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道兵文苑
【投稿.散文】 (文创首投) 《晩年轶事》

2003年,是我最悲惨的时刻!
那一年,扬州市政府公布了企业改制方案,我市105家企业首当其冲,我们棉麻公司(全称江苏省棉麻集团公司扬州总公司)也在改制范畴。扬州市体制改革的文件规定,工龄不满三十年的,一次性发八千至二万不等的补助费,自行创业;年龄在50岁以上55岁以下,每月发生活费120元,直到60周岁办理退休;年龄在55岁以上每月发195元生活费,直到60周岁办退休。
当时社会人心浮动,议论纷纷,但又无可奈何。每天都有很多人到市委市政府上访。
扬州有900多名部队转业干部安排在企业单位,这次改制对他们影响较大,他们私下集会,我参加过一些小范围的活动,他们还推荐我去上访,我没有同意,我觉得最终解决问题的一定是基层,有问题应按组织程序,先向市里主管部门反映,解决不了就向市委市政府反映,如果他们还不能解决,或推三阻四,就可以向省里去反映,要求解决我们的困难。我多次去过信访办,他们先要你填表登记,根据反应的问题属哪个部门解决的,就把你介绍给那个部门,基本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这样,我们就直接找到市委,要求和市委书记对话:“我们服从组织安排到企业工作,现在企业改制了,我们的生活遇到了困难,你们怎么对我们负责?”当时市委书记季建业接待了我们,他表态市委一定尽最大努力,妥善解决你们的困难,如果中央有新的指示精神,我们会不折不扣地执行……。
那一年,中共中央下发了2003(29号)文件,要求各地做好军队转业干部的安置工作,在企业的军转人员待遇不低于当地平均工资水平。
扬州市政府根据中央29号文件精神制订了实施方案:
一是在职军转干部的工资不低于市平均工资,如果已经下岗,可享受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八十;
二是退休军转干部的退休金低于市平均养老金水平的,先提高到平均养老金水平,再增发百分之二十,另外增发一定数额定额补助,此补助根据每年物价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如2003年时150元,现在已达3000元)。
这个方案出台后,扬州市在企业的军转干部基本滿意,生活逐渐趋于平静,等到下月初领工资时,我的收入未增加,也就是说他们没有解决我的问题,我立即去市人力资源部门询问,他们给我的答复:“说你们棉麻公司是江苏省棉麻(集团)公司下属的企业,你应该去找省公司,让省里帮你解决。”当我听到市里答复后,我心想:省里工资待遇一定比市里要高,让我找省里去解决,我求之不得呢。第二天,我就去南京找省公司,公司领导立即向省供销联社作了汇报,省社主任打电话给省人事厅,将我的情况向省人事厅黄厅长作了详细汇报。当我去省人事厅时,黄厅长接待了我,他向我表态:“你先回去,你的问题一定为你解决,我找扬州市人事局来协调……。”后来听省公司的人说,黄厅长找扬州市人事局负责人说:我们省棉麻(集团)公司在扬州的下属单位一位同志的工资,你们扬州市都解决不了吗?”市人局负责人立即表态:“请领导放心,我们一定处理好这个问题。”
就这样我的工资待遇总算落实了,当月就补发给我一万多元。
我2009年2月办理退休,市人事局军转办给我发放定额补助150元/月。因我们单位在经济效益好的时候为单位全体人员邀的社保养老保险金比较高(当时分四个档次,绝大多数单位都缴的最低档),因此我的退休金高于市平均养老金水平,这样我就不享受增加百分之二十的补助了。当时我的养老金比企业退休人员高八百元,比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低八百元。到今年我的退休金连涨14年,定额补助也涨到3000元,我现在的退休金比在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人员还有不小差距,但比在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已经高很多了,因此我感到比较满意,知足者常乐也。最近还有老战友和我联系,讲退役军人事务局给我们每月发了定额补贴,但医药费用没有增加,现在我们年龄越来越大了,生病的概率也越来越高了,我们要去上访退役军人事务局。这次行动我没有参加,我认为党和国家对我们已经给了很多的关怀和照顾,我感到很满意。我在2009年4月安装心脏起博器,市人事局军转办给我补助3000元,2022年3月,我的心脏起搏器电池耗尽,我又新装了一只,退役军人事务局又给我发了慰问金2000元。现在的生活应该是很好了,而且一天比一天好!吃穿不用愁,揪空去旅游,我很知足,心态好,少烦恼,只要我们键康地活着,就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红利,快快乐乐度过余生,就是最大的幸福!
(本版编辑: 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