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保初心、夕阳分外红
——记四川铁道兵老兵志愿服务队领队 雷才栋
雷才栋同志是 1969 年入伍的原铁道兵八师 39 团五营的一名老铁道兵战士,曾参加号称世界奇迹的成昆铁路建设。退伍几十年来,铁道兵战友们的风餐露宿、栉风沐雨奋战成昆铁路的画面总在脑海浮现,尤其哪些牺牲的战友们,无时无刻不在刺痛他那颗诚执的心。如何发扬铁道兵精神,把铁道兵当年的峥嵘岁月、光辉历程、英雄史诗传播下去,成为他唯一的信念。
一、退伍不褪色,我仍旧是一个兵
雷才栋同志退伍回家后,当时还是大集体时代,他总是把生产队里最脏、最累的活抢着干,成为当时的生产劳动标兵。当年地方搞水利建设工程,急需爆破手,当地青年怕危险都不愿意干,他却当仁不让自告奋勇。“我在部队是爆破手,我来!”他主动请战,解了工地领导的燃眉之急,他用在部队所掌握的爆破技术,根据当地地质情况,大胆技术革新,用最小的能耗,创造了最大的效能。为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立下功劳,受到当地武装部队和领导的表彰。
他发扬人民解放军光荣传统,关心当地困难群众,关爱老兵,关心他们的疾苦,为他们排忧解难,是我们志愿队的一贯作风。每逢重大节日,领队雷才栋都要组织大家召开洽谈会,以拉家常方式总结布置作业。我们还经常地看望患病的志愿军老兵,关心他们的健康状况。每逢老兵生日,我们自愿筹钱,为他们举办生日祝福。先后看望身患重病韩平安、王树章和伤残志愿军何富全等战友,给他们送去关爱和温暖。我们还为家庭特别困难的战友向当地政府部门申请到低保和困难补贴,受到了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群众的好评。经常为老人担水、打柴、维修房屋,用自己那有限的微薄收入,给他们送医送药,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群众称赞他“当过兵的人就是不一样”,他笑着回答“我永远就是一个兵”。多年来,他还是坚持看望慰问老战友,鼓励他们与疾病作斗争。
二、传承铁道兵红色文化,铁道兵精神的践引者
2008年3月,雷才栋获知铁道兵博物馆将在乐山市金口河谷建馆,他想到筹建博物馆需要大量工作要做,作为铁道兵的一员,应该去看看,有哪些工作能出一份力。于是他联系了当年一起战斗工作过的原八师 39 团五营的陈先建、尹仁贵、刘金元等战友,自备干粮,沿成昆铁路南下,边走边问,饿了啃口干粮渴了喝口河水,经过一个礼拜的长途跋涉,来到金口河区,向博物馆筹建处报告,我们是铁道兵退伍军人,听说要建铁道兵博物馆,我们非常高兴,前来向你们报到,我们愿意无偿协助筹建工作。就这样,雷才栋等战友从铁道兵金口河博物馆选址、施工,投建不仅献计献策,为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他亲自面临施工现场予以监督指导,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与工友们同吃同住,一同劳动,一同施工。自 2008 年 3 月到 2012 年 6 月,历时四年多时间,他顾不得家里庄稼,常被妻子责怪,仍坚持奋战在一线,为建设“铁道兵精神家园”,他人瘦了、头发白了,但心里却是甜
的,“铁道兵在四川终于有家了”。
在博物馆建设过程中,他听领导们说博物馆建成后还需要大量实物展览,以丰富其内涵。雷才栋知道后,主动请缨“我来帮助征集”。他随后通过熟悉的战友联系原铁道兵五师、七师、八师、十师的同志们,向他们宣传建设金口河博物馆的重大意义,号召动员大家把保存的原铁道兵的老物件,老资料,老宝贝捐献出来,让它们在博物馆为宣传弘扬铁道兵辉煌历史,光荣岁月发光发热。在他的号召动员下,战友们无偿自费跑遍巴山蜀水、成渝大地,收集战友们的珍藏品,为铁道兵金口河博物馆征集了各类展品 681 件,占馆藏展品的 61.3%,
为博物馆贡献了丰富而又珍贵的藏品。
金口河铁道兵博物馆落成开馆后,仅 2012 年当年就接待游客 10万余众,迎来上百次团建,被四川省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四川省党史教育基地”。
三、凝心聚力,组建四川铁道兵老兵志愿服务队
铁道兵老兵分布在全国各条战线,他们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大部分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但他们为社会发挥余热的初心不变,军魂仍在,为了这些零星散布在各地的战友们凝聚组织起来,为社会做些有益工作,雷才栋策划组建了“四川铁道兵老兵志愿服务队”,并出任领队人。经政府层层审批,组建了四川境内唯一一只由政府注册的铁道兵老兵组成的公益性组织。该组织是由铁道兵老兵自筹资金,自愿参与各项社会活动,积极宣传弘扬铁道兵精神的自发组织,他的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检查、有总结。
由于服务队是无偿回报社会的自愿行动,没有任何经费来源,他们的一切活动都是自愿者自己掏钱,有的感到整天忙忙碌碌,不仅没有报酬,还要自己出钱,加之年龄大了,慢慢地掉队了,雷才栋感到十分惋惜,但他仍坚持把这面旗帜高高举起,成为志愿队的旗手,俗话说“旗帜不倒,灵魂就在”。在他的团结带领下,志愿队以传承铁道兵精神为己任,十余年来跑遍川渝各地,为金口河铁道兵博物馆、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四川省军区军事博物馆(铁道兵)、中铁建西南分公司党建馆无偿征集、筹集,捐赠了近 2000 余件珍贵藏品,为宣传、弘扬铁道兵精神做出积极而又重要的贡献。
雷才栋还组织宣讲队,亲自去到金口河铁道兵博物馆,金口河区消防大队、妇幼保健院讲党课,还带领钟大体等人去中铁建西南房产公司讲传统。回忆铁道兵奋战成昆铁路、襄渝铁路、青藏铁路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激烈年轻人奋进新时代,建功新征程。
四、心中有大爱,总把真情祭英灵
雷才栋是一个淳朴的庄稼汉子,在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我们看到真诚、坚毅和刚强。几十年来,他心中总是装着部队、军营、战友,尤其是那些在成昆铁路牺牲的战友们,让他魂牵梦绕、时刻不忘。十几年来,每逢清明节,他先后带领战友们前往川陕革命根据地巴中、通江、万源的原红四军烈士陵园扫墓,祭奠先烈。他还先后带领志愿队战友前往成昆铁路沿线的四川峨边、黑桃坪、德昌县、盐边等烈士陵园,云南禄丰市的金山、甸尾、大旧庄、一平浪、黑井和元谋县、永仁县烈士陵园为在成昆线建设光荣牺牲的铁道兵战友扫墓,以寄托
我们的哀思,他们走到哪里就把铁道兵精神传播到哪里。
近年来,他还带领战友们自费前往成都、乐山、遂宁、蓬溪、大英、崇州、邛崃、新津等市县烈士陵园扫墓,缅怀战友。
爱多深、情多深。雷才栋真是把满腔热情放在公益事业上。每到一地,他都自己掏钱买鲜花,花圈祭奠烈士英灵。
五、卖菜筹钱,跨国千里慰忠魂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发扬国际主义精神,支援印度支那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战斗。不少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了世界和平献出宝贵的生命,葬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
雷才栋动员组织广东、四川、贵州战友的自筹经费先后四次前往越南、老挝为抗美援越、抗美援老挝牺牲的烈士陵园扫墓,祭奠安葬在异国他乡的战友们。他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为筹集路费,经常早上三四点就把菜装上三轮车拉去新津市里卖,换取路费。
一个七十余岁的老军人,一个普通的农民,他的信念,他的执着,他的精神是崇高的,是常人做不到的,他把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铁道兵精神始终牢记在心,矢志不移。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也是我们的领队人。四川铁道老兵志愿服务队
供稿:胡清华 钟大体
2023 年 11 月 29 日
编辑: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