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继承将军遗愿,续写助学新篇——通江县正文小学开学典礼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原铁十师何凡等四名退伍老战士来到了位于革命老区通江县的板桥口镇,参加“正文小学”一年一度的“何正文万玲教育基金会”颁奖大会。
 

  学校的教职员工每天都要走在这条100多级台阶上

  这些孩子们可以说都是红军后代,通江县当年只有二十多万人,就有四万多人参加了红军,因此可以说家家户户都有亲人参加了红军,家家户户都是红军家属烈属。

  会上为扎根老区教育事业的十名优秀教师、品学兼优的十佳优秀学生、在小升初考入重点中学的十佳优秀毕业生和四名在省级市级县级运动会上取得名次的体育尖子生颁发证书和奖金。

  为从该校毕业在外学成归来的老师颁发了回报母校奖。

  看到从该校毕业有回来教书育人的老师,何凡老兵由衷高兴。

  同时四名老战士也为教育基金捐款,向同学们赠送了学习用品。

  十师老兵何凡、魏通成、李锦田、张淑芬

  何凡在大会讲话说,作为一个典型的农村小学,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能在全市的几百个学校中获得团体总分第四的优异成绩实属不易,这和学校长期向同学们强调的校训“尚智尚勇正人正文”和“学将军风范,做红军传人”的教育理念是密不可分的。

  会前他们还参观了学校设立的将军纪念陈列室并向何正文将军塑像敬献了鲜花和花篮。

  何正文付总长去世后,万玲(万里之妹)携子女来到通江板桥口镇,何老前辈故乡,成立了何正文万玲教育奖励基金,家产不传子女,全部放在基金里,基金效仿诺贝尔模式。值得学习借鉴。

  开国将军何正文出生在通江板桥口,1932年参加红军直至担任副总参谋长心心念念的都是家乡的教育事业,在将军过世之后,其妻万玲女士召集子女决定设立一个教育基金,用以资助家乡的教育事业。首先捐建了学校急需的学生住宿楼,解决了山区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同时建立了各类奖励机制,鼓励山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努力学习的自觉性。

  正如老战士代表张淑芬在发言中说的那样“希望同学们一如既往的努力学习,健康成长,学有所成,报效祖国,报效家乡”

  老师们的作品

  同学们的作品

  学校还有幼儿园呢,


 

  将军之子:何凡

  作者:李锦田

  摄影:魏通成

  摄影:张淑芬

  美篇制作:张淑芬

美篇地址:点击查看


(编辑:兵心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