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座城市,都有一个历史渊源的美名;每一座城市,又都有自己标志性的象征。从而,让这座城市融入你的生命!
我的故乡长春,有一首不事张扬,意境悠远的市歌《我们在长春相遇》,其曲其词的美妙,时常让我在哼鸣中溢满乡音,乡情!
我曾经走过了南北西东,也到了江南水乡,古镇名城,也曾异国领略他乡的风情。然而,静静的想一想,还是最爱故乡长春,这座北国的春城。
在我生命中所遇见的城市,一是出生的地方松原;二是从军的地方首都北京;三是立足事业及养怡之福的地方一一长春。
第一次见长春,还是1972年,年19岁,当兵的第三个年头,回老家松原探亲,途经中转长春。那时,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归家心切,自然对长春没有更多的印象。
第一次感受长春,却是10年后,我从北京部队转业到长春。记忆中感触最深的是时值隆冬,我身穿一件军大衣,乘坐有轨电车去上班,站在车厢里倍觉寒气透骨,车窗挂滿了霜花,望不见外景,只有耳际萦绕着车行进中,带有强烈震动的车轮碾压轨道声,孤寒中的噪音,无形中更增加几分苍凉之感。很长一段时间里,北国春城一一长春,却在我的脑海里浮现的是萧瑟与苍凉!
真正的熟悉、了解直至热爱长春,是三十多年来地地道道的生活在这个朝夕相伴的城市,才深深体会到这座享誉北国之春城的长春,其独特之美。
我感觉到长春的美,首先美在北国的春城。
长春,宛若一颗镶嵌在中国东北平原腹地的明珠,在不足二百年近代城市历史的发展变化中,以其年轻而美丽跻身于国内特大的城市之列。
向来以春城著称的长春,全国森林绿化率最高,绿化面40%以上,居于亚州大城市的前列。椐统计长春市拥有26、5万公倾的树木,其中包括黑松、云杉、冷杉、侧柏、水曲柳等众多名贵树木。
盛夏只要你走进长春,具有代表性的几条街路,诸如人民大街、延安大街、春城大街、净月大街、生态大街、亚泰大街、畅溪街 、中科大街、红旗街、南湖大路、自由大路、工农大路、解放大路、尉山路、伯硕路、福祉大路…绿树成荫,遮天蔽日,无不彰显出北国春城的绿色魅力。
而今, 长春现代新型小区的建设,更加园林化。置身于小区中宛若公园,小桥流水,芳草萋萋,万木丛生,层林尽染,令人心旷神怡!
长春的美,美在文化清醇。
长春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曾是伪滿州国首都,具有众多历史古迹、工业遗产和文化遗存,是近代东北亚政治军事冲突完整历程的集中见证地。
座落在长春市宽城区光复北路的伪满皇宫,呈现了一部中国清末的尘史。
中国第一辆汽车、第一辆轨道客车、第一辆有轨电车、第一列地铁列车、第一辆磁悬浮列车的生产,中国第一部电影、第一部动画的拍摄,中国第一座高山滑雪场的建造,缔造了中国工业文化的摇篮。
长春是一座闻名全国的"雕塑城"。长春雕塑公园及城市内部汇聚了来自世界五大州216个国家和地区700位雕塑家1300多件雕塑作品,成为亚州第一个拥有罗丹大师塑雕作品的城市。
长影世纪城,国家十大影视城榜首,是中国第一家世界级的电影主题娱乐园。
繁华街市红旗街的万达广场,书嗜24小时的书店,让你夜入书香,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进湖西路南湖公园一侧的长影音乐厅,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优美旋律中回味老工业基地的豪情壮志。茶余饭后逛逛东北风,听一听二人转,九曲十八调,会让你陶醉在地道的民间艺术。市民文化角,吹拉弹唱,东北大秧歌,则让你领略长春的火热生活。高雅的艺术殿堂,让你享受黑土地的艺术风情。
这一切的一切,会让你感知的是地域文化特色,触摸的是高雅艺术灵魂。
长春的美,美在长春的人。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长春人骨子里透着乐观,话语间带着幽默。民风淳朴,民情醇厚。
长春是一个少数民族较多的城市,拥有满族,回族,朝鲜族,蒙古族,锡伯族5个世居少数民族。建国前夕,大量的河北 、山东移民涌入。建国后,由于长春区域工业、文化的快速发展,又有各地移民大批的融入,相比东北其他城市移民来自五湖四海。因此,这座城市的人具有着包容性,开放性。长春人古道热肠,豪爽、大方、好客,待人热情,饮誉国内外。
如果你乍到长春,无论是你下榻酒店的服务员,还是街头巷尾摆地摊的大爷大妈,都会为一个外地客详细指点行程线路。如果你稍加留意,你便会感触到无论在火车上,还是在异国他乡,熟悉的乡音会一下子拉近距离。如果你到长春,无论你来自何方,只要有一个长春人认可的诚实和谦逊的态度,就会立刻接纳你,尤其在酒桌上称兄道弟,掏心窝子唠家长。
长春是十大美好生活的城市之一,曾被评为最有人情味的城市。作为东北人的代表,长春人有着乐观的生活态度,让人感到滿滿的正能量。几年前,曾有个人在长春偷了一辆里面装有婴儿的小面包车,各大媒体纷纷发出寻找婴儿的报道。一位刚生育不久的妈妈放下自己的孩子,到外面去帮助寻找婴儿,只为在找到婴儿时能喂上一口奶。
回想当年我从部队转业至长春,素昧平生的人,曾给了我生活上的帮助。诸如当年送给我打书架木料的一位善良的厂长,至今都让我感恩在心。几十年里,我结识了很多非常友善的明友,他们都曾经给予我不同帮助,给予关心与支持,直至我退体归家的今天,仍一直默默关注、关心着我。
在长春,我遇到了几位欣赏我的老领导,他们引领改变着我的人生轨迹,给我创造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让我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无论是我的老领导,还是我们同事、朋友,他们是我生命中的贵人,是我一生都会铭记的人。每每想起这些,因为他们,我会更喜欢这个城市。
长春,是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节点。我爱长春,因为这里独具的地域文化,这里的山山水水,还有这里的人。
作者简介
張誠,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所学专业:汉语言文学 、经济管理。现任吉林省雅韵朗诵文学诗社和吉林省金禾艺术团艺术总监;吉林省桑榆文学社顾问;全球辽社诗歌网络文化传媒集团执行总裁兼秘书长、主编审。
16岁文艺兵应征入伍,在舞蹈相关领域学习,研究与实践,并兼任管理。历任铁道兵师宣传队副队长;铁道兵师政治部组织、宣传正连职干事。
30岁从部队转业至地方。历任吉林省京剧院党委书记 、副院长;吉林省民族乐团团长;吉林省交响乐团党委书记等职务。
在吉林省直艺术院团任职多年,曾参加策划、组织多项多次国家重大演出赛事和省内外大型演出活动。
曾受国家文化部派遣,率团出访朝鲜、日本、摩洛哥、土耳其、苏丹等国,进行中外文化艺术国际交流。
1976年,曾在北京执行"五、一″重大游园文艺演出任编导,成绩显著,荣立三等功勋章。
2006年,曾策划主抓儿童京剧《孙小圣的梦》,演出突破百场,创造了儿童戏闯市场演出的新纪录。
2009年,曾率团赴朝鲜平壤,参加国际艺术节演出,组织工作突出,庸荣个人贡献金奖。
作品散文、诗歌,在《中国文艺报》《中国京剧》巜今日国土》《吉林戏剧文学》《吉林名人》《吉林日报》《城市晚报》《长春日报》《长春晚报》《今天》《长春人民广播电台》等报刊 、杂志及《新华网》《今日头条》等各大网络传媒刊发。
代表作品:散文《蒲公英,美在人间》《京剧唱词,令人掩卷而神思飞扬》《苦乐的童年》《春风,春芽,我》《生命的亮色》等;诗歌《心中的家乡》《我和我的祖国》《当兵的岁月》《远方》《今夜,有一盏灯为你而亮》巜读你一一致父亲》《有妈才有家》《相约重阳》《在我写诗的远方》等。
作品《喜欢》《在别人面前》被收入荣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奖的《上海滩诗叶》。作品《归来,带回谦卑与感恩》被收入《中国当代诗词精品库(武汉金色大脑杯抗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