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5、再上青藏线重温关角情(激情岁月篇)



金虎

关角~在藏语中意为“登天的梯”

 

        关角山就像一座天然屏障,横亘在天峻草原和柴达木盆地之间。这里常年缺氧、环境恶劣,年平均气温只有0°C,为修建“青藏铁路”必须修建一条穿越关角山的隧道。
 


受自然环境和当时施工条件制约,工程建设于1961年被迫停工。



 

        于1958年开工建设的老关角隧道位于青海省天峻县境内,隧道全长4010米,平均海拔3600米。

        1974年初工程复工建设,铁道兵十师(以47团为主体)修建隧道时,最先进的机器就是风钻,其余全是依靠洋镐、大锤、钢钎、抬筐等辅助设备。

        1977年7月隧道主体工程完工,前后跨度近20年,是高原工程建设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

 



        随着2015年元旦,“新关角隧道”投入运行,“老关角隧道”完成了承载了近四十年的历史责任。

        如今的老关角隧道是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遗迹,已成为青海省的一个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2021年7月12日下午,当年的铁道兵又回来了!





重返青藏线再续关角情

(雷积贤)

        尊敬的老首长,尊敬的战友们:

        大家好!

        在全党全国人民还沉浸在欢庆建党百年的激情之中的时候,我们--原铁道兵十师的战友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汇聚在高远广阔的天峻草原,集结在巍然耸立的关角山下,肃立在战友们曾经为之挥洒汗水,浴血奋战,奉献青春乃至生命的青藏铁路关角隧道前,回顾那逝去的激情岁月,重温那在泥与水,血与火的战斗中凝结的战友情缘,缅怀那迎风傲雪,战天斗地的火热生活。此时此刻,我们心潮澎湃,热血奔涌。虽然,我们大都已年逾花甲,年过古稀,甚至到了耄耋之年,但是,我们青春无悔,我们无比自豪。

        青藏铁路,纵贯世界屋脊,曾经是中国几代人的梦。从清朝末年的仁人志士,到国民革命先驱孙中山,都曾经描绘过修建蓝图,只有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梦想才变成了现实。而我们,作为青藏铁路建设的中坚力量,我们铁十师的勇士们,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四年,三上青藏线,为实现国人梦想,铺就高原天路,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革命精神,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几代人的梦想!

        就在我们现在站立的这个地方,关角山,这个青藏铁路一期工程的咽喉要道,这个被西方国家认为不可能的地方,就是我们,英勇无畏的铁道兵战士,在施工技术相当落后,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工作环境非常恶劣的困难情况下,凭着铁道兵前无险阻的一往无前的牺牲精神,用我们的血肉之躯,用我们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人间奇迹,硬是在世界屋脊上建成了号称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隧道--关角隧道。而发生在1975年的大塌方,直接惊动了北京,惊动了中央,周恩来总理直接遥控指挥抢险。铁道兵首长、兰州军区首长和青海省领导亲自坐镇现场。这次大塌方更是震惊世界,即使在当时通讯条件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依然受到国际上的严重关注,西方国家更是等着看我们的笑话。然而,就是在那样的情况下,我们一营,尤其是一连二连的指战员,洞内洞外心心相通,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抢险大战,战友们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全,和洞内被堵的战友密切配合,与塌方进行殊死搏斗,特别是洞外抢险的战友,不吃不喝,轻伤不下火线,连续奋战几十个小时,在洞内战友的配合下,硬是战胜了塌方,保证了洞内127名战友全部安全脱险,谱写了“一曲共产主义精神的赞歌”!涌现了以李再益、袁武学等人为代表的一大批当代功臣英雄。










 

        今天,他们怀着对这个在自己人生中刻下了深刻印记的地方的无尽眷恋,怀着对和自己并肩作战的战友们的深厚感情和深切思念,也来到了这里。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一连李再益、袁武学、孟树林、李世忠,二连郑仕友,五连张学成战友和大家见面亮相。





 

        这次塌方的第一功臣应该是李再益副排长,是他第一个发现塌方险情,并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当机立断,组织人员后撤,避免了一次严重的伤亡事故,为这次战胜塌方立下了首功,下面请李再益战友发言。

        洞外钻在“小导洞”最前面强险的袁武学战友发言。

        李树谦等战友发言

        张生林是参与老关角隧道修建的原铁道兵十师战士,受到过17次部队嘉奖,曾为了抢救一名遇险的战友,被塌落的石块砸中,左脚和右臂粉碎性骨折,造成残疾。张生林复员后转业到铁路部门工作,在近40年的岁月里,将自己的命运和青藏铁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的战友们都还没看到隧道开通就牺牲了,为了那些牺牲的战士,我也要把关角隧道守护好!”张生林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和工友们一起在关角沟默默坚守,保障着隧道安全、线路平稳。直到2015年初,张生林站完了作为铁路职工的最后一班岗,离开了自己热爱一生的铁路事业,离开了交织一生的关角隧道,光荣退休。

严德元介绍了“关角隧道”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等相关情况。




文艺节目《铁道兵我爱你》




































 

        预祝青海省海西州天峻县发展的越来越好!

        接下来请继续欣赏:

 

再益示警居功至伟,

潘工组织镇定自若,

洞内战友各显身手,

积极自救支撑镐凿!

师团首长靠前指挥,

突击抢险官兵踊跃,

竭尽全力不甘人后,

奋不顾身当数武学!

                 战友:李如银


 

照片由作者提供
(编辑: 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