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原创 】旅行随笔203:枕河的苏州

小桥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话儿流传得太久远,太广泛了。

凭想象,总觉得苏州该是个歌舞升平,繁华得近乎于大都市的样儿。然而到了苏州,却完全推翻了我的想象——这地方小巧玲珑,满含着天然成趣的美。

大街,小巷,多是青石板铺成,和许多石拱小桥连在一起,走上去那么踏实,那么舒坦。也难怪,江南水乡,风光如画,河汊似网,河多桥自然也就多了。

那拙政园、狮子林中的小石桥,是给游人赏荷观鱼的,紧贴水面,仙巧俊逸,曲折别致;那寒山寺前的一座古桥,风剥雨蚀,如长虹卧波。也许古代桥下要过大船,才造得出奇的高耸,使人联想到“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名句。而静卧在小河上的一座座小桥,则遥遥相对,依依相望,绿水搅动着桥影,小河嵌藏着蓝天,小桥流水,相映成趣。

一座小桥,便是凝结了先辈血汗和智慧的一块丰碑,一段历史。岁月悠悠如流水般逝去了,唯有这些默不作声的小桥,依旧记着吴越春秋的往事……

流水

睡在苏州的寓室,枕边总响着哗哗的水声;走在古城的街巷,总有一种遥远而悠长的感觉。

那窄窄的小街,家家户户都是两扇窄溜溜的薄门板,和北方的黑漆大门相比,另有一种纤巧洒脱的风韵。

苏州似乎自古就不重外表,不讲牌面,那么精致的网狮园,深藏在小巷深处,巷口的指路牌远不及北方小镇上的饭馆招牌显眼。而狮子林,那么深幽多趣的园林,却只是街旁一个极普通的小门,如不进去一游,是绝难想象这个中的深奥和多采多姿的芳菲。

而最令人神往的当是苏州的小河了。一条小河被两岸青黑色的小楼夹着,小楼里不时走出穿着艳丽的少女,在楼外的小河中提起桶水,然后翩翩地走上楼去。

那天我漫步在桥上,侧脸望去,以为只不过是一条条窄窄的小河,忽然,吱呀、吱呀,从桥下摇出只乌篷小船来,滴溜溜一转,就又隐匿在另一桥洞中了。

  

春雨

伴着蒙蒙的细雨来到苏州,心里总盼着天睛。同行的朋友告诉我:“你错了,雨中游苏州才别有情趣哩。”细细的雨声,在窗外和法国梧桐,和木槿花儿,说着缠缠绵绵的悄悄话……

在怡园,在留园,在虎丘,杏花春雨一直跟着……

在寒山寺里,一群活蹦乱跳的日本小姑娘,在女导游员的陪同下,边看边听讲解,那么专注,痴情,她们全然不理会那越来越细密的春雨,只管走着、听着,听着,走着。

那来自异邦的小花伞,绯红的、果绿的,绛密的雨滴,轻敲在伞面上,不断传递着春的信息,我想说——“这是春的恩赐”,我相信这帮日本小姑娘都会这么说的。

本文照片取自网络,谢谢作者!


编辑: 周健(老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