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铁道兵英烈名录》(下册)出版发行

  《铁道兵英烈名录》(下册)出版发行。昨天上午,该书主编林建军战友夫妇到铁道兵纪念馆赠书,我也欣悦地接受馈赠。《铁道兵英烈名录》于2016年9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铁道兵文化公益基金赞助。该书由林建军历经7年搜集、整理史料,赴襄渝、京原、沙通等铁路沿线拍摄烈士陵园照片编纂而成。全书收录铁道兵近万名烈士中的8000多名官兵的简况,包括姓名、籍贯、年龄、部队职别、牺牲时间、安葬地等信息,按各师、直属单位顺序列表介绍;配发43幅铁道兵历史老照片、303幅拍摄于81座铁道兵烈士陵园墓地的照片;若干篇缅怀英烈的诗文;附录为铁道兵部队番号、代号对照表。

  《铁道兵英烈名录》出版后,在铁道兵战友中和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重庆铁道兵战友会和石家庄铁道大学举办发行仪式;报纸、网络发表数十篇评论文章;被国家图书馆、解放军档案馆、军事博物馆等文博机构收藏;数十位烈士的亲属,以书做“向导”,前往烈士陵园祭奠亲人。读者赞扬此书为“一座铁道兵英烈纪念碑”。

  林建军2012年4月在襄渝线铁道兵烈士陵园拍摄照片。林建军是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她1951年出生于山东,1970年入伍,在铁道兵第十一师医院当卫生员,是近百万襄渝铁路建设中的一员。虽然不是一线打隧道、架桥梁的士兵,但医院特殊的环境与工作,比一般的职业见识了更多的铁道兵牺牲与奉献。1974年退伍后,虽然工作几经变化,先后在青岛医疗单位和北京铁道部工作,但难以忘怀牺牲于修建铁路、安葬于铁路沿线的战友。退休以后,自2010年开始,她数次重走襄渝、沙通、京原等铁路全程或部分路段,寻找、拜谒铁道兵烈士陵园及散葬的烈士坟茔,拍摄照片上万张。

  《铁道兵英烈名录》出版,可谓功德圆满。但林建军没有躺在功劳本上,而是不辞辛劳,想方设法继续搜集烈士名单,整理资料。经过6年的艰苦奋战,又发现了632名没有列入史料的烈士,找到上千名烈士的安葬地和迁葬地。无疑,铁道兵烈士史料的整理、图书出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铁道兵英烈名录》固然好,但已经发现的遗漏必须“补充”。她着手在《铁道兵英烈名录》的基础上,增补新发现的烈士“名录”,打算出版《铁道兵英烈名录》(下册),尽最大的可能,将更多为国捐躯的铁道兵英烈载入书册,也为烈士的亲人进行祭奠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南”。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现在,铁道兵战友撰写的书稿、影视剧脚本,许多望“钱”兴叹而不能面世。铁道兵战友遍天下,热爱铁道兵的人不乏其人。江苏徐州市牛玉敏,是一位富有铁道兵情怀的老战士。他1952年4月出生于江苏徐州,1969月2月入伍,先后在铁道兵八师36团、铁四师一营任战士、班长、副排长,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评为“五好战士”;参加过成昆、襄渝、通古、南疆铁路的修建。1976年退伍后,曾任铜山县建筑公司总经理,1991年下海,成立江苏省圣邦建设集团和徐州辰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曾被徐州市评为最美退役军人就业创业领军人物,获江苏省最美拥军人物提名奖等荣誉。他为传承铁道兵文化、弘扬铁道兵精神,曾出资百万元以上,开展各项活动,赞助铁道兵影视拍摄,慰问老战士,并计划在徐州筹建铁道兵纪念设施。去年,经中国退役军人就业服务促进会批准,出资100万元设立弘扬铁道兵文化专项基金。

  因缘际会,牛玉敏向林建军了解“江苏籍铁道兵牺牲官兵”的历史,得知林建军《铁道兵英烈名录》(下册)出版的资金一时没有落实,这位铁道兵的“慈善家”,自告奋勇全额资助图书出版。现在,出版图书资金之外的困难甚至更大。牛玉敏说:“我和林建军都70多岁了,这件事只能往前赶,不能按部就班地走程序往延后延啊……”他人脉广,获得多位有人文情怀的出版人士关心、支持,《铁道兵英烈名录》(下册)从审稿、印刷、出版,仅4个月便圆满完成。

  《铁道兵英烈名录》(下册)增加信息的牺牲人员为2461名(新发现安葬地或迁葬地等信息),新找到牺牲人员632名。从版式设计到内容的体例沿用《铁道兵英烈名录》,均为精装大16开,封面为万里长城与铁道兵兵徽。全书624页,90万字,主要分四章:第一章千山万水留踪影(铁道兵历史老照片),第二章青山处处埋忠骨(铁道兵烈士陵园照片),第三章英名长存天地间(铁道兵烈士名录,包括姓名、籍贯、牺牲与安葬地点及事迹要点等),第四章无限哀思祭英灵(追念英烈的文章及诗歌);附录部分的铁道兵番号、代号对照表,新增铁道兵各部队兵转工后的单位名称和机关驻址。

  《铁道兵英烈名录》及《铁道兵英烈名录》(下册),收录了铁道兵35年在革命和建设中牺牲的大部分英烈,是一部告慰先烈,弘扬铁道兵精神、激励后代的一部历史书籍,将载入人民军队图书出版的史册。

  编辑:岁月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