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倏忽一瞬三千秋

  

 

倏忽一瞬三千秋


       从十七岁就到七十多了。潮起潮落云卷云舒,人间烟火中悲欢阅尽,为之动容之事越来越少。一天,当年演唱组任大组长召唤,为襄渝铁路通车50周年纪念日准备小节目,诚惶诚恐欣然应允。尽管心中怯怯自知身笨心拙仍然斗胆前往。这里,有我中学同窗,一起度过学工学农父母蹲“牛棚”子女盼“解放”的时光,我永远记得当年被批准可以去三线修铁路时他激动年轻的脸庞; 有从一年级就开始相识一起走过小学中学以及旬阳岁月的校友,当红小兵时一起跳过舞蹈《八角楼的灯光》; 有当年闻名旬河滩的学兵四连的“三大侠”,有兄弟连战友和一会儿是“小八路”一会儿是“李奶奶”当年团宣队员,更多的是我们二连的姐妹。看到她们就会闻到陕南潮湿的空气隧道里硝烟未尽的余烟以及当年想遮都遮不住的青春气息……,想起沙滩上排练渡河去演出又艰苦又欢乐又贫瘠又富有的日子,想起依山脚蜿蜒的清澈的旬河,它静静的看着我们哭过笑过蹦过跳过也倾听过我们的思念、委屈、向往和

  惆怅……,当然还有我的领导,当年“逼”着我写节目如今“嫌”我演不好的任大组长,让我这自以为傲世轻物之人一直在承认错误,自查自纠,甚至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说到这里请允许我窃笑一下,为自己说了多次的“我错了”。

  排练的日子紧张又短暂,你争我吵,你长我短,然后又云淡风轻举杯欢颜。也想对给大家提供方便的战友真诚地道一声谢谢。

  回到旬阳的日子短暂又忙碌。 入夜,凭窗而立,眺望旬水,竟然有种元代唐珙之诗“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的错觉……真真是“秋风吹老旬水波,一夜诸君白发多”呀。演出有成绩有缺憾,有争吵有体谅。但我更惊喜的是见到了很多很多当年的少男少女如今的老叟老妪。见到了为这次活动辛苦操劳的组委会成员。还有当时团文学创作组的学兵四连的战友。同时也想起人在汉中不能前来的当年伙伴……。

  人老话多人嫌啰嗦。就此打住。借用别人的一首歌吧。“山风轻轻吹青山高巍巍,不要问我青春悔不悔。山有山的巍峨海有海的纯粹,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可贵。”繁华落尽,终是人间烟火。韶华渐远,心安即是去处。余生可贵!纯真永存!

  旬阳归来后草就 二零二三 深秋

       编辑:开门见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