


 

  吃煎堆。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煎堆”。所谓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下油锅煎成一大片。相传古时闽南一带在端午节之前是雨季,阴雨连绵不止,民间说天公穿了洞,要“补天”。端午节吃了“煎堆”后雨便止了,人们便说把天补好了。
 


 

  吃薄饼。在浙江省温州地区,端午节家家还有吃薄饼的习俗。薄饼是采用精白面粉调成糊状,在又大又平的铁煎锅中,烤成一张张形似圆月、薄如绢帛的半透明饼,然后用绿豆芽、韭菜、肉丝、蛋丝、香菇等作馅,卷成圆筒状,一口咬去,可品尝到多种味道。
 


 

  其别称还有端阳、重午、浴兰、解粽、端礼节等等。

  遥想洞庭湖上,汨罗江两岸,端午节这天应该是千帆竞赛,百舸争渡,人山人海,竞看龙舟。是属于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汨罗江是一条充满了大爱的河流,它成全了大诗人忠心爱国的情感。才有了绝世之《离骚》千年流传,万古吟唱!

  今年疫情之下的端午节,是整个热天的开端,其中都寓有古德智慧经验的传承;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应倡导屈原那种时不我予无知音,举世混浊我独醒,浓烈而悲沧的爱国主义情怀,提倡“宅”在家中享受一家人和和美美的清欢。

  古人说:“和气致祥,乖气致戾。”意思是:和睦带来吉祥,不和招致祸患。和气带给一家子健康平安,家庭和睦才是孩子的起跑线。家和万事兴,家兴人平安,人安家圆满!

  林语堂曾说:人生的幸福无非四件事:一是睡在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给你说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有爱才有家。很喜欢一句话:“有人问你粥可温,有人与你立黄昏。”这大概就是家的感觉,像是温暖的避风港,不管在外面怎么累、怎么崩溃,回到家里,总有人能抚慰那些伤痛。

  我的胸憶间不由得一下子也充满了一股浓浓的家国主义情怀来。家是最小国,有国才有家,有爱(艾)最永恒!

  我抬头向着南方,挥一挥手中芳香的艾草,仿佛看到一位头戴草冠,踏歌而行的古人,正衣袂飘飘一路走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道出了他历尽坎坷,经过生活种种的挫折,在人生的道路上他不断的探索和思考。同样在端午节“宅”在家中吟诵这首诗,感觉格外的恰确。不过屈原是爱国而“上下求索”,我们是爱家而“宅”家不聚会的清欢。都是为了爱,而无悔!

  端午节的记忆,可以不只是吃粽子,还有道不完的亲情;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家庭难以割舍的温馨。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疫情端午,愿君安康!


       图片来自网络

       版面图片限量,更多内容请关注美篇


       美篇链接、请点击查看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