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李义所(周山至水)
一三年夏季,有幸与战友们结伴一路北上,经廷安到榆林直奔内蒙。一路上走走停停,所到旅游点都要游览一下。一路欣赏着沿路的美丽风光,领略着祖国山河的壮美,大家一路说说笑笑很是开心愉快,一路风光一路情,一车欢歌满座笑。珍惜在一起的时光,留连在一起的快乐,愿我们在夕阳的路上永远结伴前行。
华夏儿女都是"炎黄子孙"。炎黄,指的是炎帝、黄帝是传说中的古代两位部落首领。他们相互战斗,后来相互融合,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势力扩大到中原,又逐渐融合了其他部族,创造了我国古代的灿烂文化,形成华夏族的主干,即汉族的前身。黄帝被称为始祖,所以我们都是炎黄的子孙。
先祖皇帝播百谷、造文字、制衣冠,建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术、制音律、创医学是中华文明的先祖。归天时,子民不舍,扯袖拽衣,泪水成河,绕气势雄伟,浑厚壮观的桥山环流。若称一条河叫泪河似乎不合适,于是叫了沮河。沮,取水和泪两字之意。黄帝衣冢陵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的桥山下,沮水河畔。号称"天下第一陵",是华夏儿女祭祀祖先的场所。
穿过庙前广场,迎面便就是轩辕庙,正门门额上"轩辕庙"三个大字,建筑以汉代风格为基调,屋面采用歇山顶,门前有六根柱子,屋檐四角隆起。柱子前有六级台阶,庄严雄伟。

当年人文始祖黄帝手植柏,经千年风雨依然苍翠挺拨。
进入山门,一眼看见轩辕黄帝手植柏。传说是黄帝亲手栽植,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被人惊叹是"世界柏树之父"。古柏苍翠健旺,树枝上挂满晶莹剔透的雨珠。桥山古柏也就是黄帝陵古柏林,占地面积160公顷,生长古柏八万余株,其中千年以上的古柏三万余株,是我国覆盖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柏林,是黄帝陵最有价值的历史遗存、最珍贵的自然与历史景观,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的见证。

黄帝陵天圆地方博物馆。
黄帝陵
乔山环绕帝王陵,
人文始祖手植柏。
有幸前往去瞻仰,
三叩九拜表寸心。
天圆地方建伟业,
战天斗地创中华。
旌旗遍布乔山地,
华夏儿女同根源。
与俄罗斯留学生在黄帝陵。
轩辕庙大殿之北,是祭祀大殿。祭祀广场,开阔平坦,两排明黄的旌旗猎猎,广场东侧9尊2米高的青铜牛鼎,敦敦实实地浇铸在基座上。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意义。九鼎,天下定。
在廷安红色革命博物馆前与战友的合影。
在当年七大会议的讲台上,感受一下先辈们的风彩。
到廷安
宝塔山下廷河水,
革命搖栏党的家。
聆听讲解忆当年,
不忘初心跟党走。
七大会议毛主持,
奠定革命挽救党。
全民抗战求解放,
胜利曙光在眼前。
在榆林
走进榆林不知城,
新城老城紧相连。
老城古朴又典雅,
新城雄伟且壮观。
改革开放前沿城,
成效显著荣满秦。
宝塔屹立颂和蔼,
榆林人民乐开怀。
陝北风光(一)

从榆林到内蒙途中
晴天白日云稀淡,
驱车草原绿无边。
牛羊天边细慢步,
塞外山水赛江南。
民族烈酒闷倒驴,
痛饮驱马驰草原。
怱见天边乌云滾,
车行三里下冰雹。
砸到车顶如炒豆,
落在地上满地跑。
来时突然去时快,
香烟未尽见彩虹。
陝北风光(二)

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宝藏多,
矿产丰富含量高。
昔日尔汗征欧亚,
今日盟旂揽日月。
鄂尔多斯(汉意为“众多的宫殿”)位于祖国北疆内蒙古西南部,西、北、东三面被中华母亲河黄河环绕,南临古长城,与晋、陕、宁三省区毗邻。全市辖七旗一区和康巴什新区,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03.5万鄂尔多斯是蒙古族传统礼仪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被称为蒙古族的“皇城根儿”。成吉思汗祭祀、鄂尔多斯婚礼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蒙古族三大史诗中《蒙古源流》《蒙古黄金史》两部诞生于此., 鄂尔多斯自然资源富集,素有“羊煤土气风光好”的美誉。羊绒制品产量约占全国的1/3、世界的1/4,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绒城、世界绒都。煤炭探明储量1930亿吨,约占全国的1/6
成吉思汗1161年出生,到1227年去世。在他政治生涯38年的经历中,他统治的疆域东到太平洋,北抵北冰洋,西达黑海沿岸,南到南海,今日的匈牙利、波兰、俄罗斯、韩国都曾是他统治下的蒙古帝国的一部分,中国历史上他统御的疆土面积最大。
成吉思汗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组织家和军事家之一,他在政治上和战场上的功绩,在二十世纪以前很少有人能与他媲美。


与战友们游览成吉思汗陵,在进入前广场上听向导讲解。
陵园占地面积约55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由三座蒙古式的大殿和与之相连的廊房组成,建筑雄伟,具有浓厚的蒙古民族风格。建筑分正殿、寝宫、东殿、西殿、东廊、西廊6个部分。
成吉思汗陵旅游景区是国家五A级景区,又称成陵旅游区,俗称东联景区。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金霍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