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文苑

我的往事(71):团部助勤

 

        虎什哈镇53团团部旧址
 
回到装卸4班一个月左右,忽然一天接到通知,让我到团部政治处宣传股报到,这次又是助勤,不过不再是宣传队,而是团政治处新闻报道组。
报道组没有正式编制,是隶属团政治处宣传股的临时单位,从连队抽调来有一定写作能力的干部战士组成,主要负责全团的新闻报道工作。我来报道组的时候,组里有三个人,一个是湖南籍的王排长担任报道组长,一个是姓罗的68年福建籍战士,还有就是新来的我。
在团部我和宣传股福建籍的苏干事住同一间宿舍,第一次跟干部(军官)住同一宿舍,对当兵的我来说,有点诚惶诚恐,小心翼翼,生怕做错什么事影响到苏干事,惹他不高兴。没下连队采访的时候,他常常拿篇简谱让我抄写。抄简谱不像用格子稿纸抄稿子,是在白纸上抄写,简谱音符又不像文字那样大小统一规范,许多高音符、低音符、延长音、连音线、顿音保持音换气反复各种记号等,长短不一,毫无规律可言,我常常抄好大半张纸忽然发现错了一个音符,或者画错一条连线,只好换张纸重抄,一个简谱要换好几张纸。还有就是对自己的字很不满意,总觉得拿不出手,这也是往往重新抄写的原因之一。
下连队采访常常是老罗或者组长带着我一起去。他们热心地教我,我也非常注意跟他们学习如何采访:为什么要选择他们采访?他们有哪些地方值得采访?怎样抓住采访重点?采访要问些什么?如何归纳整理采访素材?回来如何写作稿件?等等。在团报道组一年时间,真得跟组长和老罗学到不少写作知识,对我后来的写作起到很大的引导帮助。
在团报道组助勤,虽然还是战士身份,但毕竟是在团机关工作,下连队采访很受连队干部的欢迎,跟在连队比,也有很大的行动自由。记得有次到1中队采访,中午休息时候我叫上汽车连同年入伍一个陕西老乡将汽车开出来去学车,因为是偷偷学车,当然不能开上公路,司机将车开到营部后面水渠的一侧小路上让我开,还告诉我怎么看准前窗一侧的某个位置,对准路上某条线,就不会走偏。
部队还在安康的时候也曾跟着老兵偷偷学开车,那是在部队驻地附近已经停用的安康五里飞机场上开,平整的场地任你开,跑偏了司机在旁边掰一把方向盘,自己根本没有方向感。这回又是在狭窄的仅有一车宽的小路上开,我总感到骑自行车能看着轮子掌握方向,开车坐在驾驶室里又看不到轮子,怎么掌握方向?走着走着车就跑偏出了路面,来不及纠正,前轮已经陷进路边松软的沙子里,进退两难。换上司机老乡自己开,越踩油门轮子陷得越深,汽车的一半已经在水渠里了,幸好水渠没水。
我在一旁紧张得一筹莫展,认为这下闯了大祸。还是司机老乡有办法,不急不慌回到营房又叫来另一老乡轰隆隆开来一辆推土机,上前挂上汽车一次就拖出沙坑,化险为夷。
这都是采访花絮。终于我的稿子见报了。记得第一篇稿子是刊登在地方《承德日报》上的,写的是部队建桥修路的同时,不忘支援当地“农业学大寨”,将施工占用土地修复为耕地,还地于民。为此老罗带着我到施工连队采访,由我执笔写稿,之后还和我带着稿子前去承德日报社听取编辑意见,反复修改。
我手头还保存着一份1975年11月7日四开四版的《铁道兵》报,第3版刊登一篇题为“八九三五三部队十二连进行战备教育,搞好夜间射击训练”的消息报道,也出自我之笔。记得那次采访,我还参加了十二连的夜间实弹射击,居然三发全中。想起我初中一年级还曾是安康地区少年业余体校射击班学员,经过考试得过国家普通射手证书呢。
往期回顾:

 


 

照片由作者提供
(本版编辑: 老粥)