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铁道兵女兵(下)

 

        开博客一年多,几乎每周发文章6篇,唯有周六休息——只在微信朋友圈转发文章。今天是例外了——铁道兵女兵魅力无敌!

        缘起为铁道兵二师女兵视频写解说词。写罢,就将自己收藏的照片和网上下载的照片,配文章一起发。不曾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浏览量、公众号订户、留言等都大大超出以前的博文。女兵,铁道兵女兵,触动了五湖四海——甚至异国他乡的无数铁道兵战友的心。

        铁道兵这个说不尽的话题啊,又在“女兵”身上再次燃烧起来。战友们在留言中表达了各自的心声——

        最美是女兵。美籍华人、铁道兵作家陈九微信留言:“再美的女人也比不上中国女兵”;更多的战友用“花”“风景”来赞美与自己朝夕相处或惊鸿一瞥的女兵。女兵们阅读、观赏照片,触景生情,为自己的军旅生涯,虽艰辛却对国家的贡献而平添几多欣慰。最多的战友,是看到花容月貌、英姿飒爽的女兵,想起流逝的青春,火热的军营与铁路建设工地,感慨万端。还有一些战士提供了新的资料:铁道兵二师女兵援越抗美;铁道兵团时期的铁甲总队的女兵。

        打开铁道兵女兵的话匣子,我真有说不完的话呢!女兵们都不再年轻了。可是,许多铁道兵女兵青春常在,她们在做着并不像年纪大的人做的事儿:林建军、段海燕、关丽荣等等,《苦乐年华——铁道兵女兵风采录》、《铁道兵英烈名录》等书籍的出版,倾注了他们滚烫的心血……

        谢谢战友们发来照片。百看不厌的照片;每张照片,都能写一个或缠绵或豪迈的故事。期待我们都努力,将“铁道兵女兵的事业”进行到底!

 

     
         留言精选——

         童心

        铁道兵的女兵,军中一道风景。似花的年华,保家卫国拼命。拼命,拼命,巾帼须眉一争。

        湛卢山人林丛

        梅主任编发的第三张照片,经振江战友介绍,是一张当年风行一时于军内外报刊的”明星照片“。放在摄影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仍不失为一张上乘的好照片。其一,取景很美,翠绿山峦,几只麋鹿(俗称四不象)悠闲寻草,多美的鄂伦春族的生活环境。其二,画面人物情感交融自然,当年的军民鱼水情就是这个样:笑语欢歌多开心。其三,拍摄技能很不错,七十年代彩色摄影在国内尚未普及,国产彩卷片基色温不是很稳(偏红),但这张彩色照片在用光及色彩上都处理不错(色彩还原及好)。

        振江

        梅主任编发的第三张照片是铁三师十三团卫生队女战士刘戌〈左〉和孙彩波〈右〉在为鄂伦春族老乡看病。当时在古莲区〈今漠河县〉北深山老林中居住的老乡,缺医少药,十三团卫生队经常派医疗队巡诊,深受少数民族爱戴,从而更加密切军民关系,特别是与守狩猎为生的鄂伦春、鄂温克族的关系。这张照片1976年被刊登在铁道兵报、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上,引起了三师特别是十三团上下的强烈反响,受到了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高度赞扬!三师十三团还有一位值得一提的女高级工程师、二等功荣立者托娅。她和丈夫同在十三团,都搞技术工作,丈夫先后任十三团、中铁十三局总工程师。一儿一女也随部队走了几十年,把两代人的青春奉献给了部队,奉献给了大兴安岭,也是非常值得敬佩的人!

        雨佳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武装爱武装。毛泽东的词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女性青年志向愿望的真实写照。当年,军中女性中大多是理想使然从军报国;当然,也有人把此作为就业和逃避“上山下乡”的路径之一,社会上有一定权力者和部队上的领导,可较容易的把子女送入部队,基层工人、农民把女孩送入部队的就凤毛鳞角了。无论如何,能在铁道兵服役的女孩仍是值得称颂的。她们沒有条件享受大城市大机关部队女兵能享受到的繁华和舒适,她们和男兵一样住帐篷或简陋营房,与大山荒漠为伴。然而,艰苦环境锻炼了她们的意志能力,青山绿水映衬的她们更加美丽,铁道兵中女杰倍出,军花盛开!我想,在铁道兵的‘’群芳谱‘’中除梓祥老师文中所提相铭、李东东、严歌苓、孙悦、余珊呜,还应再加上解放战争时期铁道纵队文工团初创时入伍的黑龙江肇东的那群学生姑娘,以及后来的胡清碧、李小雨、王军等等、。她们或文或武,群芳爭艳,星光熣灿,在铁道兵或解放军的浩瀚星海中永远熠熠闪光。自豪吧,铁道兵的女战士们!

        草影子

        山花烂漫,神采飞扬,一如彩虹高挂,缤纷绽放。在千峰万壑间,在春华秋实里,钢轨的枝条上,绿叶繁茂,而那朵朵红花含露微笑,在注视和仰慕的蓝天苦涩且幸福着。一种力量,一种激情,一种梦幻,一种青春期的躁动……在隧道掌子面、在路基大桥上、在轰鸣的灯火间,干劲冲天、歌声冲天、豪情冲天。这是因为铁道兵女兵们的战地风华和别样美丽的驱动,抑或是精神和灵魂的张扬。美好的情素给了人们巨大的力量!在青山绿溪旁,在皑皑雪野间,在戈壁红柳里,那两片鲜红的领章,于白布衬衣的三角外,青春的面庞活力四射……那身影、矫健!那歌声、柔美!钢铁之师里还有比这再美的元素么?忆当年自难忘,思战友情满怀!

        (舍-得)张新榮

        读毕“铁道兵女兵“(上、中)和微信朋友留言,对我感触颇深的一件事,那是我当上铁道兵在卅团修理当文书后的一天,阑尾炎再次发作,经连首长批准,我被就近送到团卫生队。经确诊为阑尾严舌溃疡,须施以手术,否则危及生命。这时,负责病房的两位护士热情友善地对我讲解好情绪与治病康复的关系,而且给我讲述铁道兵杨连第、张春玉的感人故事,啟发引导我向英模学习,给我以自信、勇气和力量。我不但顺利手术,而且迅速康复,很快出院归队。铁道兵女兵五十年前对我的关心、照顾,我至今难忘。

        亚青

        拜读梅老师的佳作,非常感动!铁道兵二师还有一段光荣历史——“援越抗美”,1965年4月至1970年7月间,铁二师奉命,赴越南“援越抗美”,修建新铁路或改建法国人建造的“米轨”,便于中国的援越物质源源不断运往越南。施工多在美机轰炸下进行,吃住在山洞、帐篷里,条件异常艰苦!约297名干部、士兵壮烈牺牲,长眠在越南国土。女兵也去了不少,这些人都健在,应为她们写上一笔! 2012年4月,原铁道兵二师师、政、后、医院、宣传队等四十多位战友,组成援越抗美老战士赴越团,踏上阔别四十多年的战斗故地——越南,寻找曾经战斗过的驻地,拜祭牺牲的战友!

        草影子

        梅主任满含深情的文字,如同一幅幅靓丽的画面,让当时的我们心潮澎湃,回忆也充满苦乐年华的浪漫。我们当时在科尔沁草原修建通霍铁路,工地在霍林河和骆驼脖上的草原深处,与外蒙交界。那里方圆百里沒有人烟。白天兵看兵,晚上看星星。生活异常单调。女兵们也和我们一样,青春的躁动,心灵的孤寂,咬蚀着每个人的情绪。有一次,一个蒙古族姑娘打马路过营区,男兵们呼哩哗啦都出来看,行注目礼。女兵们也都跑出来观看。此时,做饭的女炊事员也出来看热闹。当哒哒的马蹄声远去,蒙族姑娘的身影消失在草际线,大家才收回目光。回到厨房间,饭已经烧煳了。以后只要有人喊一声"饭煳啦",大家就知道蒙古族姑娘光临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段艰涩的经历。女兵和男兵一样,走小路修大路,在人迹罕至的偏僻荒寂的环境里,磨砺着经历着人生的盛典,直至意志的锤炼和锻压!这血色的青春,这难得的收获,给了人生丰满的营养!

        快乐人生

        看了《铁道兵女兵》(上、中),仿佛又回到当兵的岁月。我当兵时一直在团宣传股和师宣传科,宣传队、电影组、保密室、广播室、勤务连(特务连)和卫生队等都有女兵。铁道兵女兵是军中的靓花,兵中的木兰。正如梅主任文中所说“不能谈情说爱的青春,只有出力流汗的回忆”。句句实话,字字真切。细读视频解说词,说出了女兵的艰辛,道出了女兵的心情,解释了女兵的奉献,汇聚了女兵的业绩,佐证了铁道兵的“丰收果里有女兵一半”,记录了女兵成长的足迹。文中那一张张“咱当兵的人”老照片,似人如临其境:山沟里的女兵,施工技术是工匠,不爱红装爱铁将;总机房的女兵,手中话线连四方,传递军情如“海燕”;卫生队的女兵,巧手医护为官兵,救死扶伤胜亲人;宣传队的女兵,文艺宣传正能量,深入工地演出忙;机关的女兵,勤务文秘好样子,处处都有女英豪;活动中的女兵,军事训练和体育,女兵参加添光彩。

        沫河

        我在上一篇留言里提到一位兵部首长的女儿,她姓刘,她曾给我们讲,在东北农场干农活,什么都能干,一两百斤麻包粮食和男兵一样扛起来跑。我当时就感觉大首长子女怎么也这么很能吃苦呢,要知道他父亲当时就是铁道兵副司令员,是我国开国将军啊!

        吴 军 (铁兵战士 )

        梓祥战友 :清 晨 好 !一觉醒来 ,在朋友圈里看到您的这篇 《铁道兵女兵 (中)》的博文。您给二师女兵视频写的解说词如诗如画 ,既有潺潺流水的温柔 ,更有铿锵如钢铁的时代强音。自铁道兵在峰火硝烟的解放战争中诞生始,我们这支钢铁部队就有了女兵一一军中之花。她们虽然从事着通讯 、卫生、宣传和后勤保障之类的工作,但血染的战旗上也有她们的风姿风采。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成千上万的英姿飒爽的女兵。在铁道兵的女兵中,也涌现出无数立过战功的巾帼英模。谁说女子不如男?在和平建设时期,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援越抗美战争中, 这些女兵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大显身手,屡建奇功 。 她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出一篇篇壮丽的篇章。

        槛外人

        梅梓祥战友这几天泡在了“女神”堆中。真没想到,制作视频请您写解说词,经您推介后,迅速引发了“全铁”范围的女兵潮!一时间老照片、老故事、老战友的话题覆盖网络,大家纷纷给我留言,请我转告您,感谢您关注女兵,再现我们当年的风采。我父亲战友的女儿,我的发小大姐给我发来信息:“小朋友,刚才看见朋友圈你发的铁道兵女兵帖子,给你个信息:1950年左右,有一批军政大学毕业生分配到铁道兵当文化教员,有一半是女兵。我妈就是华东军政大学毕业分配到铁道兵的。好像还有肖兵和沈小慧的妈妈。她们都是1949年入学的。好像有华东、华中、华北、军政大学。这都是抗大的延续”。 多好的素材呀 ,赶忙缠着讲故事。 战友们对女兵的赞美与肯定,对铁道兵的热爱与怀念,多少年了丝毫没有褪去反而愈演愈烈!军魂不散,军魂不散哪!很高兴今天和梅梓祥老师在一个“频率”上,找战友,传照片,看留言,回信息,忙的开心忙的快乐忙的有价值。

        铁哥

        为铁二师“铁道兵女兵”视频写的解说词文采扬、激情澎湃,像一首催人奋进的诗。如没当过铁道兵的人,是绝对写不出如此美文!1978年后铁道兵“女兵”在部队属珍稀,我在二师十团一中队,某次活动,团卫生有几个女兵參加,走在队列左侧,连长整队,队列向右看齐,而很多男兵却不由自主向左看齐。女兵,军中之花!

        王纪琳

        梅战友你好,可以这样叫你吗?我是铁一师的卫生兵,70年底到76年五月,现在北京。看了你的文章和照片,非常感动,勾起我军旅生涯的回忆。我有幸参加了第三届全军运动会,在长沙体工队训练时结识了其他师的战友,可惜那时没有什么通讯工具,没有再联系了。现在年龄大了,特别怀念那些战友,记得二师有个叫蒋群的,能帮我打听一下吗?谢谢啦!希望看到你更多的作品。

 



 







 


 


 

因网页版面有限,更多内容请关注美篇


美篇链接:点击查看

 

照片由作者提供
(本版编辑: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