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战地英豪 战地汽车兵——汽车二连指战员在前线
——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的铁二团官兵系列之十三
铁道兵二团汽车二连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出色完成上级党委交给的各项任务,车辆出勤率达到83.1%,完好率达到98.1%。九班、炊事班荣立集体三等功,有9人荣立三等功,19人火线入党,22人火线入团,108人次受各级嘉奖。
全团连以上干部紧急战备会议精神一传达,连队顿时一片沸腾。湖南籍战士凌春生写下血书请战,南昌籍班长于钢干脆剃成光头,抱定牺牲的准备。班长马继岗表示:“头可断,血可流,祖国一寸领土不可丢,请党支部在战场考验我”……连长单宝贵将全连干部战士的决心书送到团党委,表示接受战场各种复杂环境和困难的考验,努力为祖国和人民立集体功!指导员张以俊探家收到电报,大年初一顶风冒雪赶回连队。接着和连长单宝贵带领全连226名官兵奔赴战场。汽车、人员在湖北郧县鲍峡乘火车到达昆明东站下车后,全连66台车组成一个车队,浩浩荡荡激起灰尘滚滚一路向南,到达南疆新的驻地。
连队新驻地在云南屏边县郊区大围山水库附近的山沟里。这里山清水秀,只是路况较差,车场全是泥巴需要用沙石铺垫,连队安家需要立即整理地基立起帐篷。但是,铁二团前指屏边第一次战备会议上,团长李慕韩严肃指出:“现在第一位的任务,是立即采购抢修物资,一周内必须到位。汽车二连解放牌卡车,除马上派到机关、各营驻勤以及参与白南公路勘测的外,其余的要全力保证采购抢修物资的需要。”
团首长的要求,立即化为汽车二连的行动。党支部分工连长单宝贵值班,负责全面情况,铁斗排李平先排长负责安家和车场整理,其余干部带车上路。指导员张以俊、副连长金文生、副指导员刘应国、钱宝贵,排长郝光槐、陈福良、闫之友从到达屏边的第三天开始,就每天带车分别奔波在昆明、开远、蒙自、个旧、 鸡街、草坝、碧色寨等地,仅用一周时间,共出车100多台次,购回草袋、土箕、扒钉、把柄、炸药等物资300多吨,各类机具4.6万余件(套),使抢修有了充足的物质保障。
自卫还击战打响以后,指导员张以俊亲自带10台车到了河口前线。他根据团前指首长的命令和抢修、遮断的需要,把每天出车或突然用车安排妥当,并在重点保障方向带车前行。这些天,不是敌我对打的炮声隆隆,就是敌人的冷枪冷炮打来,汽车目标大,是敌人偷袭的重点。战场上的分分秒秒对汽车兵都是生死考验。大部队从白河出发前,汽车二连全体指战员向团党委表示:“请团党委在战场考验我们!”如今,作为连队指导员、党支部书记,是自己带头兑现承诺的时候了!
张以俊1970年12月从江苏灌云县应征入伍,在铁道兵的队伍里摸爬滚打,从战士、文书、排长、副指导员到指导员,各个岗位都有出色的表现。尤其是担任指导员后,他把连队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他特别关心爱护战士,炊事班一名少数民族战士不吃猪肉,他交待炊事班长杨光禄,连队只要吃肉,就要给这位战士另炒好吃的菜; 战士小莫病了,张以俊把病号饭端到床头,亲自喂他;战士小李母亲病重,家里经济拮据,情绪低落,张以俊了解情况后,将自己两个月的工资交给小李,让他立即寄回去给母亲治病……他把战士当成自己的亲兄弟。紧急战备消息传来,张以俊正在探家途中。大年三十中午到家,而让他立即归队的加急电报先到了家。初一早上,连云港大雪一尺深,汽车站客车停运。张以俊拿着加急电报找到值班站长,站长特批专车送军人归队。队伍从湖北鲍峡出发前,张以俊带领全连干部战士立下誓言:“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现在,前线战火正烈,张以俊说:“同生死,共患难,和战友们将危险一起扛,我才放心一些”。
抢修河口大桥,拖梁需要的滚杠,铁路运输因故没有按时运到,物资部门紧急在河口农机厂找到圆钢,张以俊带车火速将圆钢运到现场。落梁由油顶改用“人字扒杆”,他又带车火速将在河口木材公司找到的四根大圆木拉到大桥两边。境外抢修,汽车二连的主要任务,是运送兵力和抢修物资,张以俊每天把车辆安排好后,一起跟车上路, 将出车途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及时解决,再选择时机将赠送越南的中国大米、缴获的武器弹药等物资及时地拉回来。后期遮断,汽车二连除运送人员和爆破器材及倒运物资外,还主动担负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记者及我团宣传股战友的干粮供应和警卫任务。前线弥漫的硝烟,激烈的枪炮声以及越军不时的冷枪冷炮打来,在汽车不远的地方爆炸,张以俊及时出现大家面前,问长问短,给汽车兵增添临危不惧的勇气和力量。一次,完成任务归来,九班贵州籍战士唐和平开车走在前边, 因天黑、路窄和两旁芦苇太深,他迷路了,把车直接开往前沿阵地去了,张以俊跟在班长马继岗的车上,向北开了一阵子,没发现唐和平的车,分析是小唐走错方向了,他心急如焚,怎么办?“追! ”张以俊指挥马继岗调头向南追去,风高月黑,不能开灯,速度开不起来,但他们只有一个心愿:无论如何也要把唐和平追回来。前方,是敌战区,越南特工活动频繁,而且炮声正浓,张以俊告诉马继岗稳步前行,经过五十分钟追赶,发现唐和平被我军执勤哨阻止,正准备调头,张指导员赶来了,唐和平一阵激动。由于河边道路太窄,无法调头,张以俊用手电筒半蒙着暗光,指挥唐和平倒车三公里多才得以调头……
在张以俊等连队干部模范作用的带动下,汽车二连涌现出一大批吃苦耐劳,不怕牺牲的战斗骨干。他们政治、技术、体质三过硬,秦庭金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秦庭金原是汽车一连的兵,山东郓城县人,1972年底应征入伍,身体健壮,入伍多年练就一手过硬的驾驶技术。紧急战备的消息传来,已经摸底谈话准备退伍的秦庭金马上报名,但上级决定汽车一连抽调部分人员去汽车二连,名额只有50个。秦庭金先后找到连长罗昭亨,指导员郑治安,表示坚决上前线并争取火线入党的决心,终于如愿以偿地来到前线。
自卫还击战打响以后,我13军很快打垮柑塘守敌,继续向南挺进。敌人316A师前来增援,和我13军展开激烈炮战。由于我军挺进太快,后勤供应一时跟不上,前沿阵地一个连队已经三天没有米了,就连饼干也没有几块了。军区前指命令铁二团:务必以最快速度,送两麻袋大米前往救急。
凌晨两点接到这特殊任务,秦庭金立即带助手陈秀明,在库房装上两袋大米,由云南前线一位熟悉路况的基干民兵带路,从红河过浮桥向南开去。风高月黑,不能开灯。枪炮声不时传过来,越往南走,硝烟味越浓。突然,我军阵地排炮划破夜空,发出惊天动地的隆鸣。继而有多发敌人炮弹,就在不远处的山坡上爆炸,土石飞溅。秦庭金顾不上这些,他心里想,就是再危险,也要把大米送到前线部队那里,让前线的弟兄们吃上大米饭,才有劲狠狠惩罚越寇,我们也才更安全。 快到前沿了,再往前这1000多米,不能叫路了,全是坦克刚压出来的红泥巴,汽车开上去,软绵绵的,轮胎打滑,他紧紧握住方向盘,缓慢向前。早上6点,终于到达。我13军一位师参谋长,见到两袋大米, 两眼放光,高兴极了,抓住秦庭金的手连声说:“感谢铁道兵老大哥! 感谢铁道兵老大哥!”。炊事班因为用水紧张,米也不淘了,立即下锅做饭。秦庭金完成任务表示马上要回来,参谋长不让走,说无论如何要在这阵地吃完早饭再走。恭敬不如从命。秦庭金师徒俩在柑塘我13 军前沿阵地吃了一顿早餐,米饭外加酸菜,令四十年后的秦庭金记忆犹新。
辞别前线官兵,往回走,不一会儿到达柑塘,我铁二团一连正在抢修,正需要用车装枕木。排长周长亮一眼望见老乡秦庭金的车开到这里,于是立即让他帮忙。夜里出发前,指导员张以俊交待秦庭金务必注意安全,并没有说下一步任务。秦庭金心想,抢修要紧,在哪都是干活。于是二话没说,立即将车就位装枕木,这一干就是一个白天。下午六点,任务完成,拉着一连官兵返回河口。天色已黑。不能开灯。道路不熟悉,从一岔道向南开去。走了大约五公里正逐步接近战区,被我13军某部哨兵拦住,问:“你们是哪个部队?往哪儿去?”秦庭金回答:“我们是铁道兵,现在是回河口。”哨兵一听,说:“走反了,赶紧调头吧,往回四五公里处有岔道向右拐,是往河口红河浮桥方向。”秦庭金连声感谢,调转车头。
晚上九点,连续19个小时没有休息的秦庭金回到住地。第二天又参加二营部队的抢修……秦庭金作战勇敢,主动积极承担抢修任务,被批准火线入党,荣立三等功。
身在战场的汽车二连官兵给兄弟部队送大米还有多次,广东高州籍老兵袁建坤清楚地记得,他把大米送到前线官兵们喜悦的表情。同时还有一件事令他刻骨铭心:这就是送完大米回程拉烈士遗体回国。那是一天下午,刚卸完大米野战军一位连队的干部匆匆赶来,说有烈士遗体让袁建坤帮忙拉回屏边。袁建坤立即将车开到路边等候,不一会战友们抬来十具烈士遗体,大家小心翼翼地把他们抱上车,分两层平稳摆放好。袁建坤拉着这些没有了生命的战友,心情特别沉重。他紧握方向盘,目视前方,避弹坑,绕窄路,把车开得十分平稳,生怕颠簸把沉睡的烈士战友们惊着了……车到屏边,民政局、武装部的领导带着一批妇女,先是把烈士全身清洗干净,接着穿上新衣,然后装入棺材,再由一群基干民兵抬到陵园安葬,高山下的花环令人肃然起敬……袁建坤协助有关部门办好移交登记手续,很晚才回到连队。2018年8月19日,笔者在广东茂名采访袁建坤,他对这段战场经历仍历历在目。
在汽车连,修理排和炊事班,统称“后勤兵”。每个“后勤兵”像螺丝钉,都在发出自己的光和热。
修理排的同志在排长闫之友的带领下,故障修理不过夜,晚上修理,都是打着手电,有时加班到天明,直到其他班排的同志将修理好的车又开出去执行新的一天的任务,他们才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去休息。在连里蹲点的车管股助理员张德华说:“修理排的兵真是过硬,能吃苦。”电焊工、1976年入伍的广东高州籍战士陈绍信,是个肯钻研爱搞发明的人。云南雨水多,又多是泥巴路,班排的同志出车常常回来很晚,司机和助手还要到河里用盆端水,将沾满泥巴的车辆进行清洗,往往用一个多小时,车辆底部还是洗不干净,同志们非常辛苦。陈绍信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想:要是能搞一台水泵抽水冲洗,不就省时省力了吗?他立即行动,利用掌握的电焊、电工及钳工等知识,利用空余时间,将汽车发动机的旧水泵,再加上旧的电动机,日夜加班反复组合,终于在很短时间里造出一台洗车机,给战友们洗车带来极大方便。陈绍信荣立三等功,他的事迹还上了《铁道兵报》呢。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大事。连队200多人,除早餐人数整齐一些外,中餐和晚餐就不知道多少人吃饭或什么时间回来吃饭了,这给炊事班做饭带来不少困难,做多了,浪费,做少了,不够吃。炊事班在班长杨光禄的带领下,不怕麻烦,宁愿自己多辛苦,也要让大家吃饱吃好,不论同志们多晚回来,都有热菜热饭。司务长吴湛,给养员杨兴国除了买菜、购置主副食品外,一有时间就在伙房帮厨。连队缴获一台小汽车作为炊事专用车辆后,吴湛、杨兴国外出就“鸟枪换炮”了,由背麻袋换成了汽车,方便了许多。买菜、购副食品可以跑远些也可以货比三家了,他们买回来的都是优质蔬菜和副食,回来和炊事班的同志一起抓伙食改善,中、晚餐四菜一汤。一次,后勤处长俞筱龙检查工作到了汽车二连,和官兵们吃了一次便餐,连连夸奖说:“这菜做的真好吃!”战后评功,炊事班荣立集体三等功。
作者 姚尚明 根据《南疆硝烟》和采访笔记2022年1月7日整理于十堰
(本版编辑: 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