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京城铁军展雄风】 连戴九   适应新形  完成新任务

    1976年,京城铁军由铁道兵转隶为基建工程兵,由承担地下工程逐步转为地上工程。 为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各级党委组织部队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决定,在政治上、行动上做到一切听从党指挥,和党中保持一致;同时,采取有力措施,组织部队学技术、学管理、学业务,努力提高部队的综合素质,圆满完成了一大批市政交通、水系治理、民用建筑、工业厂房、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通讯、医院、剧场等重要任务,为国家和北京市的建设再做新贡献。

        会战前三门

  1977年5月,基建工程兵第6支队(原铁12师)第54大队(原铁59团)在胜利完成毛主席纪念堂工程施工任务之后,就立即投入到了北京市前三门(崇文门、前门、宣武门)大街改造工程大会战。

     前三门大街改造工程,是于1976年初至1988年底,北京市委根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在前三门大街南侧进行的一条街统建试点工程。该工程东起前门向西经宣武门至西便门,这是我国建国以来首都最大的改造旧城建新街的工程。它由38栋高层住宅楼组成,与之相配套的服务项目有150多个,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大约可居住5000多户,2万多人。施工工艺采取的是内墙大模板现浇与外墙预制相结合,这种施工工艺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

    为了会战成功,1976年2月,在市建委的领导下,成立了现场会战指挥部。由市规划局、市建筑设计院和国家建委一局三公司、北京市建工局第一、二、三、五、六建筑公司及市政工程局等单位,分段承担设计、施工任务,同年6月正式开工,后因地震等原因停工。1977年6月复工后,现场指挥部组织了历时4个月的大会战,基建工程兵第6支队派出了54大队参加了大会战。

   54大队党委对参加这次会战非常重视,认为这是继参加毛主席纪念堂施工后的又一个硬仗,也是首次参加大型房建工程。参加这次会战对部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对今后任务转产大有好处。

   为了圆满完成会战任务,党委决定由副大队长常万生负责,带领指挥所在工地一线组织指挥。参加会战的有13个中队(连),主要任务是是协同北京市第二、第六建筑公司施工。

    会战中,部队指战员继续保持和发扬了在毛主席纪念堂施工中的好思想、好作风和连续作战的精神,胜利地完成了承担的任务。

    一、狠抓思想发动

   前三门大街改造工程大会战,是部队在完成毛主席纪念堂工程任务后立即转产的一项新任务。当时部队面临着三个转变,即:由地下地铁工程施工转入地上房建施工;由单独施工转为军民协同施工;由集中施工转到分散作业。

    为了胜利完成会战任务,大队党委和基层党支部首先抓了思想政治动员工作,广泛进行思想发动,提高全体全体指战员对参加前三门大会战意义的认识。

    大队党委召开了党委扩大会议和排以上干部参加的工程动员大会,各区队(营)党委也及时召开了党委会,各中队党支部都分别召开了党员、团员动员会和军人誓师大会。在动员中,党委、支部紧密结合部队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教育。3、5、8、14、20中队针对少数同志存在的"毛主席纪念堂大会战紧紧张张地搞了半年啦,连口气也没有喘一下,又要参加前三门大会战,这样搞吃不消"的思想反映,组织大家学习毛主席关于"中国的工业化规模和速度、文化、教育、卫生等多项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已经不能完全按照原来想的那个样子去做了,这些都应当扩大和加快"、"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死,二不怕死'等教导,学习华主席在《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上的讲话》中关于'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只有二十三年的时间。大大加快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步伐,是刻不容缓的了'、'机不可失,时不我待。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革命者,每一个爱国者,都应当认清这个形势,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努力做好我们的工作,尽快地使我们的国家强盛起来'的指示,从而使大家认识到:国家要发展,建设要加快。搞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就是要争取干多一点,干快一点,干好一点。克服了一些同志的喘口气思想。

    为了使全体干部战士继续保持在纪念堂艰苦奋斗那股革命热情,那股拼命精神,各单位在动员教育中,还反复讲清了前三门会战的重大意义,使大家明确认识到:前三门会战是粉碎"四人帮"后首都基建战线上的一场规模空前的大会战,是加快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步伐, 改变首都面貌,改善首都人民生活,充分体现了粉碎"四人帮"后基建战线上的一派大好形势,体现了广大人民大干快上的愿望和决心。因此,这场会战不仅是一场经济建设仗,更重要的是一场政治上的硬仗。认识提高后,参战指战员人人斗志昂扬,纷纷向党委、党支部表决心,全大队干部战士写决心书、挑战书共2300多份。干部战士一致表示:军民奋战前三门,十里长街立新功。19中队勤杂班白天上班,晚上忙业务。炊事班每天只留5人做饭,抽出6人上工地参加会战,他们说:"前三门搞会战,我们也要做贡献。"

    二、开展比学赶帮超竞赛

   前三门会战施工开始后,十里长街红旗招展,战歌嘹亮,呈现出一派你追我赶,团结战斗的热烈场面。

      会战中,干部战士以大庆人为榜样,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广泛开展学大庆、争上游活动,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竞赛高潮。

    在北京二建配属施工的13中队1排负责抹灰,这个工作比较累,也比较难,质量要求也高,干一天活累的腰酸背疼。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以苦为乐,以苦为荣。原来要求他们在10日内完成3层楼的抹灰任务,他们发扬苦干加巧干,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只用了7天就提前完成任务,接着他们又主动要求分配新任务。

     配属北京六建施工的11中队指战员,远学大庆,近学六建,上级交给的每一项工程任务都能胜利完成。一次,该中队8班配合工人师傅在10层楼抹灰时,运料的电梯出了故障,一时不能修好,要是等电梯修好了再干,还要耽误好几天的施工时间。面对困难,同志们说:"大庆人用人拉肩扛的精神搞石油会战,我们也要发扬大庆工人阶级这种革命精神搞前三门会战。没有施工运料电梯,我们有一副肩膀,一双手,决不能中断施工。"全班同志用人挑肩扛的办法,坚持从楼底下的料场把一袋一袋水泥,一筐一筐的砂子和石灰运到10层楼上。每扛一袋水泥,每挑一担砂子,每挑一筐白灰都要出一身大汗,但同志们不叫一声苦,不说一声累。新战士张海军膝盖碰了一块皮,加上灰尘的污染发炎流脓,大家让他休息,他说:"铁人王进喜腿负重伤还跳进泥浆里搅拌水泥,我这点小伤算什么?"他和大家一直坚持运料。经过全班同志团结奋战,虽然没有运料电梯,仍然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他们这种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受到了会战指挥部的表扬。

    会战中,各中队还积极组织开展排与排、班与班、工序与工序、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劳动竞赛。6中队党支部开展"比学习、比干劲、比作风、比质量、比安全、比节约、比管理、比组织指挥"的八比活动,充分调动了干部战士的工作积极性。有一次,二建公司安排给战士一项清料码料的任务,要求一天完成。战士们开展了班与班的劳动竞赛,不到半天时间就完成了任务,又主动要求安排新的任务。20中队郭亦喜、韩德昌两名同志负责刷门窗油漆,他俩也开展对手赛,由开始每人每天刷4、5个门窗,提高到每天刷10个以上的门窗,受到地方老师傅们的好评。

      三、领导作风深入

   前三门工程会战的特点是点多面广,几千人分布在30多栋楼的各个楼层里,不像以往地铁施工,大家都在一个施工现场,情况一目了然。在部队高度分散的情况下,为了掌握情况,各级领导干部学习大庆和硬骨头六连干部的优良传统,自觉改进领导作风,坚持做到四个带头:即带头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带头深揭狠批"四人帮";带头学习大庆和硬骨头六连的先进事迹;带头做不怕苦,不怕累,出大力,流大汗,大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施工中,各项工作既动嘴讲,更注意动手做,汗和战士流在一起,劲和战士使在一起,处处以身作则,身先士卒。

     指挥所的同志们长期住在现场,吃在现场,把问题解决在现场,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有的家就在现场附近,也很少回去,星期天很少休息,同志们说他们是学大庆的好带头人。3区队教导员刘光明同志,为了做好分散人员的政治思想工作,每天深入到现场各个施工点,他跟着战士一起干,边干边谈,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现场。

   19中队的干部处处为战士做好样子,一心扑在前三门会战中。3排长常乃才同志,探家归队正赶上部队投入前三门大会战,他顾不得息,第二天就带领全排上班。在他的带动下,其他探家刚归队的战士也马上参加施工。6中队中队长诸衍雪同志,因病发烧38度多,仍带病坚持工作,战士干啥他干啥,直到他实在坚持不住了,才离开工地。19中队的9名干部,因探家、在外驻勤、住院有4人不在位,中队每天三班倒,中队3名干部分别带班作业,有时有的干部开会不能带班,其他同志就连续领班施工。副指导员石忠信身体有病,常常吃不下饭,但坚持跟班作业,还带头在现场做宣传鼓动工作。同志们称他是指挥员、战斗员,又是宣传员。

    在参加前三门4个多月的大会战中,54大队虽然干的是配合工作,但参施的全体指战员都打消了配角思想,积极主动地完成所承担的任务,不依靠、不等待,创造条件真抓实干,受到地方建筑施工企业的好评。

(上图是改造后的前三门新貌)

     通过参加大会战,部队也学到了地方建筑企业房建施工的管理经验,学到了地方企业工人师傅的好思想、好作风和施工操作技术,为部队施工任务大转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后来,54大队又承担了北京钢铁学院宿舍楼等房建施工任务,还创出了房建施工的全优工程。


编辑: 周健(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