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苏醒的龙化州

  最近,听到了一首新歌《通辽有个龙化州》,歌中唱道:“在西辽河拐弯的地方,有个龙化州;之前是契丹始祖奇首可汗的住地。始建于902年,先是辽代始祖耶律阿保机的私城;907年他统一了契丹,成为部落的可汗;916年,在城东筑金铃岗举行称帝的仪式,尊曰大明大圣天皇帝,国号契丹,年号神册,成为了古代中国北方民族的皇帝。

  从此,东讨西征,南迁北伐,建立了北方第一个半封建、半奴隶制的帝国;国土大于当时宋朝的两倍多;还割断了中原向西北亚、东欧国家的古代丝绸路,代替了与这些国家的贸易和往来;因此,那些国家至今还叫中国为契丹。”
 

  龙化州古城遗址位于科尔沁草原腹地、通辽市科尔沁区莫力庙苏木福巨嘎查北约2.5公里处的沙质台地上;南距西辽河约19公里,北距新开河约35公里、北距北老河古道约2.5公里。它的发现,解决了辽史研究中悬而未决重大的问题;也为通辽市的开发,提供了坚实的依据;使这座美丽的草原新城,名正言顺地成了“龙兴之地,契丹故里”,增添了“历史文化符号”的重量级。

  这座沉睡了千年的辽代古城——龙化州。由于契丹建国后又改为大辽国,在历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从明清到现在,研究辽史的专家们寻找龙化州的脚步从未停歇过。

  自2011年起,内蒙古民族大学西辽河流域历史考古研究中心李鹏教授,对该古城进行了深入地考古调查与研究......通过对其地表勘察、文物标本采集、周边古河道以及周边古城遗址的比对研究,运用遥感考古等方法,同时又参考了2016年8月内蒙古考古队,在开鲁县东风镇七家子村,发掘两座被盗的辽代古墓中的墨字题书 “葬于龙化州西”等文字内容的分析,提出了“福巨遗址是辽代龙化州”及“通辽是契丹人的祖源地”等学术观点。论文发表以后,在学界引起很大反响,争论也随之此起彼伏。

  2017年5月,内蒙古民族大学就李鹏的观点,请来国内部分辽史专家进行考察研讨。经过几天的实地考察和研讨,其观点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中国辽金契丹女真史学会会长韩世明总结时指出:“李鹏老师的研究成果在辽金史研究领域是一次重大突破,填补了该领域的学术空白。将龙化州定于福巨古城,依据目前发现的史料来看,最符合文献记载,定论通辽市是契丹早期活动中心“龙兴之地,契丹故壤”具有充分的考古学、文献学、历史学、地理学依据。”

  2018年6月,科尔沁区政府为了进一步确认李鹏的观点,请来中国辽史研究方面的15位专家再一次考察论证。专家们针对李鹏的观点到奈曼孟家段老哈河和西拉木伦河二水河流处、科尔沁区福巨古城遗址、科左中旗巴彦塔拉玻璃山、双辽大土山、西辽河和新开河二水合流处、布日顺古城遗址、科左后旗吐尔基山辽代古墓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

  经过实地考察,专家们对福巨古城是龙化州给予认可。会上,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教授、辽金史研究专家武玉环说:“以前我们研究基本是根据历史文献及其他研究者的论文,从中寻找信息,而这次通过实地考察,打开了思路。福巨古城是龙化州没有问题,可以确定了。”

  2018年7至8月,科尔沁区根据专家们的建议,请来专业考古勘探队和地表勘察队,对福巨古城进行了地下勘探和地表调查,得出权威报告,福巨古城为内外双层式结构,其中,内城居东,东城墙居中开一主门,南城墙居西开一门,两门各有瓮城;城墙四角筑有三个角楼,北城墙、西城墙和南城墙还筑有马面;城内道路沿东城门展开,说明城市布局以东西向中轴线布局,符合辽代早期城市形制特征。

  另外,地表调查发现福巨古城周边分布有大量的辽代部落遗址,还发现了两座辽代寺庙遗址,地表分布有大量的遗物,并发现了一批辽代残留文字的辽代经幢残片。

  从地表遗物和考古钻探表明,福巨城址始建于辽代早期,与《辽史·太祖纪》中902年“九月,城龙化州于潢河之南”、“明年(904年)广龙化州之东城”以及龙化州有“开教寺”和“大广寺”的记载高度吻合,进而为福巨城址的认定提供了坚实的考古学证据。

  同时承办了中国辽金契丹女真史大型学术研讨会。在研讨会上,专家们听了李鹏的汇报。经过研究讨论,大多数专家学者同意李鹏的观点。

  2018年8月28日,专家代表与科尔沁区四大班子领导进行了座谈交流。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前所长齐心在会上说,通过考察和地表收集到的标本和文字分析,福巨古城是龙化州没有问题。并且建议科尔沁区要大胆些,在保护的同时要合理利用,让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为考古研究、为文化产业发展发挥作用;

  辽宁师范大学教授都兴智先生从开鲁墓葬墨书题字的拼接分析说:“葬于龙化州西”非常清楚,可以说福巨古城就是龙化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契丹文字专家刘凤翥老先生看到开鲁古墓题字,他说“葬于龙化州西”这几字是正确的;还有河北大学教授、辽金史学会副会长肖爱民、赤峰学院院长、辽金史学会副会长任爱军也一致认为,福巨古城是龙化州;中国民族史学会辽金暨契丹女真史分会韩世明会长总结时,再次强调说:“李鹏教授的研究成果,经过三次研讨论证,越来越清晰,越来越与辽史文献记载吻合,将龙化州定于福巨古城,依据目前发现的史料来看,最符合文献记载,定论通辽市是契丹早期活动中心“龙兴之地,契丹故壤”具有充分的考古学、文献学、历史学、地理学依据。

  而且,绝大多数辽史研究专家都认可李鹏老师的观点。”

  龙化州古城遗址的考古价值,在于它的确定性从而不断抓住人们发现的目光。

  厚重的历史底蕴,独特的人文景观,美丽的草原自然风光,为龙化州遗址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目前,龙化州遗址的开发计划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由通辽市科尔沁区文化暨契丹辽文化研究会牵头,内蒙古民族大学西辽河流域历史考古研究中心将对“开教寺”和“大广寺”进行考古发掘,着手编制《龙化州遗址保护与管理总体规划》,上报国家文物局批复。开辟文物展览新领域,招商引资,发展草原旅游文化。随着规划及专业管理机构的到位,一个集文物展示、风光揽胜、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龙化州遗址公园”的建设计划工程全面展开。

  通辽——龙化州,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民航、公路四通八达,通江达海。

  京通高铁,从通辽到北京4小时左右,通辽到沈阳1.5小时左右,从通辽进北京中心可以快速地奔向全国各地、也可以开行通辽到上海、到广州、深圳等长途快车。从通辽进沈阳,可以直接去大连、哈尔滨、丹东、珲春;大幅度地缩短了时空距离,拉近了我们通辽与各大城市的往来,通辽自然就会快速地融入环渤海、辽中南、东北经济圈,京津冀一体化经济圈。更加强化了通辽的枢纽作用,有效地促进通辽市、蒙东地区及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还有力地带动通辽旅游业及沿线的全方位的发展。十三、四五规划中还要修建通辽到乌兰浩特至满洲里的高铁及通辽连接四平的高铁,那时,通辽实现了“通关达海”,注入更大的活力,带来更新的生机。

  自2018年以来,在科区政府文化旅游局的领导下,由通辽市科尔沁区文化暨契丹辽文化研究会牵头,兴建了功能齐备的龙化州研究基地,于2020年11月15日举行了揭牌仪式。

  全国六家研究机构在此挂牌办公。  

       ——助推了古城的苏醒......

  近日一位专家去基地调研,兴奋之余写了一首散文诗:

  昨日小住

  感慨颇多

  深夜

  走在院子步道上

  吻的是沁人心脾的清香

  解的是心中的乡愁

  我不知道是哪种植物散发出来的?

  是主道两侧对称的云杉?

  还是东边的葱、土豆、黄豆、臭菜、欧李、锦葵;

  西边的玉米、山楂、123、塞外红、

  榛子、随地可见的苣荬菜、紫叶生菜?

  也许是围墙四周的沙果,李子?!

  抬头望去——“科尔沁区龙化州文化研究基地”

  大牌子挂在七间瓦房的房顶;

  走到房子的后面

  另有一番景象:

  西墙边是向上爬的“倭瓜”,

  向东看:

  地瓜、西红柿 、豆角、茄子、辣椒、白菜、黄瓜、韭菜、

  荠菜、茴香、水萝卜、生菜!

  哇塞!

  花与果

  橙黄交错

  我看的眼花缭乱,

  东墙边还有“姑鸟”、苏子,

  我隼了隼鼻子,

  这清香 是谁的奉献?!

  在这香味中入眠,

  是什么感觉?

  陶醉了!

  4点多钟

  公鸡的啼鸣声、

  野鸡“嘎嘎”声、

  麻雀“嘁嘁喳喳”的热闹把我吵醒,

  又是新的一天……

  黎明!

  体验了久违了的生活!

  惬意!


(编辑:兵心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